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南寧學院 文學與藝術設計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教師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研究
何芳
(南寧學院 文學與藝術設計學院,廣西南寧530001)
微課關鍵在“課”而不在“微”,作為教學工作核心人物的大學英語教師該如何應對“微時代”引發(fā)了廣泛思考。一份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教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微課作品作為一種優(yōu)秀教學資源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同,證明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微課作品開發(fā)的重要價值與必要性;大學英語教師認同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前景,卻不能有效地進行微課建設與應用;如何讓更多的教師對微課這一教學模式產生興趣并喜歡上微課創(chuàng)作,如何為大學英語教師構建更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值得廣大教育管理者和相關管理機構深思。
微課;大學英語教師;生態(tài)環(huán)境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新形式,微課受到國內外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在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等方面得到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微課關鍵在“課”而不在“微”;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工作,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教師,教師是“課”的核心元素,是教學工作中的關鍵。
不少學者聚焦于微課的定義與特點的研究,或有教師總結微課發(fā)展歷程并展望其發(fā)展趨勢,也有人撰文探討微課的教學設計方法,但鮮有研究關注教師在微課模式驅動下的生存現狀,而不諳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則更少人問津了。胡鐵生等(2013)曾依托高校微課網對參加全國中小學微課大賽的教師展開了一項問卷調查,然而那些沒有參加微課大賽和正在觀望準備制作微課的教師的狀態(tài)亦值得關注。
英語教學的人文性著重于英語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作為當代大學生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大學英語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理解、口語表達、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翻譯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其知識點具有延續(xù)性,不僅具有其他工科課程的工具性特點,還具有獨特的人文性。那么微課究竟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情況如何?微課這一新型模式究竟對大學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有何影響?在微課模式驅動下,大學英語教師是如何應對“微時代”的?一份針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問卷調查及訪談展示了其在教學工作中的微課應用現狀,以及微課對其產生的影響,以此為窗口可以更好地了解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教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全國各大高校外派參加某出版社組織的暑假專業(yè)技術培訓的英語教師,所有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均承擔有所在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70份,回收328份,其中男教師55名、女教師273名,一半以上為講師(182人,占55.5%),有副教授85名(25.9%)。這些研究對象中,超過一半的人(217人,占66.2%)表示沒有做過微課,13.1%(43人)的教師表示正在做微課作品,68人(20.7%)表示已經有了自己的微課作品。在已有微課作品的教師當中,僅有24人表示對自己的作品“較滿意”。
(二)問卷
一份題為 《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教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卷調查》的問卷被分發(fā)給兩個培訓會場的370名大學英語教師,請其就問卷中的問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真實的不記名填寫。該問卷分為個人信息及問卷問題兩大部分,問卷問題包括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教師自評微課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微課設計與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所期待的激勵機制等方面。
(三)訪談
問卷回收完畢后,筆者還利用會議中場休息期間對參訪者進行隨機個別訪談,以更準確地了解其所思所想,訪談問題包括“您如何看待‘全民微課’現象”“您認為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會普及嗎?”“您制作一個大學英語微課作品一般需要多長時間?”“您認為自己在制作微課方面的優(yōu)勢/弱勢是什么?”等。
(四)研究過程
經會議組織方批準,筆者獲得現場與會老師的許可與配合,進行此次問卷調查和訪談。受訪者用時10-15分鐘填寫問卷,隨后在會議中場休息時調查者對參訪者進行隨機個別訪談,累計訪談時間約50分鐘,本次問卷調查和訪談共歷時約70分鐘。
(一)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現狀
為考察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受訪者分別從點播/查看自己的微課、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微課、點播/查看別人的微課、評價(含推薦/引用)別人的微課、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微課五個維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
微課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與交流,微課作品只有在共享與應用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問卷統(tǒng)計的結果數據顯示,僅有4.3%的英語教師會“經?!秉c播/查看自己的微課,3%的英語教師會“經?!毕騽e人推薦自己的微課,14.3%的英語教師會“經?!秉c播/查看別人的微課,5.5%的英語教師會“經常”評價(含推薦/引用)別人的微課,6.4%的英語教師會“經常”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微課。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率極低,并沒有實現其應有的應用價值。
英語教師對微課作品的熱情并不是很高,這一現象或許能從教師對大學英語微課的前景展望獲得答案。然而統(tǒng)計數據表明,大多數教師比較看好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前景(17.7%認為“很好”,47.9%認為“較好”),僅有2人(6%)認為前景“很差”,13.4%(44人)的教師表示“不知道”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將何去何從。既然教師比較認同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前景,為什么不能有效地進行微課建設與應用呢?
(二)微課對大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的影響
任何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都應服務于課程教學,著眼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英語教師看來,微課作品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究竟有什么影響?本文從 “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展現教師風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與研究水平”“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進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等八個方面來調查大學英語教師對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影響的認同度。
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部分英語教師認同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各項認同程度均接近或超過80%,尤其是微課作品作為一種優(yōu)秀教學資源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同,達93.9%,證明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微課作品開發(fā)的重要價值與必要性。通過微課制作與研究,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與職業(yè)能力也能得到發(fā)展與提高。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生通過微課作品的自主學習,其學習能力能得到提升,且微課作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增進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但也有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微課作品學習效果持中立或觀望態(tài)度,占比分別為23.5%和19.8%。
(三)大學英語教師制作微課作品的動力來源
既然微課是一種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且大部分教師認同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中的作用,英語教師們是不是會踴躍參與微課制作,其制作微課作品的動力究竟如何呢?本文針對教師對微課創(chuàng)作與建設的興趣、從眾心理、生存壓力、學習動機等維度進行考察,其統(tǒng)計結果如下圖所示。
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44.8%)的教師是出于學習心理來進行微課作品創(chuàng)作的,教師們將微課作品當作一種新技術來研究與學習,力求更好地做好大學英語教學工作,這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習精神與責任
英語教師制作大學英語微課作品的動力來源
心。有30.2%的教師則是迫于職業(yè)壓力不得不面對“全民微課”現象,若教師在這種工作壓力下從事教學工作,其心理生理健康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傷害,如何緩解其“微課壓力”是教師和相關職能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10.4%的教師抱著一種從眾心理,跟著大流走;僅有14%的教師是出于興趣,因為喜歡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而進行微課創(chuàng)作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佳的動力之源,如何讓更多的教師對微課這一教學模式產生興趣并喜歡上微課創(chuàng)作這一教學活動,如何為大學英語教師構建更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值得廣大英語教師和相關管理機構深思。
綜上所述,大部分英語教師看好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前景,也認可微課作品在大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的微課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其微課創(chuàng)作動力遠遠不夠,且對自己的微課作品信心不足。究其原因,微課制作技術難題是對其最大的挑戰(zhàn),且教師現有的教學壓力讓其無暇顧及微課。英語教師需要接受相關專業(yè)技術培訓以滿足微課創(chuàng)作的需求,適當的激勵機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教師進行微課創(chuàng)作的動力,比如,給予一定的行政表彰,根據其建設微課的數量和質量給予一定的獎金,樹立范例,宣傳推廣其微課作品;也可以對其進行政策扶持,如優(yōu)先立項,適當減少一些工作量等。
[1]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4):33-35.
[2]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3]焦健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3-14.
[4]姜玉蓮.微課程研究與發(fā)展趨勢系統(tǒng)化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月刊),2013,(12):64-74.
[5]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0-12.
[6]汪瓊.“微課”關鍵在課不在“微”[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20-20.
[7]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fā)和應用的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23-26.
[8]張一春.微課是什么?我給出的定義[EB/OL].http:// 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2015 -08-20.
[9]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發(fā)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33.
[10]鄭小軍.我對微課的界定[EB/OL].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2015-08-20.
G650
A
1671-2862(2016)03-0093-02
2016-05-18
本文系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發(fā)與應用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5JGB446)的研究成果。
何芳,女,湖南安鄉(xiāng)人,文學碩士,南寧學院文學與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閱讀與詞匯習得、英語微課程創(chuàng)作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