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勝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應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高中語文教師應重點探究如何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措施,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又充當著朋友的角色,因此,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從轉變觀念、課前預習、課堂氛圍的營造、生活實踐等幾個方面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學生主體;策略
新課改時代的到來,對高中語文教學任務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重點提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發(fā)展。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牢記這一新時期要求,并將其有效具體落實到教育教學中。教師為做好新課改時期的教育教學任務首先應該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在進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革。并通過理論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制造更多機會,來充分體現(xiàn)他們的學習主體性。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構建師生平等關系
古往今來師生關系都是處于不平等狀態(tài)。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在教學過程中是威嚴的象征,處于主宰地位,而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然而對于剛進入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迫切希望得到尊重。因此,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轉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不能以師道尊嚴的腐朽理念來對待學生,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威嚴的壓力。應在讓學生主動學習,充分體現(xiàn)其學習主體地位,同時倡導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理念,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尊重。如果有學生在學習中犯了錯誤,教師應心平氣和地與之交流,注意語言教育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經(jīng)常與學生談心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會放下對教師的警惕,以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他們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體現(xiàn)長輩、朋友以及老師的綜合性,構建師生和諧關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知識。
二、充分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提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
課前預習活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課前預習工作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提前學習的良好習慣。一方面,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預習習慣進行強化訓練,以培養(yǎng)其提前學習的良好習慣。大多數(shù)高中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并未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導致學生將學習的壓力全部集中在課堂四十五分鐘之內。學生課前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充分,導致學習針對性不高,嚴重影響其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刻不容緩,預習是學習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到正確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應體現(xiàn)課前預習工作的成效,如果放任學生自流預習,有可能會導致事倍功半。因此,教師應當在平時語文教學課堂中滲透預習方法,并從旁指導,比如教會學生如何抓住文章主要內容,要求學生運用參考書、網(wǎng)絡查詢課文的背景資料。這樣才能提高預習工作的實效性以及重點性,教會學生科學的預習技巧,使預習工作能夠取得成效。
三、加強課內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出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極強的參與愿望,不再滿足呆板的接受知識,對于一些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對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依靠大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學目標落實后,可安排一些思考題給學生分析研究,以引領學生逐層深入了解課文,并在分析研究過程中提高自身協(xié)作能力。例如蘇教版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兩個問題:海倫對這三天的光明有何感受?對于“對于歡樂與悲哀,我總是睜大眼睛去關心”一句你們是如何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的呢?通過安排這些探究題來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以提高教學成效。與此同時,教師應從旁指點學生的合作研究,提高研究成果。實踐表明,在語文課堂中學生通過相互合作、深入思考,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并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四、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對實際生活的感知,造成他們寫作時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導致寫作質量低下。對此,教師應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帶領學生深入生活,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樣學生的觀察能力就得以提高,有了實際生活的經(jīng)驗,學生在寫作時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比如學校組織學生深入居民區(qū)幫助大掃除?;顒油瓿芍?,教師要求學生回憶自己的所見所聞,思考這次活動的價值以及意義。有了實際生活的經(jīng)驗,學生便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從不同角度闡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通過結合實際生活,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們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來的感情具有極強的真實性,極大程度提高了學生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需要在教師耐心的指導下實現(xiàn)。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高中語文的學科特點,對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全面改革,指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使得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得到更好的優(yōu)化,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第二中學,甘肅 定西 7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