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摘要:目的 探討在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患者中運用中西結合方案的治療價值。方法 通過隨機對照試驗的方式將我院近期治療的84例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病例劃分成兩組,對照組42例單純予西藥治療,觀察組42例選擇中西結合方案治療,連續(xù)用藥滿8w后,針對其癥狀改善情況進行分析和評估。結果 觀察組用藥后的臨床總治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增高,住院時間明顯縮短,24h尿蛋白定量與血漿白蛋白水平明顯改善,出現毒性癥狀的例數明顯減少,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選擇中西結合方案對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患者展開治療,總體用藥情況更理想、安全,更利于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過敏性紫癜性腎炎;中西結合治療;價值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HSPN)是現代醫(yī)學對一種免疫系統(tǒng)病的統(tǒng)稱,可在任何年齡層發(fā)病,患者主要有皮膚紫癜、腰膝酸痛、心悸乏力、頭暈納差和蛋白尿或血尿等臨床表現。有報道稱,HSPN是過敏性紫癜的繼發(fā)癥,在臨床上的患病率在30%~90%左右,若從病理角度看,則可達100%[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84例病例資料收錄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患者均于我院檢查證實病情,與HSPN病相關的判斷指南符合[1]。其中男有51例,女有33例,年齡在7~53歲,平均年齡是(23.8±4.6)歲;病程在2個月~6年,平均病程是(2.3±0.5)年。研究前,全組病例均已簽署相關知情文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42例單純予西藥治療,即每日晨起給予強的松口服,劑量取1mg/kg,連服5w左右后,以總量的10%的速度逐漸減量,期間給予患者口服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維生素C和法莫替丁片,劑量各取4mg、0.2g和20mg,3次/d;再給予曲克蘆丁與鈣劑靜脈注射,前者劑量取600mg,后者取10mL(與10%葡萄糖酸鈣溶液混合),1次/d;對合并感染者,選擇相應抗菌素控制感染。
觀察組42例選擇中西結合方案治療,西醫(yī)部分與上述相同,中醫(yī)部分選擇我院自擬中藥方(茜草、生地和小薊各15g,丹參、連翹、玄參和金銀花各10g,桂枝與黃連各8g,甘草5g)治療,水煎1劑/d,早晚各口服1次,對腹痛伴黑便者,給予蒲公英、生姜加減;對紫癜消除后瘢痕甚者,給予黨參和黃芪加減;對水腫甚者,給予防己和茯苓加減。兩組療程同為8w。
1.3療效標準[1-2] 痊愈。用藥后基本無紫癜相關癥狀及體征,且連續(xù)3次尿檢提示正常;顯效。用藥后相關癥狀及體征有顯著改善,但尿檢提示紅細胞與尿蛋白減少(++);有效。用藥后癥狀及體征有一定好轉,但紅細胞、尿蛋白減少(+);④無效。用藥后尿檢、癥狀及體征均未見明顯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通過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對涉及的計數與計量資料各由χ2與配對t檢驗,數據的顯示由[n(%)]和(x±s)方式描述,最后統(tǒng)計學意義由P<0.05作判斷。
2 結果
2.1臨床用藥情況 見表1。
由上表可看出,觀察組用藥后紫癜癥狀得到較有效控制者共40例,臨床總治愈率達到95.24%,相對于對照組的78.57%而言有明顯增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其他指標改善情況 見表2。
由上表可看出,經相應方案用藥后,觀察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指標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明顯改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住院時間上,相對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平均時間也有較明顯縮短,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用藥安全情況 用藥期間,兩組研究對象均有毒性癥狀出現。觀察組僅2例,為胃腸道不適,發(fā)生率是4.76%;對照組共8例,包括胃腸道不適、頭暈和白細胞計數下降各有4例、3例和1例,總占19.05%??芍^察組的用藥安全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HSPN病屬于一種全身性病變,目前醫(yī)學界對其發(fā)病原因與機制尚無統(tǒng)一見解,在成人HSPN患者中,有將近63.0%~91.46%的患者無法明確病因[3]。有學者認為,HSPN病的致病機制可能與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使機體出現一系列變態(tài)反應有關,也可能是在藥物、食物和冷刺激等因素作用下所致。
傳統(tǒng)臨床對本病的治療,普遍是以純西藥為主,然而療效較有限,對HSPN病相關癥狀的改善并不明顯。近年國內有多項報道采取中西結合治療HSPN,則對此方案的價值作出了肯定評價[3]。司鈺媚[4]研究稱,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能夠從腎病根源著手,迅速將不良免疫復合物清除,并加強對腎臟細胞的修復,使免疫系統(tǒng)恢復平衡,相對更具有治療優(yōu)勢。
從中醫(yī)學角度論治,HSPN病應歸屬于"血證"、"虛勞"或"尿血"等范疇,早期蓋因外邪傷絡,經脈瘀阻,日久成熱傷,最終表現為血尿病征,后期遷延難愈,素體抵抗力漸弱,而成本虛標實之證。我院自擬中藥方中,生地、玄參均是養(yǎng)陰清熱的良藥,茜草、小薊利于涼血活血,金銀花、黃連和連翹可清熱解毒,丹參可用于清心除煩、涼血祛瘀,桂枝溫經通脈,佐以甘草清熱解毒,可共奏養(yǎng)陰清熱、涼血祛瘀之功?,F代藥理學證明,茜草與生地還具有抗炎、消腫和抑制毛細血管擴張的功效,而丹參有利于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5]。通過中醫(yī)與西醫(yī)聯合用藥,我們發(fā)現,觀察組用藥后的總體療效明顯得到優(yōu)化,其臨床總治愈率達到95.24%,且相對對照組而言,其住院時間明顯更短,實驗室檢查結果明顯更理想,用藥期間毒性癥狀也較少和輕,不會影響患者的耐受性[3,5]。
綜上所述,選擇中西結合方案對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患者展開治療,總體用藥情況更理想、安全,更利于促進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王雅娟,王香蘭.解毒涼血方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60例臨床觀察[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42(9):117-118.
[2]王濤,魏青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65例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10):45-46.
[3]范崇信.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11):902-904.
[4]司鈺媚.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3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5,21(3):74-75.
[5]王麗華,滕秀鳳,司剛竹.自擬紫草湯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42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22):87.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