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秀 談曉峰 高菊梅
摘要:目的 應用心理護理模式對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抽取40 例患有胃癌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20 例。采用常規(guī)胃癌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在常規(guī)胃癌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接受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心理護理模式對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心理護理;胃癌;效果
胃癌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個強烈的應激原,通常會對知情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并對患者病程及轉歸起著決定性影響。隨著科學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不斷研究和深入,心理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顯得越發(fā)重要[1]。本次研究對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F匯報研究過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3年6月~2015 年6月抽取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2例;患者年齡32~79歲,平均年(50.6±1.2)歲;患病時間5個月~7.5年,平均患病時間(1.7±0.28)年;觀察組患者中男15例,女5例;患者年齡35~72 歲,平均年齡(51.1±1.2)歲;患病時間4 個月~7.5年,平均患病時間(1.8±0.2) 年。本次研究對象在患病時間、年齡、性別等自然指標方面進行組間比較P<0.05,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數據可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式 采用常規(guī)胃癌護理模式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
1.2.2觀察組護理方式 在常規(guī)胃癌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模式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①熱情周到的接診;②加強護患之間的有效交流;③為患者提供病情必要信息,矯正患者錯誤認識;④幫助患者戰(zhàn)勝自我重新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⑤在最大程度上爭取患者技術的配合[2]。
1.3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接受治療總時間、在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4數據處理 研究期間所得數據全部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 進行處理,采用數加減標準差(x±s)的形式對所得所有計量資料進行表示,并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字2檢驗,如果P<0.05,我們則可以認為數據間的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接受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后(8.85±2.03)d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共計住院接受治療(13.26±2.61)d;治療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后(5.92±1.71)d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共計住院接受治療(9.02±1.97)d。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接受治療總時間比較組間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心理狀態(tài)情況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胃癌護理后,7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焦慮情緒,8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抑郁情緒,5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緊張情緒,9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恐懼情緒;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后,2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焦慮情緒,3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抑郁情緒,2 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緊張情緒,2例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恐懼情緒。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心理狀態(tài)比較組間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體會
通過對胃癌患者在治療期間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以從精神上給予患者一定的安慰、支持、鼓勵,幫助其迅速有效的重新樹立起對自己和醫(yī)生的信心,保證期能夠更加認真的對待胃癌治療,胃癌患者由于對專業(yè)胃癌知識缺乏科學詳細的了解,認知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通過護理人員對病情進行詳細的講解,可以對患者重建平穩(wěn)心態(tài)起到有效的幫助作用,使其與病魔戰(zhàn)斗的動力顯著增強[3]。
參考文獻:
[1]鄧文波.晚期胃癌30 例心理護理干預后鎮(zhèn)痛療效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110-111.
[2]俞義益.整體護理對胃癌患者化療的心理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3):605-606.
[3]高菊梅.靜脈滴注阿昔洛韋致急性腎損傷的急救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30-32.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