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歡 楊東東 郭 強 寧金麗 王倩男 史 敏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成都610072)
?
基于“精-血-髓一體論”觀察當歸補血湯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研究
趙歡 楊東東郭強寧金麗王倩男史敏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成都610072)
目的:基于中醫(yī)的“精-血-髓一體論”理論,通過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明確補氣生血法治療血管性癡呆(VaD)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原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選取在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門診及住院病人符合VaD診斷標準的120例患者。兩組基礎用藥尼莫地平片,治療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服用上當歸補血湯,對照組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六味地黃丸。兩組治療周期均為24周。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從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P300評價其在改善認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等方面的療效。結果:所有入組病人均符合入組條件,共有病例120例,其中剔除、脫落病例11例,最終納入統(tǒng)計的病例為109例。經(jīng)t檢驗,兩組治療后(MoCA)及ADL量表、P300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并且經(jīng)t檢驗分析,MoCA量表評分中的視結構空間、延遲記憶、注意、抽象思維4個亞項評分,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延遲記憶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命名,定向力,語言分值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中醫(yī)的“精-血-髓一體論”理論,一方面血能直接充養(yǎng)腦髓;另一方面,血能生精,精能化髓,血具有雙重充養(yǎng)腦髓的作用。因此提出當歸補血湯為代表的補氣生血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優(yōu)于傳統(tǒng)補腎填法治療,中醫(yī)補氣活血治療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認知功能、尤其在改善延遲記憶方面的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補腎填精法。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獲得性高級功能進行性衰退性疾病,由于多次腦卒中或長期慢性腦缺血所致的大腦皮層供血不足所致,流調(diào)學顯示[1],60歲以上人群中VD的患病率為324/10萬人口,AD為238/10萬人口,VD占各類癡呆發(fā)病的第一位。血管性癡呆屬于中醫(yī)“呆病”范疇,本病的發(fā)生,不外乎虛、痰、瘀,并且三者互為影響,虛是包括兩方面,一是指氣血虧虛,腦脈失養(yǎng),二是陰精虧虛,髓減腦消,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從陰精虧虛治療癡呆,代表方劑有六味地黃湯。左歸丸、腎氣丸等,從氣血論治血管性癡呆研究較少。本研究提出“精-血-髓一體”理論。一方面,血能直接充養(yǎng)腦髓;另一方面,血能生精,精能化髓,血具有重養(yǎng)腦髓的雙重作用;中醫(yī)認為氣血是腦部執(zhí)行各種機能的物質(zhì)基礎,氣血虧虛是腦病的主要病機,而補氣生血是治療癡呆的基本治法,本研究補氣生血法代表方當歸補血湯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臨床療效。
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在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門診及住院病人符合VaD診斷標準的12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量表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齡48~72歲,平均(58.10±5.4)歲,改良Hachinsk缺血量表總分4~10分,平均(6.2±3.2)分,受教育年限6~17年,平均(15.20±5.3)年,對照組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齡50~71歲,平均(60.0±5.3)歲,改良Hachinsk缺血量表總分5~10分,平均(6.0±4.5)分,受教育年限8~18年,平均(14.60±5.2)年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性別、年齡、改良Hachinsk缺血量表、總分文化程度,用χ2檢驗、t檢驗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本課題中癡呆的診斷標準采用國際公認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診斷標準[2]。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00年4月田金洲等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辨證量表》(SDSVD)及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關于中藥新藥治療老年期癡呆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3]。
用藥方法及療程:基礎治療;服用尼莫地平片(國藥準字H20003010,規(guī)格30mg)30mg,3次/d,口服。
對照組:給予西醫(yī)藥物治療基礎上同時服用中藥六味地黃湯(方劑組成):熟地黃、澤瀉各20g,山茱萸、山藥、丹皮、茯苓各15g,溫水沖服,每次一劑,3次/d。上述所有中藥材均由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免煎藥房提供。同時服用尼莫地平片(批號:國藥準字H20003010)30mg,3次/d,口服。
治療組:給予西醫(yī)藥物治療同時服用當歸補血湯(組成):黃芪50g,當歸10g,溫水沖服,每次一劑,3次/d。上述所有中藥材均取自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免煎藥房。上述2組治療時間均持續(xù)24周。
MoCA量表評分比較經(jīng)t檢驗分析,兩組治療前MoCA各項評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MoCA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組治療后的視結構空間、抽象、注意力評分比較,統(tǒng)計學具有差異(P<0.05);延遲記憶統(tǒng)計學具有顯著差異(P<0.01);語言、命名、定向力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oCA各項評分及總分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治療前后ADL量表、P300評分兩組比較 經(jīng)t檢驗分析,兩組治療后不同時期的ADL量表、P300優(yōu)于治療前,其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ADL量表、P300評分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的ADL量表、P300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不良事件的比較兩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頭暈,頭痛,血壓下降,面色潮紅,泄瀉,惡心嘔吐等 。對照組頭痛1例,面色潮紅1例,泄瀉1例,惡心嘔吐2例;治療組頭暈1例,面色潮紅2例,泄瀉1例,經(jīng)χ2分析檢驗,兩組不良反應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安全性指標治療前及治療后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其改變無臨床意義。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主要由于多次腦卒中或長期慢性腦缺血所致的大腦皮層供血不足所致;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腦灌注不足,尤其是皮質(zhì)下區(qū)域腦血流量慢性持續(xù)性下降可能是導致VD的主要原因。VD歸屬于中醫(yī)“呆病”的范疇。根據(jù)“精-血-髓一體”理論。一方面,血能直接充養(yǎng)腦髓;另一方面,血能生精,精能化髓,血具有重養(yǎng)腦髓的雙重作用;中醫(yī)認為氣血是腦部執(zhí)行各種機能的物質(zhì)基礎,氣血虧虛是腦病的主要病機。因此,補氣生血法一直是治療VD的基本治法。補氣生血法的代表方為當歸補血湯。其中黃芪與當歸用量比為5∶1,黃芪具有補益脾肺已達到“資氣血生化之源”,一方面符合“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的理論,另一方面當歸養(yǎng)血和營,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藥理學研究證明[4],當歸補血湯可通過抑制自由基生成、細胞凋亡,已達到對大腦皮質(zhì)神經(jīng)元起保護作用。同時補氣中藥改善癡呆小鼠學習記憶功能的作用[5]。此方可明顯縮短老年性癡呆模型大鼠的水迷宮潛伏期、增加平臺象限路程比和跨平臺次數(shù), 癡呆大鼠受損的神經(jīng)行為學有明顯的改善作用[6]。動物實驗證實補氣活血方增加癡呆模型大鼠海馬區(qū) nNOS表達, 延緩神經(jīng)元細胞的早期損傷和遲發(fā)性損傷,通過影響 B- A PP 生成, 從而達到治療癡呆作用[7]。APS是從中藥材黃芪中分離提取的有效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它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中樞膽堿能系統(tǒng)改善實驗小鼠的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8],研究表明[9],當歸有顯著的改善血液循環(huán)以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當歸補血湯可以擴張周圍血管,增加冠狀動脈和腦血流量,從而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使腦組織的缺氧環(huán)境得到緩解,同時可以逐漸建立腦血管側支循環(huán),增強腦細胞代償能力。當歸既能改善腦部梗死區(qū)血流,又能減少體積,通過多個環(huán)節(jié)而發(fā)揮作用[10],同時表明當歸補血湯促血管新生的效應是一種調(diào)節(jié)作用機制,這也符合中醫(yī)整體調(diào)節(jié)的特征,應用該理論課題組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補血法治療VD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補腎法。
[1]Alzheimer, Disease Intemational.alz.eo.uk/research/statisties. Htmlaceessedon 2007: 16(5).
[2]楊辰華, 王永炎. 血管性癡呆的中醫(yī)病機及辨治思路[J]. 中醫(yī)研究, 2005, 18(5): 6-7.
[3]田金洲, 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診斷和治療[J]. 中華醫(yī)學信息報, 2010, 25(21): 15-17.
[4]Hsu JH, Wu YC, Liu IM, el al. Release of acetylcholine to raise insulin secretion in Wistar rats by oleanolic acid, one of the active principles contained in Cornus officinalis[J]. Neurosci Lett, 2006, 404(1-2): 112-116.
[5]Lee KY, Sung SH, Kim SH, et a1. Cognitive-enhancing activity of loganin isolated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in scopolamine-induced amnesic mice[J]. Arch Pharm Res, 2009, 32(5): 677-683.
[6]劉志洋,高朋, 高俊濤,等. 黃芪多糖對血管性癡呆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 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4, 35 (1) : 914 -15.
[7]李成山,劉超,李妍怡.大劑量岷當歸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MPO表達的影響[J]. 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29(4):118-119.
[8] 葉苓, 張艷, 張小如, 等. 加味抗老液對 D -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大腦海馬超微結構影響的研究 [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07, 14(2):111 - 113.
[9] 李燕敏, 李馨, 姜玉鑫, 等. 補氣活血方治療老年性癡呆大鼠的行為學實驗研究 [J]. 黑龍江中醫(yī)藥, 2009, 1: 24 - 26.
[10]周忠光, 韓玉生, 姜波, 等. 補氣活血方對多因素損傷 AD 大鼠海馬區(qū) B- A PP 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8, 15 (2) : 97 - 98.
(收稿2016-02-10;修回2016-03-16)
血管性癡呆/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當歸補血湯@精-血-髓一體論
R743.9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0.021
* 國家中醫(yī)臨床研究基地業(yè)務建設科研專項(JDZX20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