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鐘陸文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jīng)濟管理與法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李靜,鐘陸文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jīng)濟管理與法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本文利用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費結構相關數(shù)據(jù),對1997-2013年的居民消費支出結構進行定量分析,綜合運用趨勢分析,以及邊際消費傾向分析法,發(fā)現(xiàn)佛山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占比第一,從1999年開始,恩格爾系數(shù)降為37%,開始邁入富裕門檻,此后一直保持低于40%的國際臨界水平。城鎮(zhèn)居民的交通與通訊支出占比第二,電動車、家用小型汽車、手機、電腦等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必備品。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的支出占比第三,說明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精神生活。但該項支出增幅并不顯著,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佛山;消費結構;邊際消費傾向
從1978年以來,中國平均GDP增長率達到9.83%,在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qū)居于第二位。作為拉動經(jīng)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在結構轉型的要求下,投資、出口對經(jīng)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漸削弱并出現(xiàn)了眾多弊端,擴大國內(nèi)消費(內(nèi)需)成為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研究居民消費的構成,詳細分析各項消費對經(jīng)濟的拉動作用,對于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建設“適宜消費城市”,有重要意義。佛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城市,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適宜消費城市”的創(chuàng)建,引起學界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1]。
國內(nèi)學者從各個角度探討了影響消費結構的因素,預測消費增長的動力。黃賾琳和劉社建[2]利用上海市居民消費的相關數(shù)據(jù),在ELES模型框架下考察了居民消費結構的數(shù)量變化特征,進而分析近年來居民生活的改善項目及其改善程度,實證結果表明:上海城鎮(zhèn)居民生活逐年改善,交通通訊消費則是近年來改善力度最大的商品,交通通訊、衣著以及家庭設備用品服務的邊際消費傾向較大。洪豐[3]利用1994-2009年的數(shù)據(jù),通過時間序列建模,研究了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結構,發(fā)現(xiàn)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在樣本期內(nèi)對娛樂教育文化服務等消費的增長迅猛。與廣州市城鎮(zhèn)居民消費比較,佛山城鎮(zhèn)居民用于醫(y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服務等消費明顯落后于廣州市居民,提出通過發(fā)展醫(yī)療、交通和通訊事業(yè)等建議。丁蕭[4]通過構建線性模型和有序多分類Logistic模型發(fā)現(xiàn),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文化消費與收入水平、文化產(chǎn)品供給、消費價格、消費者個人特征、消費意愿和主觀評價等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
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數(shù)據(jù),分析佛山市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之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增加哪類商品的消費,從而找到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偏好和消費習慣,消費增長的動力在哪類商品,從而為優(yōu)化佛山市居民的消費結構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按現(xiàn)行統(tǒng)計標準,居民消費結構主要以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yī)療保健、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居住、雜項商品及其服務等八大類的消費支出進行衡量(通常為一年)。1997-2013年的八大類支出的趨勢圖。
圖11997-2013各項支出的趨勢圖
圖1為1997-2013年間,各項支出的趨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增長最快的是食品,其次為交通和通訊,再次為文教娛樂,這三項是佛山居民最近17年來,消費增長最快的前三項。
圖21997-2013十七年來各項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按照各項均值計算)
從圖2的餅狀圖看,在1997-2013年這個時間段,佛山市居民消費花銷最大的前三項分別是: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4%,交通通訊占20%,文教娛樂占15%。也就是說,佛山市居民在過去的17年里,食品消費比重最高,其次為交通通訊,再次為文教娛樂開支。該結論與圖1趨勢圖的結論是一致的。
1、消費比重占第一位的是食物支出,該比重可以用恩格爾系數(shù)來衡量。恩格爾系數(shù)(Engel’s Coefficient)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系數(shù)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1997-2013年間,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總體上呈現(xiàn)下降趨勢,2007年達到最低值31%,2008年之后又略有上升,說明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對佛山市民的總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還是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早在2000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實際就已達到39.2%,第一次低于40%的臨界值,并標志著我國就已經(jīng)邁進“富裕”的門楹。參照該標準,佛山市的1999年的恩格爾系數(shù)降為37%,開始邁入富裕門檻,此后一直保持低于40%的水平。
表1八大類支出占比結構
2、消費比重占比第二的,是交通與通訊消費。從表1可以看到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交通與通訊消費支出在1997年只有8%,此后逐年遞增,在2007年和2013年達到最高值24%的水平,說明該項支出占比還是相當大。原因在于,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鎮(zhèn)居民對交通工具的需求也由簡單代步向追求享受舒適型轉變,使得電動車、家用小型汽車的家庭擁有數(shù)量迅速上漲。隨著通訊工具的不斷普及,通信類支出也有所提升。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升溫,電子信息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通訊方式也開始變得多元化,家庭固話己經(jīng)進入千家萬戶?,F(xiàn)階段電子通訊類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迅速,手機已不再是高收入人群的“寵兒”,而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必備品。電腦的問世和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方便快捷。
3、消費比重占比第三的是文教娛樂消費。文教娛樂消費在1997年為11%,此后保持上升趨勢,但上升的速度并不顯著,2013年為14%,曾經(jīng)在2004-2006三年達到最高峰1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教娛樂開支,屬于人們在滿足溫飽的基礎上,追去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收入的提高,文教娛樂開支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由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口徑的變化,個人可支配收入在2002年之后采用新口徑,因此為了計算結果的準確和可比性,我們只采用2003年開始的數(shù)據(jù)進行邊際消費傾向的計算和分析。各項支出的邊際消費傾向計算公式為:MPC=ΔC/ΔY,C為食品的消費支出,Y為可支配收入。
以2013年為例,食品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20,意味著收入每增加一元錢,有0.20元用于增加食品支出。其余各項開支的邊際消費傾向如下表所示。
如果一項商品支出的邊際消費傾向大,即意味著,隨著收入的提高,該項商品的消費支出也會顯著提高,從而構成消費增長的動力。在消費結構的演變方面,當前我國的消費結構正處于結構轉型時期,居民消費開始跨越衣、食為主而進入住、行為主的時期,消費結構正在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發(fā)展型轉變。
表2邊際消費結構表
邊際消費傾向最高的前三項,分別為食品(0.29),交通通訊(0.14),以及文教娛樂(0.07)。
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每增加1元錢的收入,有0.29元用于增加食品的支出,0.14元用于增加交通通訊的開支,0.07元用于增加文教娛樂的支出。
首先是食品,食品的邊際消費傾向較高,說明佛山人增加收入后,用來增加食品的支出比例較大,這種現(xiàn)象,與廣東省整個的消費習慣相符合,即廣東人注重吃,在吃方面的開銷比較大。
其次為交通通訊,該結論與黃賾琳和劉社建[2]對上海市消費結構的研究有類似之處,即交通通訊的收入彈性最高。說明小汽車等交通工具以及手機等通訊工具的消費迅猛發(fā)展,這些之前還算奢侈品的商品,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千家萬戶。
再次用于教育和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的支出也比較大,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精神生活。
(一)佛山市居民在過去約二十年的時間里,消費占比最大的前三項分別為食物支出(34%),交通與通訊支出(20%),以及文教娛樂支出(15%)
(二)食品的邊際消費傾向最高,為0.29,說明佛山人增加1元錢收入,有0.29元用來增加食物開支,這種現(xiàn)象,與廣東省整個的消費習慣相吻合,即廣東人注重吃;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衣著的邊際消費傾向僅為0.06,說明佛山人增加1元錢收入,只有6分錢用來增加衣著開支,說明佛山人在衣著方面的開支較少。
(三)佛山市從1999年開始,恩格爾系數(shù)降為37%,開始邁入富裕門檻,此后一直保持低于40%的國際臨界水平。
(四)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的交通與通訊支出占比第二,2013年達到最高值24%的水平,原因在于,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鎮(zhèn)居民對電動車、家用小型汽車、手機、電腦等產(chǎn)品的消費越來越多,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必備品。
(五)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用于教育和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的支出也比較大,消費占比為15%,說明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精神生活。但該項支出增幅并不顯著,意味著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鐘陸文.創(chuàng)建“適宜消費城市”探討——以佛山市為例[J].消費經(jīng)濟,2013.10.
[2]黃賾琳,劉社建.基于ELES模型的上海城鎮(zhèn)居民消費結構動態(tài)變遷分析[J].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07.6.[3]洪豐.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消費結構研究[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7.
[4]丁蕭.佛山市城鎮(zhèn)居民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探析[J].商,2015.4.
(責任編輯:劉嶺峰2572756826@qq.com)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Foshan Urban Residents
LI Jing,ZHONG LU-we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Law,F(xiàn)oshan University,F(xiàn)oshan 528000,China)
This thesis utilizes relevant data on the household incom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Foshan urban residents.By mak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from 1997 to 2013,this thesis comprehensively uses trend analysis and marginal consumption propensity analysi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sumption on food comes first.Since 1999,the Engel Coefficient dropped to 37%,F(xiàn)oshan urban residents began to enter the threshold of prosperity,and kept being under 40%afterwards,for which is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level.The consump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mes the second.The products such as electronic vehicles,small family saloons,cellphones and computers are becoming the necessities of people’s life.The consumption on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supplies and services comes the third,which indicates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s improves,and they begin to pursue higher quality of spiritual life.However,the increase on the third consumption is not significant and will have too much space for improvement.
Foshan;consumption structure;marginal consumption propensity
F713.5
A
1008-018X(2016)05-0059-05
2016-05-11
珠三角適宜消費城市研究,2015廣東省普通高校國際暨港澳臺合作創(chuàng)新平臺及國際合作,特色創(chuàng)新類項目(人文社科類),2015WTSCX107
李靜(1978-),女,湖北黃石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講師,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數(shù)量經(jīng)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