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德寬
摘 要: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的強大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么他在學習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學習方面產(chǎn)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培養(yǎng);激發(fā);興趣;提高;策略
1.快樂學習,培養(yǎng)直接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jīng)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過“苦”。相反,他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么,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以直接興趣為主。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習變?yōu)榭鞓返氖履兀?/p>
(1)多表揚,少批評。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有些老師開口閉口就是“這么簡單都不會,就知道玩”,本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己很差,在學習中有壓抑感,會更加厭惡學習。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錯了,當然要批評,要讓孩子明白知錯能改。
(2)使孩子擁有成功的體驗。要盡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既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又能使他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間接興趣
一些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以學習為目的的教育應該聯(lián)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致的激勵、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不喜歡語文課,特別是不喜歡寫作文;但是對閱讀課外書籍很感興趣,我就充分利用孩子這一直接興趣,鼓勵他們多讀書,還讓他們在課前兩分鐘交流自己今天看的是什么書,講了些什么,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等。通過以學習為目的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興趣在活動中的動力作用已為不少心理學家所贊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他們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大多數(shù)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它們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少年閏土》一課中,閏土提到要帶“我”去海邊潮汛時看跳魚兒。學生心中對此滿滿的好奇,于是我利用多媒體滿足了學生這一好奇心。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都具有喜歡聽故事、愛玩游戲、愛活動的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樂學,愛學。
近年來,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幻燈機、投影儀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進入課堂,為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有利條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并達到“感知、理解、應用”的目的。
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語音描繪、實物演示、電腦模擬、圖畫再現(xiàn)、角色扮演、歌曲渲染等多種途徑,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設施及教師本人的素質,選擇創(chuàng)設情境的途徑。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學習動力和信念,這種信念將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
5.營造家庭育人環(huán)境,家校聯(lián)合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家長一般都是因學生犯錯誤才被叫來學校,很少是因為學生表現(xiàn)好而被叫到學校。在農(nóng)村地區(qū),平時家長也很少主動來學校,學校也不會輕易叫家長來學校,但現(xiàn)在我們一般都會通過電話和家長聯(lián)系,告知他們孩子在學校的進步表現(xiàn)。比如,XX的字寫漂亮了,XX這次的測驗比前次進步了,XX在學校做了哪些好事……有時我還會讓學生把表揚卡帶回家,讓家長與子女共同分享進步的喜悅。這樣一來,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也就支持和督促孩子在家時多學習了。提高了家長教育孩子的興趣,老師也會輕松不少。
總之,教學就是一門藝術,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更是一門藝術。我們只有藝術性地利用資源去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教學才會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凌建藝.淺談在語文教育情境下塑造學生理想人格[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1)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