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金鳳
【摘 要】由于升入初中的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參差不齊,有一些學生的基礎特別差,繼續(xù)學習比較困難。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易集中,接受力差,反應遲鈍,考試常常掛紅燈,不能適應正常的教學進程。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如何幫他們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缺乏獨立性、信心,學習沒有目標,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久而久之,他們先是厭倦學習,而后放棄學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正是由于學習缺乏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學困生的智力發(fā)展,阻礙了學困生學習上的進步,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十分重要。
一、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很不習慣。例如從一個環(huán)境轉入到另一個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特別是對于剛進入中學的學生,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沒有“獨立精神”。
(2)學習態(tài)度上不端正。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待學習上態(tài)度馬虎,對學習信心不足或者喪失信心,在學習上缺乏堅強意志和毅力,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家庭影響、社會影響也是造成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有些家長不和睦,這將會給孩子的童年帶來陰影,也許將成為他痛苦的回憶。有些家長整天忙于生意,有些家長出外打工,根本無法顧及孩子?,F(xiàn)在社會上的一些現(xiàn)象、風氣也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長,甚至使一些孩子誤入歧途。
(4)習慣性障礙的影響。習慣成自然,學困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他們中有不少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好吃懶做、衣來伸手、懶于思考、懶于提問。遇到困難和障礙時,很快的表現(xiàn)出急躁、動搖、退縮,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抄襲作業(yè)、不預習也不復習,終日無所用心。還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總是左顧右盼,自己無心學習,還妨礙他人學習,缺乏自覺性和自控能力。
二、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在考試前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使有些學困生經(jīng)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目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他們這邊失一點數(shù)學概念,那邊丟一個定理、公式,從而越來越跟不上,越來越厭煩學習,學習成績也就越來越差。但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yǎng),那么付出的汗水定會得到回報的。
2.引用生活實例,讓學困生在快樂中學習
數(shù)學多為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盡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yōu)樾蜗?、生動、有趣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游戲中、實踐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學“軸對稱”這一節(jié)課時,書本上定義為:某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則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圖形。定義很抽象、難懂。課本開頭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師在教學舉例時,可以張開雙手,掌心面向學生,一邊將雙手合攏一邊問道:你們看老師的雙手成軸對稱嗎?以實際例子更形象展示,學生易懂。還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剪紙、操作,使他們身臨其境。再舉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把枯燥的內容就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3.關心、愛護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
平時利用課余時間到班里和學困生交流、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學困生要耐心開導,經(jīng)常和他談不學習的壞處,使他對學習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中對學困生要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學關系,使他感到老師并沒有拋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班集體歡迎他,從而喚起他的自尊、自愛、自強。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困生的根本原因:由于活潑好動,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轉移注意力,對學習缺乏必要的主動性欲積極性,因而他們注意的廣度變得狹窄,反應遲鈍,學習上速度緩慢。思維直觀不連貫、抽象概括能力差,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差而成為學困生。然而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直觀性、科學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往性,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更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例如,我講《軸對稱圖形》這一節(jié)時,播放了一些軸對稱圖案以及他們翻折后重合的過程,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容易的掌握了軸對稱的概念。
5.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以下幾種良好的習慣:①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②上課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的習慣。③培養(yǎng)他們不懂就問,有錯就改的習慣。④養(yǎng)成按時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尤其對學困生的作業(yè)要做到及時、面批、面改,以達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講解有針對性。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進步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