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法斌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自身素質(zhì)、接受知識的能力,分層次安排教學目標,分層次輔導,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nèi)容,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合作互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分層次評價學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不同學生都有所收獲。
[關鍵詞]信息技術;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
小學信息技術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必修課程,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這門課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能有效支撐其他學科的課程改革,為培養(yǎng)信息技術人才起到奠基作用。隨著當今社會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學生家長也越來越關注教師能否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學生都學有所獲。本人一直工作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一線,下面我將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和自己近年來的教學工作實踐經(jīng)驗,談談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背景和學生個性的差異,同一個班的學生,其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總是千差萬別。要想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中,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內(nèi)容,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和教學效果對比,我總結出,在確保基本的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實行分層教學,可以在這些差異中找到平衡點,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分層次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通過詢問調(diào)查、交談、觀察課堂表現(xiàn)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分層
分層次教學的最關鍵部分就是如何分好學生的層次。層次分得準確,教學效果就會明顯提升,層次分得不夠準確,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要實現(xiàn)分層次的準確性,需要綜合多種方式去了解學生的準確情況。例如,信息技術起點年級的第一節(jié)課,我都以詢問調(diào)查的方式開始,為的是能了解到學生原有的技術水平以及對信息技術的態(tài)度和看法,然后,我會給學生們講解一下信息技術的真正含義,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講述一些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故事和知識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詢問調(diào)查一般有以下幾個問題:什么是信息技術?你了解信息技術嗎?之前有沒有學過信息技術?具體學過那些信息技術知識?喜歡信息技術課嗎?通過詢問,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了解信息技術,少數(shù)學生以前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只有很少的學生會進行畫畫和軟件應用,不過大部分學生都表示很喜歡信息技術課,因為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課很輕松,可以玩游戲、上網(wǎng)。詢問調(diào)查之后,我會根據(jù)了解到的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 1. 未知層:基本上對信息技術一無所知的學生。2. 基礎層:能進行簡單操作且有一定基礎的學生。3. 提高層:能熟練的完成相關操作并有一技之長的學生。
二、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布置分層次多樣性的綜合練習和作業(yè)
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是分層次教學的必要前提。教學目標可分成基本目標、進階目標、高級目標,這些目標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考慮學生的心理感受。要避免目標定得太高,太高的目標學生經(jīng)過努力也難以實現(xiàn),積極性會受挫,學習興趣也會減少;要避免目標定得太低,太低的目標完成太容易,沒有挑戰(zhàn)性且難以實現(xiàn)價值,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變差。所以要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和對學生的了解情況科學設置目標,把握好度。例如,在利用word制作表格的過程中,我對未知層的學生提出的目標是:能夠制作符合行列要求的表格,學會在表格內(nèi)輸入文字并居中對齊;對基礎層的學生提出的目標是:學會設置表格的行高列寬,能夠根據(jù)要求合并,拆分表格;對提高層的學生提出的目標是:能夠熟練的完成表格的拆分、合并,根據(jù)要求設置表格的邊框線,為表格填充顏色,美化表格。
三、輔導分層,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完成了學生能力的分層和教學目標的分層后,在進行輔導時,應明確、恰當?shù)貙Σ煌降膶W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范圍、內(nèi)容及學習要求。同時要創(chuàng)造必要的客觀條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以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對于未知層和基礎層的學生來說,加強訓練是十分必要的,讓他們重在體驗計算機及網(wǎng)絡操作的快樂,幫助他們逐步增強學習信心。而對于提高層的學生來說,教師則要引領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現(xiàn)他們的價值。例如,教學“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一課時,對于未知層和基礎層的學生,在鞏固鼠標、鍵盤操作的同時,只要輔導其學會用一種方法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即可,輔導時要詳細而耐心,做到循循善誘。學生會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操作豐富了桌面圖標,并找出了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的最佳方法而興趣高昂。對于提高層的學生,則要布置更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輔導時盡量簡潔不啰嗦,教師主要旁觀點評,讓他們自主動手建立或刪除新建文件夾、快捷方式,給文件重命名或更換圖標,要求他們操作完后說出操作過程中鼠標的變化情況、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的幾種方法和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的作用。只要充分發(fā)揮提高層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有的學生還會想到利用圖畫工具創(chuàng)作自己的圖畫運用到桌面,老師這時只要讓其給其他同學講解示范一下自己的操作,就可大大調(diào)動全體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了。
四、合作分層,體驗小組學習樂趣
在分好學生能力層次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加強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合作。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非常適宜用在合作分層的課堂教學中??蓪W生分成小組,每組都盡可能包含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實現(xiàn)更好的“優(yōu)勢整合”,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例如,學習應用軟件金山畫王,在學生通過前期學習基本掌握了旋轉、圖像大小、剪裁等一些操作方法之后,可以利用優(yōu)秀學生好表現(xiàn)的心理,讓提高層的學生把自己的照片或者在網(wǎng)上下載圖片制作的作品展示給未知層和基礎層的學生看。大家通過多媒體電子教室系統(tǒng)這些作品進行欣賞、稱贊,然后進行討論。提高層學生們看到自己辛苦制作的作品得到同伴的認同、老師的贊揚,心里很高興,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和積極性都會增強。接下來再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由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組成。我將需要合作完成的課堂任務布置給各組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創(chuàng)造性完成任務的可能性提高了。因為在各組中,積極性被激發(fā)的提高層學生會自發(fā)地對未知層和基礎層的伙伴進行輔導,未知層和基礎層的學生也會提出好的想法和建議,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親密合作、共同進步,使作品不斷完善,也事半功倍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五、評價分層,情感激勵循序漸進
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應及時進行教學評價,可在上課前設定全班共享文件夾,讓學生把完成的作品保存其中。學生可以互相瀏覽作品,教師也能及時在課堂上進行點評,對有進步、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可在課堂上重點展示,使學生在學習上對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但教師要切忌以一套標準來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效,因為這樣會造成不公平現(xiàn)象,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果也反映不出學生實際的掌握水平以及提高的幅度。所以教學評價一定要分層次,突出多元化,既要客觀公正又要催人奮進,要以“情”動人,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試圖從每個孩子身上都找到閃光點,讓他們相信:只要努力,都是可以取得進步和成功的。例如,在學習PPT的制作時,每個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我都會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評價的內(nèi)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學間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會采取不同的動態(tài)評價體系:對未知層學生采用表揚評價的方式,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基礎層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學習積極向上;對提高層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謹慎、謙虛、不斷超越自我。通過對作品的及時分層次評價與反饋,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將作品修改提高,有效地實現(xiàn)了評價效果的最大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課程容量大,任務多。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不但學到知識,還學到學習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我們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去思考、探索、研究和總結,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的利用上課的時間,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