王 琳,趙月秋,周麗榮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衛(wèi)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38)
任務驅動法在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教學中的應用
王琳,趙月秋,周麗榮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衛(wèi)生分院,江蘇 南京 210038)
目的 探討任務驅動法在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提高教學質量。方法 在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中,以整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護理專業(yè)2013級兩個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44人)和對照組(42人),分別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果 實驗組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同行教師認同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論 任務驅動法可有效提高臥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教學效果。
任務驅動法;護理操作;更換床單法
任務驅動法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任課教師將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學生通過對教師提出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完成這個任務大體需要哪些知識,并找出在這些知識中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經過思考和教師點撥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完成一個或幾個任務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1]。我國許多醫(yī)學院校已嘗試將任務驅動法引入課堂,如姜曼、汪芝碧、錢耀榮等的研究均不同程度顯示,任務驅動教學法能提高教學效果[2]。任務驅動法的實施過程通常包括設計任務、提出任務、分析任務、自主協(xié)作完成任務、交流評價5個環(huán)節(jié)[3],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自主協(xié)作學習能力。
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是一項重要的生活護理技術,是護理學基礎技能教學中的一項操作。筆者將任務驅動法引入此項操作教學中,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對象
以整群抽樣方法在南京某校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2013級11個班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學生年齡16~20歲。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44人)和對照組(42人),兩組所學基礎課程相同,在年齡、入學水平、前期課程學習成績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樣本均衡可比。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授課法,即講授—示教—模仿式教學法。實驗組采用任務驅動法,具體教學實施見表1,教學共2學時。
1.3教學評價
1.3.1考核評價 在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課結束后第二周進行技能考核,以全國首屆中職組護理技能大賽評分標準為依據(jù),兩組考試方式、評分標準、監(jiān)考教師均相同,比較兩組考核成績。
表1 實驗組任務驅動法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
1.3.2同行評價 課后同行教師組織評課,從教學形式、課堂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考核成績比較采用t檢驗。
2.1兩組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考核成績比較(x±s,分)
2.2同行評價
同行教師認為任務驅動法的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任務驅動法,課堂上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掘學生潛能,讓其根據(jù)已學操作來探究未知操作,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整個課堂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主線、運用為目的”的教學原則。
3.1任務驅動法能激發(fā)學生操作興趣
在任務驅動模式下,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以任務為驅動,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產生學習欲望,通過對學習資源積極主動的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學習,通過學和做來掌握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4]。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時間較長,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往往缺乏耐心觀察教師的動作細節(jié),或者因為有鋪床法的基礎而忽視操作。任務驅動法讓學生明確任務,產生積極探索有人床更換床單法的興趣,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時遇到的困難會在課堂上得到解決,因此在課堂上會更專注地比較自己的技能與教師或錄像中示教的區(qū)別,從而做出最佳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
3.2任務驅動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考核平均分為89.57分,對照組為84.33分。傳統(tǒng)護理學基礎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教師在授課中往往帶有固有的主觀性,忽視學生實際情況,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在學習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時有一定基礎,如果事先分配給學生任務,讓其主動探索,學生會很好地鞏固練習之前所學的鋪床法,也會把遇到的困難帶到課堂。也就是說采用任務驅動法,學生對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操作考核中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
3.3任務驅動法能更好地把情感目標融入技能教學
護理學基礎教學總的情感目標是在護理中體現(xiàn)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的權利和價值。然而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非一朝一夕,需要經過長期的價值內化,經歷遵從、認同和內化過程[5]。國外人文護理實踐教學秉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將人文素質培養(yǎng)全程化融于護理教學,在臨床教學中注重人文關懷的構建[6]。任務驅動法注重教學情境的設立,以情境活動為中心,學生扮演護士和患者角色來完成任務,既提高了溝通能力,又能獲得護患不同的角色體驗,從而深化對人的本質的認識。全國護理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中要求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操作體現(xiàn)人文關懷,具體表現(xiàn)為護患溝通有效,解釋符合臨床實際,操作過程未暴露患者,注意保護患者隱私。任務驅動法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能增強學生對人文的體驗,有利于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在有人床更換床單法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考核成績,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今后教師需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面,創(chuàng)設與臨床貼近的情境任務,將任務驅動法更多運用于護理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姜振安.“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J].職教通訊,2003(7):38.
[2]韓曉玲.《護理學基礎》中洗胃法的教學設計與實施[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9(11):1206-1207.
[3]祁舒慧,徐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2011,12(84):16-17.
[4]徐肇杰.任務驅動法與項目教學法之比較[J].教育與職業(yè),2008,11(4):25.
[5]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麗萍.感悟美國臨床護理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2):2.
G424.1
B
1671-1246(2016)21-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