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魏鳴
摘要 利用常規(guī)觀測資料對許昌市2015年11月24日的暴雪天氣進行了診斷分析,結果表明:在大環(huán)流背景多淺槽東移,許昌市處于持續(xù)陰雨相間天氣中,500 hPa低槽攜帶冷空氣南下及南支槽東移,促使西南氣流加強,導致降水增強;700 hPa西南暖濕急流形成,輸送大量水汽,預示降水增強;850 hPa東北氣流與東南氣流在上空匯合,輸送大量水汽及輻合上升運動;地面圖上東北路冷空氣持續(xù)擴散南下,在23日20:00溫度降至零下,導致降水相態(tài)轉變。850 hPa溫度的轉變都對雨雪相態(tài)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暴雪;大環(huán)流;西南氣流;冷空氣;河南許昌;2015年
中圖分類號 P426.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248-01
1 降水實況
2015年11月24日許昌市普遍出現(xiàn)暴雪天氣(圖1、2),全市強降水從23日15:00前后開始,降水形態(tài)為雨。20:00前后從北向南逐次轉變?yōu)檠?4日16:00前后降雪逐漸停止。積雪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影響,境內(nèi)高速公路11月23日20:00到24日10:00實施封閉,24日10:00全市高速公路除7座以上客車外,全部恢復通行,國道和省級及市區(qū)通路暢通。
2 天氣形勢分析
2.1 高空天氣形勢分析
前期500 hPa形勢,貝湖以西、以東地區(qū)分別有一低壓中心,南亞地區(qū)為反氣旋性環(huán)流。隨著形勢發(fā)展,貝湖低壓不斷分裂小槽攜帶冷空氣南下,高原東側有南支槽東移,河南省持續(xù)有弱降水產(chǎn)生。23日20:00貝湖高壓分裂南下的低槽進一步東移,南支槽進一步東移影響河南省,西南氣流進一步增強,預示著降水將增強[1]。
前期700 hPa河南省處于貝湖南側低槽前部與高原東側的弱西南氣流里,隨著形勢發(fā)展,貝湖南測北支槽東移,高原東側氣旋性環(huán)流發(fā)展加強,與北支槽23日8:00合并加強,23日20:00高原東側形成西南渦,渦前西南急流形成,急流輸送水汽到河南省,預示著降水將加強。
前期850 hPa河南省處于海上高壓與高原東側氣旋環(huán)流之間的弱偏南氣流中,從21日開始一直有弱降水產(chǎn)生。位于蒙古上空高壓發(fā)展,23日20:00,西南渦向東發(fā)展,河南省位于高壓前側東北氣流與低壓前部東南氣流輻和區(qū)內(nèi),水汽充沛,輻合上升運動強,利于強降水生成。
24日20:00 500 hPa許昌市上空轉為槽后西北氣流控制,700 hPa轉為偏北氣流,850 hPa反氣旋環(huán)流前偏北風控制,降水停止。
2.2 地面形勢分析
此次過程,地面圖顯示從早期開始河南省受高壓前部東北氣流控制,隨著高壓向南發(fā)展,冷空氣持續(xù)加強,到22日白天開始地面降溫明顯,許昌市22日白天氣溫3 ℃,夜間氣溫降到1 ℃,23日白天1 ℃維持,23日20:00降至0 ℃,降水相態(tài)轉變?yōu)檠2]。
3 水汽條件及上升運動條件
高空溫度露點差顯示700、850 hPa從前期開始都一直處于近似飽和狀態(tài),500 hPa鄭州站溫度露點差22日20:00為28,23日8:00為5,23日20:00為1,24日8:00為2,24日20:00轉為25,很好指示了強降水時段為23日白天到24日白天。從高空圖分析及相對濕度分析可以看出,23日20:00許昌市上空相對濕度為100,700 hPa及850 hPa有強的風速輻合即為強的上升運動,向許昌市輸送大量水汽,降水增強。
4 雨雪轉變分析
根據(jù)實況顯示安陽14:00以前轉雪,鄭州17:00前轉雪,許昌20:00轉雪。850 hPa高空實況溫度顯示,23日8:00 850 hPa 0 ℃線位于河北南部,降雪位于河北省,20:00降雪位于河南省中部許昌市以北地區(qū),850 hPa 0 ℃線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區(qū)許昌上空,對降水相態(tài)有很好指示作用。
從鄭州探空圖可以看出,23日開始濕層增厚,23日20:00濕層增厚至500 hPa以上,并且底層始終存在逆溫層,降雪相態(tài)轉變時鄭州站上空逆溫層溫度低于0 ℃,850 hPa以下東北風,850 hPa與500 hPa之間西南風,顯示暖濕氣流在低層冷空氣之上,23日20:00風速顯著增大,輻合增強,
指示強降水。
5 各預報場預報分析
T639 12 h降水量預報準確報出許昌市23日夜間強降水,并且預報23日20:00 850 hPa溫度0 ℃與實況基本一致,對雨雪轉換時間及降雪量級都做出了較為準確的預報。另外,EC細網(wǎng)格12 h降水量也準確報出23日夜里強降水,2 m溫度0 ℃也與雨雪轉換有較為準確的指示作用。
6 結論
造成此次暴雪過程的原因總結如下:一是在大環(huán)流背景多淺槽東移,許昌市處于持續(xù)陰雨相間天氣中,500 hPa低槽攜帶冷空氣南下及南支槽東移,促使西南氣流加強,導致降水增強;二是700 hPa西南暖濕急流形成,輸送大量水汽,預示降水增強;三是850 hPa東北氣流與東南氣流在上空匯合,輸送大量水汽及輻合上升運動;四是地面圖上東北路冷空氣持續(xù)擴散南下,在23日20:00溫度降至零下,導致降水相態(tài)轉變。從各層配合上看,低層為東北風形成冷墊,其上有逆溫層暖層,輸送水汽及動力,冷暖空交匯降水增強[3-4]。
7 參考文獻
[1] 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天氣學原理和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343.
[2] 許愛華,孫繼松,許東蓓,等.中國中東部強對流天氣的天氣形勢分類和基本要素配置特征[J].氣象,2014(4):14-25.
[3] 盛春巖,楊曉霞.一次罕見的山東暴雪天氣的對稱不穩(wěn)定分析[J].氣象,2002(3):33-37.
[4] 鄭婧,許愛華,許彬.2008年江西省凍雨和暴雪過程對比分析[J].氣象與減災研究,2008(2):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