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宋曉黎 肖 瑤 王 鑫 李學濤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
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的揮發(fā)油提取工藝研究
劉 爽 宋曉黎 肖 瑤 王 鑫 李學濤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目的:研究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揮發(fā)油的最佳提取工藝。方法:基于單因素試驗基礎,采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的工藝條件。依據(jù) Design-Expert 8.0.6.1軟件對各試驗點的響應值進行回歸分析。結果: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揮發(fā)油的提取工藝條件在藥材粒度60目,液料比(mL∶g)9∶1,提取時間9h的提取率最高。結論:響應面法優(yōu)選出的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揮發(fā)油的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工藝條件重復性好,操作可行。
藥對;揮發(fā)油;響應面法;水蒸氣蒸餾法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 的干燥根莖,具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1],臨床上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如昏迷、冠心病、心絞痛、心率失常、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抗黏、抗凝等[2-3],同時能夠改善腦水腫、抑制大鼠腦皮質和海馬神經細胞凋亡、提高小鼠正常血腦通透性和機體耐缺氧能力作用[4],也有報道其有抗惡性神經膠質瘤的作用[5]。蘇合香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LiquidambarorientalisMill.的樹干滲出的香樹脂經加工精制而成[6]。蘇合香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開竅、破穢、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風痰厥、卒然昏倒、胸痹心痛,胸腹冷痛,驚癇[7]。是芳香開竅藥中較常用的一味中藥,能夠改善氧糖剝奪/復氧誘導的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對腦起保護作用[8]。中醫(yī)理論認為中藥“開關”藥對可以開竅啟閉、宣發(fā)神氣、調神定志、開其閉塞,治療中風入臟者。本試驗通過響應面設計法優(yōu)化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揮發(fā)油的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工藝條件,考察不同因素對揮發(fā)油提取率的影響。
DFT-50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TD2001B電子天平(余姚市金諾天平儀器有限公司);PTHW電熱套(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鋼絲篩網(浙江上虞市道墟五四儀器廠);揮發(fā)油提取器(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石菖蒲(生產批號:20151220,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蘇合香(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二甲苯(遼寧新興試劑有限公司)。
2.1 藥對揮發(fā)油的提取 根據(jù)2015《中國藥典》第四部通則2000中藥其他方法-2204揮發(fā)油測定方法乙法進行提取。分別將石菖蒲、蘇合香粉碎,過篩,稱取20目的石菖蒲、蘇合香各15g,混合在同一圓底燒瓶中,加入300mL水與適量沸石,混勻,連接揮發(fā)油提取器并加入1mL二甲苯,緩緩加熱至沸,并保持微沸至規(guī)定時間。停止加熱,放置至冷卻,讀取揮發(fā)油體積,計算揮發(fā)油提取率揮發(fā)油提取率=(提取的早發(fā)油體積/藥材重量×100%)。
2.2 響應面試驗
2.2.1 響應面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設計的基礎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1軟件,選擇對藥對石菖蒲-蘇合香的揮發(fā)油提取率影響較大的三個因素作為自變量,分別為藥材粒度、液料比和提取時間。以揮發(fā)油提取率為因變量,以最佳水平為中心,試驗設計及結果見下表1、2。2.2.2 響應面分析 利用軟件Design-Expert 8.0.6.1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整個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41,P<0.01)表明回歸模型擬合效果良好;擬合不足檢驗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14,P>0.05),表明模型中的自變量可以較好地解釋因變量。以Y為因變量,分別對各因素進行二次多項式擬合,得擬合方程。Y=-10.85409+0.021167A+2.33847B+0.33068C-5.50000E-004AB+1.12500E-004AC+0.024718BC-1.58496E-004A2-0.14002B2-0.031334C2。詳見表3。
表1 藥對石菖蒲-蘇合香揮發(fā)油提取的Box-Behnken 設計試驗因素水平及編碼
表2 Box-Behnken 設計方案及揮發(fā)油提取率的測定結果
表3 二次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
注:**P<0.01;與模型或考察因素有極顯著影響,N>0.05。
由表3可知,實驗模型具有極顯著性。其中藥材粒度因素的一次項對揮發(fā)油提取率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液料比和提取時間的一次項對揮發(fā)油提取率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交互項(AB、AC、BC)對揮發(fā)油提取率的影響都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藥材粒度、提取時間、液料比的二次項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r=(0.22/0.25)×100%=88%,說明揮發(fā)油提取率的變化有88%來源于所選因變量(藥材粒度、液料比、提取時間),因此可以應用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選藥對揮發(fā)油提取工藝。
利用Design-Expert V8.0.6.1軟件,各因素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影響的三維響應面和二維等高線見圖1~3。由于最佳水平范圍是響應面頂端或其附近區(qū)域[9],如果響應面坡度平緩,說明該因素對結果的改變不敏感;反之,則敏感。等高線的形狀可反映出2個因素之間交互作用的強弱,橢圓形表示交互作用顯著,圓形則相反。
由圖1~3可知,每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影響的程度不同,通過等高線的平緩程度可知,液料比、藥材粒度和藥材粒度、提取時間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影響較顯著,而液料比、提取時間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影響不明顯。2.2.3 數(shù)學模型優(yōu)化 根據(jù) Design-Expert V8.0.6.1軟件優(yōu)化,可以得到藥對石菖蒲-蘇合香的揮發(fā)油提取率的最優(yōu)條件為:藥材粒度54.29目,液料比(mL:g)9.03∶1,提取時間8.94h,模型推測理論提取率為1.7593%。
2.2.4 驗證試驗 為考慮實際問題,將3因素調整為:藥材粒度60目,液料比(mL∶g)9∶1,提取時間9h,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得到揮發(fā)油提取率分別為1.742%、1.749 %、1.751%,平均提取率為 1.747%,與理論提取率接近,表明采用數(shù)學模型對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是可行的。
石菖蒲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的功效。石菖蒲含有β-細辛醚、α-細辛醚和甲基丁香酚等多種揮發(fā)油,具芳香之氣,為宣氣通竅之佳品。蘇合香具有開竅、辟穢、止痛的功效。與其他芳香開竅類藥物一樣“獨行則勢弱,佐使則有功”。石菖蒲和蘇合香均屬于中藥芳香開竅藥,均可“開竅于腦”,具有“芳香開竅,引藥上行”的功效?,F(xiàn)代醫(yī)學[10]認為兩者均可以顯著增加血腦屏障(BBB)的通透性,促進藥物跨過血腦屏障BBB入腦,增加藥物在腦內的濃度,被看作是經典的腦部“引經藥”。
本文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旨在對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增加血腦屏障(BBB)的通透性的成分進行提取,通過單因素試驗設計和3因素3水平的響應面設計方法,建立了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的揮發(fā)油提取率和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多元二次模型,通過該模型不僅可以預測中藥“開關”藥對石菖蒲-蘇合香的揮發(fā)油提取率,還通過驗證實驗確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藝參數(shù),藥材粒度60目,液料比(mL∶g)9∶1,提取時間9h,在此工藝條件下?lián)]發(fā)油的提取率為1.747%。提取工藝條件重復性好,操作可行,值得推廣。
[1]吳啟端,王淑英,袁德俊,等.石菖蒲揮發(fā)油質量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0(1):72-77.
[2] 何玉萍,陳奕芝,方若鳴,等.石菖蒲加冰片對高血脂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3,10(6):337-338.
[3] 吳啟端,方永奇,李翎,等.石菖蒲醒腦開竅的有效部位篩選[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5):260.
[4] 李翎,鄒衍衍,吳啟端,等.石菖蒲系列提取物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2):212.
[5] 陳璐,齊紅藝.中藥石菖蒲揮發(fā)油抗惡性腦神經膠質瘤作用研究(摘要)[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4第七次臨床中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4:39-40.
[6] 彭穎,夏厚林,周穎,等.蘇合香不同提取方法的氣相色譜-質譜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7):1675-1677.
[7]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164,165.
[8] 趙培,岳少乾,馬妍,等.蘇合香對腦微血管內皮細胞氧糖剝奪/復氧損傷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9):847-849.
[9] 周曄,林泓,王健壯,等.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金櫻子多糖的酶提取工藝[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4,30(6):702-706.
[10]劉文娜.《溫病條辨》芳香類藥物治療發(fā)熱的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20-22.
(編輯:梁志慶)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volatile oil from “On-Off” herbal pairAcorustatarinowii-Liquidambarorientalis
LIU Shuang SONG Xiaoli XIAO Yao Wang Xin LI Xue tao*
School of Pharmac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 1166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of volatile oilfrom “On-Off”herbal pairAcorustatarinowii-Liquidambarorientalis.Methods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f volatile oil extracted by water vapor distillation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Expert 8.0.6.1 software, each index of extraction rate was evaluated with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herbal pairAcorustatarinowii-Liquidambarorientaliswas grinding to 60 mesh, liquid ratio 9∶1 and extracting for 9h,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herbal pairextracted by water vapor distillation methodwas with good repeatabilityand flexibilityto operation.
Herbal Pair;Volatile Oil;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team Distillation
2016-06-30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81541081)。
劉爽(1992-),女,漢族,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新型治藥系統(tǒng)研發(fā)。E-mail:1782671055@qq.com
李學濤(1979-),男,漢族,副教授,主要從事新型給藥系統(tǒng)研究。E-mail:lixuetao1979@163.com
R284.2
A
1007-8517(2016)18-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