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李斯的“五刑”問題

      2016-11-15 02:50:15呂俊
      卷宗 2016年8期

      摘 要:《史記·李斯列》中的“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被普遍解釋為幾乎是同時發(fā)生的事,而且李斯所遭受的“五刑”具體是什么也有不同的說法。實際上結合《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可知“具五刑”和被腰斬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事件;再結合《漢書·刑法志》以及《二年律令·具律》的相關內容可以分析出李斯“具五刑”的具體種類。

      關鍵詞:五刑;腰斬;夷三族;笞

      1 “具五刑”和“腰斬”的時間間隔

      對于李斯的最后結局,《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得很明確:“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薄熬呶逍獭边@三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包含著很豐富的歷史信息,如果細細考究,會發(fā)現(xiàn)這當中還是有玄可鉤的。

      引起筆者注意的是這段記載:

      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從“斯出獄”這三個字我們可以知道,這是要被押赴咸陽市處決了。按照司馬遷的交代,李斯是先“具五刑”,而后腰斬,這就有問題了,“五刑”和“腰斬”是相對獨立的嗎?還是說,“腰斬”本身就是屬于“五刑”中的一部分?

      可以再參照《史記秦·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二年……斯卒因,就五刑。三年……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

      其實這就說得很明白了,“五刑”和腰斬是兩回事,并不存在前者包含后者的問題,而且太史公在《報任安書》里也說: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鄉(xiāng)稱孤,系獄具罪……

      他列舉的這些人物都在“遭受刑罰”的范圍內,李斯也不例外,另外根據(jù)學者們的研究,在張家山漢簡和睡虎地秦簡中記載的律條如“刑”、“死”、“殺”的分界非常清楚:“刑”專指肉刑而不代指一般意義上的death penalty,所以有足夠的理由判定:“五刑”是一系列不致命的肉刑,李斯是先受“五刑”而后被腰斬的;“具五刑”是在秦二世二年,同時只是被“論腰斬”即判處腰斬,真正執(zhí)行是在秦二世三年冬(十月到十二月),他跟次子的對話也是在這個時候??紤]到秦漢以十月為歲首以及二世二年有閏九月,“具五刑”和執(zhí)行腰斬之間的間隔應為三至六個月,不過若以公歷算,兩者似乎都在公元前208年。但這個細節(jié)經(jīng)常被忽略或者誤讀,筆者查考柏楊的《中國歷史年表》和樊如、潘星輝編訂的《中外歷史大事年表》都把李斯被殺的年份標注在秦二世二年;甚至連專業(yè)學者如王立群教授也認為“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在咸陽被‘夷三族”。

      這樣一來李斯列傳后 “太史公曰”里“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一句也要重新理解了:“被五刑死”不是由于受了“五刑”而死,而只能解釋為“被五刑,死”;宋潔博士對此有精辟的闡釋,認為這句話“屬于一種蓋棺定論式的表述,故描述李斯最后之下場——被五刑死;而在《報任安書》中,太史公則是要突出刑辱一事。兩者語境有異,側重內容不同,故用詞存差別?!?/p>

      2 李斯及其親族所受的“五刑”不盡相同

      但李斯所受的“五刑”究竟是何所指呢?雖然說秦律已亡佚,我們不能直接查證,但由于《九章律》是在秦律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故漢初的法律跟秦朝基本上是重合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考查漢律的相關內容來確定秦代的“五刑”。

      “五刑”在《漢書·刑法志》里有兩種闡釋,第一種是“昔周之法”的上古“五刑”:

      黥罪五百,劓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所謂刑平邦用中典者也。

      另一種是漢初真正實踐過的“五刑”:

      ……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止(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舌?!惫手^之具五刑。彭越、韓信之屬皆受此誅。

      仔細分析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這里面的刑罰超過了五種。根據(jù)宋潔的看法,“斷舌”只針對因言獲罪者、“梟首”和“菹骨”又屬于尸體處理方式,他還認為“笞殺之”應該斷句為“笞,殺之”,而且“殺”的形式即行刑方式各異(比如可以是腰斬)。王立群教授把“笞殺之”解釋為“亂棍打死”看來也不能成立。根據(jù)前文得出的結論,“五刑”僅指肉刑,這樣一來的話就只剩下“黥,劓,斬左右止(趾),笞”四刑了,所以合理的解釋似乎是:“斬左右止(趾)”是兩種刑罰,分別是“斬左止(趾)”和“斬右止(趾)”,而不是同時“斬左右止(趾)”,所以針對“夷三族”的“五刑”大致可以確定為:黥、劓、斬左趾、斬右趾、笞。

      但這是否就是李斯所受的“五刑”呢?問題出在“笞”上,因為學界普遍認為“笞”不算正刑,但根據(jù)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具律》簡91、122載:

      及老小不當刑、刑盡者,皆笞百。

      在這條律文中,“笞”是以一種類似替代刑的形式出現(xiàn)的,另據(jù)韓樹峰先生的說法,“‘以笞易刑的笞刑以本刑為存在基礎”,“因此,這種‘替代是以本刑為基礎,在不便施行(老小)及無法施行(刑盡者)的情況下所采用”,所以“笞刑”可以作為一種替代刑存在,這就更進一步證明了前面對“夷三族”所適用的“五刑”的判斷。

      還有一條律文值得我們注意,《二年律令·具律》簡88載:

      有罪當黔,故黥者劓之,故劓者斬左止(趾),斬左止(趾)者斬右止(趾),斬右止(趾)者府(腐)之。

      據(jù)整理小組注,“府,讀作‘腐,肉刑的一種,即宮刑?!吨芏Y·司刑》注‘宮者,丈夫割其勢,女子閉于宮中,今宦男女。以上為對曾受肉刑者再加肉刑的規(guī)定?!备鶕?jù)宋潔的意見,《具律》簡88所載的“黥、劓、斬左止、斬右止、府”五刑的遞進次序與“夷三族”中的“黥、劓、斬左止、斬右止、笞”的順序高度吻合,由此認為秦漢時人眼中的“五刑”就是前者,之所以在后者中“府”變成了“笞”是因為腐刑對于三族中的男女來說都難以操作(實施時間長、成本大以及死亡風險高),所以就以笞刑替代。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斬右止”視為“刑盡”,也符合前述“刑盡者,皆笞百”律文之意涵。

      所以李斯受的前四種肉刑可以確定了,但最后一種究竟是“笞”還是“府”呢?我們要注意在《李斯列傳》中“夷三族”的發(fā)生時間至少不早于“斯出獄”后被腰斬,李斯本人的“五刑”是在腰斬前受的,他的“具五刑”不能跟《漢書·刑法志》中所述“夷三族”中的“具五刑”劃等號。那么剩下的可能只有一種,即李斯所受的最后一種肉刑是腐刑。

      孫立群教授認為李斯受的五刑是黥、劓、斬趾、斷舌、殺,不知是何出處,也不知李斯倘若被割了舌頭,還如何能跟兒子講話——就算李斯的話是太史公的藝術處理,那他也會有根據(jù)的。李敖先生把上古的“五刑”混同為秦漢的“五刑”,釋之為黥、劓、刖、宮、大辟(死刑),同樣亦屬不妥。

      另外還有個連帶的小問題,不少人根據(jù)“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一句認為李斯的次子一同被腰斬,這種說法筆者認為值得商榷。李斯的次子肯定屬于“三族”范疇,前文已指出“夷三族”的死刑執(zhí)行方式并不固定,當然有可能被腰斬。但根據(jù)“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一句看,“論腰斬”似乎只針對李斯個人而沒有“擴大化”,“夷三族”是“論腰斬”次年的事;我們可以再考究一下“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中“而”的含義:在這里“而”表示的是一種遞進或承接關系,可以釋為“并且”或者“接著”,鑒于李斯的次子屬于“三族”,釋為“并且”更加合適,這樣的話可以認為李斯的“三族”被處死的時間應當是跟他同時的,但他們未必是被腰斬而死——換句話說,正犯的死刑執(zhí)行方式并不一定與他株連者一致。有必要注意上文提到的《漢書·刑法志》中有關族誅的這句話:“彭越、韓信之屬皆受此誅”,這明顯也是彭、韓二人的處刑與其親屬切割開來。我們還可以找出其他旁證,據(jù)《漢書·晁錯傳》載:

      錯不稱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性,又欲以城邑予吳,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要(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臣請論如法。

      可以看出提議者主張晁錯本人腰斬,而其株連的人“棄市”——目前學術界對于“棄市”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絞刑”和“斬首刑”兩種,但無論哪種都不是腰斬,這跟進一步證明了李斯和他的“三族”之處死方式并不一致,他的次子不太可能跟他一起被腰斬,而是以其他方式被殺(不排除是棄市)。

      李斯所受的“五刑”搞清楚了,那么他被夷的“三族”的范圍有多廣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大戴禮記》的盧辯注,指父族、母族、妻族;此外《周禮》載,三族指父、子、孫;又據(jù)《史記·秦本紀》張晏注,三族指父母、妻子、同產。但北京大學張建國教授對“三族”的范圍有過基于大量史料而得出的新結論:即“三族實際是指上一族,下一族和平行的一族”,包括正犯的“同輩人”、“所有在世的上輩直系血親”以及“所有在世的后輩直系血親及其中男性的配偶”,目的就是“要殄滅犯罪者之族,并要使之‘無遺育”。

      3 結論

      根據(jù)以上的論證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李斯被下獄受五刑是在秦二世二年七月,同時被判處腰斬,而執(zhí)行腰斬是在第二年即秦二世三年冬,這中間有三到六個月的間隔,但若以公歷計算極有可能都在同一年即公元前208年。

      (二)李斯所受的五刑為:黥、劓、斬左趾、斬右趾、腐。

      (三)李斯的三族所受的五刑為:黥、劓、斬左趾、斬右趾、笞。

      (四)李斯的次子在“三族”之列,沒有隨李斯一起被腰斬,他更有可能是以另外的方式被殺死,不排除是“棄市”。

      參考文獻

      [1] 宋潔:《具五刑”考—兼證漢文帝易刑之前存在兩個“五刑”系統(tǒng)》,《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2期。

      [2] 孫晶:《漢代肉刑研究》,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3] 張建國:《“夷三族”解析》,《法學研究》1998年06期。

      [4] 宋杰:《漢代“棄市”與“殊死”辨析》,《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3期。

      [5](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6] (東漢)班固:《漢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簡介

      呂俊(1990-),男(漢),河南南陽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中國史專業(yè)。

      荥经县| 汉中市| 铁力市| 阳高县| 海丰县| 建阳市| 乌兰浩特市| 叙永县| 谢通门县| 通山县| 黄骅市| 专栏| 琼海市| 东丽区| 建德市| 天全县| 绥阳县| 丽水市| 绥德县| 宜章县| 鄂伦春自治旗| 景泰县| 乡宁县| 浪卡子县| 陇西县| 宁强县| 城固县| 舞钢市| 昂仁县| 大渡口区| 康马县| 伊川县| 光山县| 沐川县| 错那县| 祥云县| 鸡东县| 东莞市| 仙游县| 页游|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