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麗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洛陽東方醫(yī)院 內分泌科 河南 洛陽 471003)
?
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對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影響
胡曉麗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洛陽東方醫(yī)院 內分泌科河南 洛陽471003)
目的觀察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對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方法選取10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另選取5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空白組。觀察組在常規(guī)降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和纈沙坦片,對照組和空白組單用常規(guī)糖尿病降糖治療方案。觀察各組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血清Cys-C水平隨時間推移呈下降趨勢(P<0.05);對照組血清Cys-C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觀察組血清Cys-C水平在治療后3周及1個月后趨于穩(wěn)定且接近于正常。結論在常規(guī)降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胰激肽原酶和纈沙坦可改善糖尿病腎病早期Cys-C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腎?。焕i沙坦
2型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且較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早期并無明顯臨床癥狀,常規(guī)生化指標如尿常規(guī)、腎功能等無明顯改變,一旦出現(xiàn)尿素氮、肌酐等指標升高,往往提示預后相對較差。近年來,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重要性得到廣大學者認可,Cys-C蓄積可加重腎臟負荷,同時造成大血管如冠狀動脈的損傷,引發(fā)更多重要器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胰激肽原酶和纈沙坦是臨床上常用的改善循環(huán)藥物。本研究采用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析該方案對血清Cys-C水平的影響,以證實其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至6月至2015年6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病程為1~3 a。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為(52.3±13.1)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為(52.6±14.3)歲。另選取5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空白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為(52.0±14.0)歲。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糖尿病降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40 U,1次/d,肌內注射)及纈沙坦片(80 mg,1次/d,口服),對照組和空白組單用常規(guī)糖尿病降糖治療方案。
1.3檢測方法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開始后1、2、3周及1個月測定受試者血清Cys-C水平??崭共杉o脈血5 ml,分離2 ml室溫靜置30 min后離心,檢測時間控制在2 h內。剩余3 ml經(jīng)處理后短期儲備,必要時用做復查。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應用全自動HITACHI 7180生化分析儀,試劑為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Cys-C水平高于空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Cys-C水平隨時間推移呈下降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血清Cys-C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觀察組血清Cys-C水平在治療后3周及1個月后趨于穩(wěn)定且接近于正常。見表1。
表1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較
糖尿病腎病早期腎損害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腎小體增大,繼而出現(xiàn)微量清蛋白尿,最終觸發(fā)終末期腎功能障礙。若能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早進行干預, 可延緩糖尿病腎病及其他血管并發(fā)癥的進展。
Cys-C是一種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蛋白質,機體有核細胞以恒定的速率產(chǎn)生并將其分泌到體液中,循環(huán)中的Cys-C經(jīng)腎臟被完全代謝分解,沒有被腎小管分泌和重吸收[2]。因此,Cys-C作為一種蛋白酶抑制劑,是較為理想的評價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指標之一,較其他指標更能精確反映早期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的變化,反映腎臟受損程度。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則Cys-C代謝異常,血清Cys-C水平增高,可能與組織蛋白酶等相互作用,介導炎癥反應、細胞凋亡、血管重構等,繼而引發(fā)全身血管并發(fā)癥[3]。早期抑制Cys-C的積蓄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上述結果可知,早期糖尿病腎病組Cys-C水平明顯高于單純糖尿病組,進一步驗證了以往的學術報道。
胰激肽原酶屬蛋白水解酶,通過降解激肽原,生成激肽,從而擴張小血管和毛細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流量,同時降低腎血管阻力,減輕腎臟負荷量,藥物在腸壁吸收后,可在腎臟中達到濃度峰值,通過腎臟排泄。纈沙坦是一種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拮抗劑,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產(chǎn)生降壓作用的同時降低腎小球血管通透性,延緩腎小球硬化,不影響血糖水平,不會干擾降糖效果。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降糖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胰激肽原酶和纈沙坦可改善糖尿病腎病早期Cys-C增高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糖尿病腎病及其他血管并發(fā)癥的病程,進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韓素英,依力夏提·依麻木,田剛,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相關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17):2095-2096.
[2]Tsai H T,Wang P H,Tee Y T,et al.Imbalanced serum concentration between cathepsin B and cystatin C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Fertil Steril,2009,91(2):549-555.
[3]Luc G,Bard J M,Lesueur C,et al.Plasma cystatin-C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PRIME Study[J].Atherosclerosis,2006,185(2):375-380.
R 587.1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128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