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娜(黑龍江省牡丹江神經(jīng)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4)
西酞普蘭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的可行性研究
張家娜
(黑龍江省牡丹江神經(jīng)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4)
目的 探討采用西酞普蘭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完成治療后獲得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有無合并出現(xiàn)抑郁癥的情況分為D1組55例與D2組54例。對于D1組抑郁癥組治療藥物選擇常規(guī)藥物加西酞普蘭;對于D2組非抑郁癥組治療藥物選擇常規(guī)藥物;對兩組慢性心力衰竭實施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最終對評分結果、兩組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實施對比。結果 在HAMD評分、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幾方面,D1組顯著優(yōu)于D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治療藥物選擇西酞普蘭,可以將患者的心功能成功改善,將患者的抑郁程度以及焦慮程度顯著改善,最終顯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西酞普蘭;慢性心力衰竭;抑郁癥;治療可行性
心力衰竭屬于較為普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往往在心臟病患者的終末期階段出現(xiàn)。對于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出現(xiàn)抑郁癥的情況。出現(xiàn)抑郁癥情況后,會導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呈現(xiàn)一定程度的降低,導致患者的再住院率一定程度增加,并且會導致心力衰竭癥狀出現(xiàn)嚴重的現(xiàn)象。但是因為患者本身具有軀體癥狀,從而往往對抑郁癥狀有所忽略[1]。為了探討應用西酞普蘭對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治療后獲得的效果,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有無合并出現(xiàn)抑郁癥的情況展開分組,對D1組治療藥物選擇西酞普蘭,最終患者情緒狀態(tài)以及心功能均獲得明顯改善,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有無合并出現(xiàn)抑郁癥的情況分為D1組55例與D2組54例。D1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45.9±2.6)歲;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分級為:Ⅱ級25例,Ⅲ級16例以及Ⅳ級14例;D2組男31例,女23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46.1±2.7)歲;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分級為:Ⅱ級23例,Ⅲ級17例以及Ⅳ級14例;觀察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于兩組患者,首先均按照常規(guī)針對心力衰竭疾病實施治療。主要包括對患者的原發(fā)病實施治療,將患者的疾病誘因有效去除,要求患者充分休息以及對患者食鹽攝入量進行限制等[2]。對于D1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配合選擇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與此同時對患者給予必要的心理干預,干預頻率為1次/周,對患者的治療療程為4周。主要選擇西酞普蘭20 mg進行治療,1次/d。在對患者實施1周的治療后,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加以觀察,對患者的用藥劑量實施調(diào)整,控制藥物應用劑量最高為40 mg,1次/d。
1.3評分標準
選擇HAMD量表針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評價[3]。較為嚴重:最終評分結果>35分;中度:評分結果在20~34分;輕度:評分結果在14~19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HAMD評分對比
D1組HAMD評分顯著優(yōu)于D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AMD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HAMD評分對比(±s)
注:與D2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2周末 治療4周末D1 55 34.37±12.05 24.37±11.25* 21.57±8.05* D2 54 34.17±11.55 32.67±9.09 26.12±9.65
2.2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
D1組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優(yōu)于D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對比(±s)
表2 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對比(±s)
注:與D2組比較,*P<0.05
組別 n hs-CRP(mg/L) Hcy(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D1 55 25.35±7.13 12.68±11.39* 29.35±3.83 19.99±4.06* D2 54 17.45±6.32 7.78±8.46 21.46±3.13 19.79±2.69
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當其合并出現(xiàn)了抑郁癥的情況后,會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呈現(xiàn)為一定程度的降低,導致患者自身神經(jīng)功能出現(xiàn)紊亂的情況,對患者的疾病情況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出現(xiàn)疾病惡化現(xiàn)象。
針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采用西酞普蘭展開治療后,針對患者的心功能可以成功改善,進而將患者的抑郁程度顯著改善。本次研究對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別治療后,在HAMD評分、hs-CRP水平以及Hcy水平幾方面,D1組顯著優(yōu)于D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效證明應用西酞普蘭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臨床治療藥物采用西酞普蘭,最終在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抑郁癥方面可發(fā)揮顯著療效,顯著將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
[1] 賈 璐,徐 凌,楊 容,等.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障礙的近期療效和安全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2,21(6):23-25.
[2] 林 斌,殷昌仁.西酞普蘭治療心功能不全并發(fā)抑郁的療效觀察[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3,6(3):181-183.
[3] 趙清珍,劉 超,劉 剛,等.西酞普蘭治療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療效觀察[J].新醫(yī)學,2013,7(10):701-704.
本文編輯:劉帥帥
R541
B
ISSN.2095-6681.2016.06.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