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桃
(廣東金融學院 公共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0521)
?
問卷調查法在管理類本科畢業(yè)論文中的運用及提升措施
潘英桃
(廣東金融學院公共管理系,廣東廣州510521)
本文從某高校公共管理專業(yè)近三年來700多篇本科畢業(yè)論文中,篩選出運用了問卷調查法的135篇論文進行分析,歸納出在學生在調查問卷設計、調查過程、數據分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從學校、指導老師、學生等層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大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問卷調查法;管理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管理方面的研究在進行各種社會問題的實證研究時,“數據”是影響文章質量的關鍵因素。而數據的獲得很多情況下需要調查,在眾多的調查方法里,問卷調查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運用得較多。因此,認真歸納和分析目前管理專業(yè)學生論文中使用問卷調查研究方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大學生研究能力、論文質量以至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某高校公共管理專業(yè)最近三年(2013屆-2015屆)共739篇本科畢業(yè)生的學士學位論文進行瀏覽,篩選出運用了問卷調查法的135篇論文進行分析,歸納論文中問卷調查法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管理類學生的課程論文、社會調查以及畢業(yè)論文,越來越重視數據的獲得和運用,進行實證分析。例如許多公共管理的本科畢業(yè)論文就是對當前社會的公共熱點,如養(yǎng)老保障、留守兒童、交通擁堵問題,以及典型的公共事件,如“茂名PX項目事件”“呼格案”等,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也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采取問卷調查法的論文比例逐年增加
筆者通過逐一查閱2013屆、2014屆和2015屆公共管理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的739篇論文,經統(tǒng)計發(fā)現,采取問卷調查的論文比重逐年增加(見表1)。
表1 最近三年采用調查問卷法的畢業(yè)論文比例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問卷調查法的畢業(yè)論文比例從2013屆的8.8%到2015屆的29.2%,幾乎每年成倍增長。究其原因,是管理學科的固有特點和論文的查重壓力。一方面,對于理論性比較強的管理學科,要求本科水平的大學生進行純理論的研究比較困難,指導老師與學生都偏向對社會現象和熱點的調查分析。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畢業(yè)論文都要查重,一般重復率要求低于30%,而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可有效控制重復率。正因如此,調查類論文比重的日益增加,使得研究其特點及存在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2.調查對象從大學生群體逐步趨向社會群體
按調查對象的不同,采取問卷調查法的論文可簡單劃分為兩種,一是調查大學生群體的,如大學生志愿服務、實習實踐,創(chuàng)業(yè)政策等問題,二是調查社會群體的,比如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社區(qū)工作和政府服務等問題。這兩類群體的論文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調查類論文中兩類調查對象所占比例
一般來說,調查大學生群體運作起來相對容易,除了因為調查者本身大學四年有深刻的體會,還因為調查對象相對集中。而且,作為同一群體,調查對象也容易產生價值認同,使得調查更加順利。但從表2的統(tǒng)計數據發(fā)現,調查對象為社會群體的論文比重從2013屆的61.9%上升到2015屆的82.9%,調查對象有從調查大學生群體逐漸偏向社會群體的趨勢,這是一個積極而有意義的現象。因為調查社會群體會讓大學生的觸角伸及社會生活,更利于今后的發(fā)展。
目前,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本科院校調研、考核和評估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是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很多高校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保證和提升了畢業(yè)論文的質量,比如嚴格指導制度、統(tǒng)一規(guī)范論文格式等。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問題,需要不斷地改正。筆者重點通過對設有調查問卷的135篇論文進行瀏覽,主要查看論文中的圖表、附錄(調查問卷)以及含有數據分析的部分,歸納出調查問卷設計、調查過程、數據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調查問卷設計存在的問題
調查問卷的構成一般包括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調查內容和編號三個方面。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主要指被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等,編號是便于分類及統(tǒng)計分析,調查內容則是整個問卷的核心。在對調查內容進行設計時,提什么樣的問題、提多少問題至關重要,因為關系到整個調查問卷是否有用以及調查過程的效率。針對樣本中學生的問卷設計,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問題的內容和選項的設計存在缺陷
首先,部分問題與所寫論文無關聯,問卷題目不貼合主題。很多學生都會存在調查問卷中部分題目的數據沒有在論文中體現,有些題目也偏離了論文的主題,也就是問題對論文沒有作用。
其次,題目的設計有不足。有學生設計的題目指代不明確,造成混亂。比如調查留守兒童的上學情況,題目為“是否有同學中途退學”,但這些“中途退學”的同學不一定是留守兒童,導致不能準確地反映目標對象(留守兒童)的情況。還有,有些選項存在相互包含、模棱兩可的情況,讓受訪者困惑而做出隨意的選擇,白白浪費了調查者與被調查者的精力。
再次,問題數目過多或過少。對于本科論文來說,10-20道題目的數量是相對合適的,因為數目過多會引起被調查者的抵觸厭煩心理,影響效率,浪費人力物力;問題過少則難以真實具體地反映要了解的情況,缺乏分析的數據。在這130多篇涉及問卷調查的畢業(yè)論文中,50%以上的論文的問卷題目在10-20道之間,2014屆的達到80%,總體是符合一般要求的。但其他論文的題目只有5道題或者30多道題,顯然難以達到研究的目的。
(2)調查的樣本數目不足或者不明確
抽樣調查中,要求結果的精確度越大則需要的樣本容量也越大。但隨機抽樣的樣本數量受到資源和時間的限制,部分學生也會因此而導致調查樣本數目不足。每屆調查類論文中都有1-3篇的調查樣本數不足50個,一般來說,隨機抽樣的情況下這個數目是難以說明情況的。另外,個別論文的樣本數不明確,即整篇文章的分析都看不出樣本總數的多少,沒有交代清楚或者作者刻意回避。沒有明確的樣本數量,數據分析就失去了它賴以存在的基礎。
2.調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現場問卷調查,或調查方式交代不清
以本課題調查類畢業(yè)論文為例,問卷調查方式一般有現場問卷調查和網絡問卷調查兩種,部分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將兩種方式結合來運用,也有相當部分同學沒有交代調查方式,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調查類論文中采取問卷調查方式的情況
網絡問卷調查和現場問卷調查這兩種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網絡問卷調查法是一種新興的調查方法,組織簡單,節(jié)省資源,不受時空限制。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fā)展,網上調查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網絡調查的調查對象僅限于網民,而網民只占社會群體的一部分,這樣就影響調查的科學性。根據表3的數據,平均有17.8%的學生采取網上問卷調查法,而且據了解大部分在“問卷星”上進行網上調查,或者直接在校內郵箱發(fā)問卷調查。這必然導致調查對象不確定性、代表性差、難以控制等一系列網絡調查普遍存在的通病。
而現場問卷調查雖然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但可以更直接更清晰地了解被調查者的情況,可以解釋問卷中的選項,以及做出更深入的調查以彌補最初問卷設計的不足。本科畢業(yè)生在現場調查過程中可以更加貼近現實,更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因此,現場調查應該是受到支持和鼓勵的。
另外,根據表3的數據可計算得出,共約31.1%的學生沒有交代調查方式,對于調查類論文來說這是不完整的。
(2)受訪對象選取錯誤或者過于片面
受訪對象必須是所調查問題的直接或間接關系人,并且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和權衡到多方面有利益聯系的人。例如有學生調查義務教育階段“借讀費”問題時,隨機抽取的調查對象都是學校的初中、小學學生,但很多小學生對所提的問題都不清楚的,比如家庭人均收入、借讀政策、經費籌集、教育財政支出和公共服務體系等,這都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范圍。
另外,調查對象選取范圍狹窄,容易以偏概全。比如調查大學生的實習情況,“大學生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而受訪的學生都是沒有實習單位的,導致結論過于主觀和片面。
3.數據分析存在的缺陷
在數據分析階段,應選取適當的分析方法,充分利用題目所包含的信息,以求得到更有價值的結論。筆者根據查看學生調查類論文的情況,發(fā)現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數據分析方法簡單,重描述輕解釋,缺乏交叉分析
很多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僅僅對數據進行描述,沒有探究其形成原因或者影響,很多有用數據也沒有被充分利用。例如有學生的問卷有25道題目,但論文全篇只有一個圖表,基本上浪費了前期的調查。
另外,題目與題目之間的聯系沒有被挖掘,也就是缺乏數據的交叉分析。交叉分析是從交叉、立體的角度出發(fā),由淺入深的一種較全面充分的分析方法。比如在實際寫作中忽略了一些變量(如性別、年級、專業(yè)、是否學生干部)對問卷中其他變量的影響,缺乏相關分析、衍生變量分析,這就很可能導致論文關鍵數據的缺失。上文提到部分學生用“問卷星”這一調查平臺,其系統(tǒng)是可以生成交叉分析圖表的,但是很多學生看不懂這些圖表,不能理解交叉分析對論文寫作的意義。
(2)數據分析錯誤
即在分析的過程中對所得數據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調查老年人的情況,問卷題目是“平時的最大支出項目是什么”,其中82%的老人選取了“生活開支”選項,其他的老人則選“醫(yī)療”或者“娛樂”等選項,但學生在分析論證時表述為“老人花在生活開支的比重為82%”,明顯是數據分析的錯誤,數據不能說明該問題。
(3)數據矛盾
就是上下文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互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出現數據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題目設計存在缺陷,被調查者理解有偏差,也可能是統(tǒng)計過程中出錯。
很多高校都很看重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在一些管理類專業(yè)課程上任課老師都會提及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及寫作等方面的知識,還有在畢業(yè)論文撰寫前期舉辦專門的講座,傳授論文寫作的知識及注意事項,這些對提高同學們的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針對調查類的論文卻缺乏專項的輔導。筆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提供以下的建議:
1.整合教學資源,舉辦專項培訓
“如果掌握了科學的方法,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智慧,而且還可以指導他們去尋求所需要的知識,甚至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1]?!?對即將要撰寫調查類論文的學生,有必要進行專門的培訓,以求掌握科學的調查和分析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訓的內容可以包括問卷設計、調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人身安全、調查對象的選取、調查技巧)、數據收集與整理、統(tǒng)計軟件知識(如SAS、SPSS的運用)、格式規(guī)范等。培訓的教師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老師擔任。
其中,調查問卷的設計是根基,調查問卷設計的缺陷會影響整個論文的質量,故培訓時應該強調,問題的設計應該是根據調查目的和要求,針對不同調查對象在措辭和言語上應該更貼近該群體,有邏輯性并且易于理解。另外,數據分析方面的知識對管理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弱項,通過培訓講解,使學生的調查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2.完善論文指導制度,加強指導和審批力度
畢業(yè)論文指導老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論文寫作情況,包括初期的調查問卷設計,期中的調查過程,以及期末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都應該把好關。首先是調查方式的選取,現場調查與網絡調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研究決定。其次,指導老師在學生調查的過程中要了解進度,及時解決學生面臨的困惑,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一些輔助。在數據統(tǒng)計分析階段,除了剔除一些統(tǒng)計錯誤,還需要指導學生發(fā)現核心關鍵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助力論文的完成。
3.加大經費投入,擴大對外交流
問卷調查花費學生更多的精力,特別是現場問卷調查法,對素不相識的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很難,而適當的物質刺激或后續(xù)措施會有所助益[2]。
首先,學校或者系部可以對進行調查類論文的學生進行一定的資助或者補貼。
畢業(yè)論文的經費投入主要是教師的指導、答辯的工作量,而對學生的投入則是少之又少。前文已提及問卷調查的優(yōu)勢,因此應該特別鼓勵學生能夠結合調查來撰寫論文。但很多被調查的對象會認為這種調查對自身的利益沒什么關系,物質激勵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而物質獎勵需要費用,作為還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這也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學校的補助顯得尤其重要,當然,補貼的標準要看財政情況,并且經過一系列的論證建立相關監(jiān)督制度,免得補貼被冒領或者落不到實處。
其次,加強系部的校外交流,建立更多的實踐基地,爭取更多的合作企業(yè)。
一方面調研對象是高層管理者或者機構,物質刺激的效果就會受限,這時系部與企業(yè)或機構的長期合作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可以從系部層面進行成果共享、免費咨詢或培訓等方面的合作,使得學生進行類此調查時有更多的調查對象可以選擇。
綜上,作為獲取一手數據的重要方式,問卷調查法在管理類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撰寫過程中越來越受重視。高校需要在規(guī)范制度建設、經費投入、學生培訓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與資助,以解決在調查類論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調查問卷設計、調查過程缺陷和數據分析錯誤及不足等方面的問題,以期提高大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質量和研究能力。
(責任編輯:王金明)
[1]劉道玉.論大學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5-9.
[2]井潤田,高遐,柳銀軍.國內問卷調查研究方法的綜述——現狀與建議[J].管理學家,2008,14(1):53-57.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Measure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 the Management Class Graduation Thesis
PAN Ying-ta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 Chin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the main way to study the source of data. This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write of the management class graduation thesis and the proportion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 this essay, based on more than 700 undergraduate thesis on a university in recent three years,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survey process and data analysis.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chool, the department and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level of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Management major;graduation thesis
G642.0
A
1671-9719(2016)9-0057-03
潘英桃(1982-),女,廣東清遠人,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公共事業(yè)管理。
2016-05-20
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