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悅
摘 要:小品是極美的一種書法形式,它總讓人感覺有格調(diào),不浮躁。在這當今浮躁的社會中,能寫得雅致的書法小品,是不容易的。它就像嬌聲軟語江南女子,偶爾也透著一絲女漢子的氣勢,柔軟卻不軟弱,精彩卻不過分張揚,它的美有歷史的沉淀,也有時代的更新。
關(guān)鍵詞:小品;雅致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263-01
小品,顧名思義,指的是小幅式的、內(nèi)容相對較少、而又有雅致品位的書法作品。如果沒有“小”或者沒有“品”的書法作品都不能稱之為小品。其實書法小品是中國書法最原始的形式,從魏晉時期一直到明代,因為造紙術(shù)和書法的實用性的原因,大幅的大幅式的作品很少,因為紙張和毛筆的限制,很多作品都只能用非常小的字、非常小的紙張來書寫。王羲之的作品大多都是小小的,手札手絹之類的形式。到了明代中后期的王鐸、傅山等人才慢慢開拓了大幅式書法作品的空間。因為紙張的限制,很多“卷軸”、“冊頁”都是用囂張的紙拼接在一起的。一小張一小張的,就是書法小品了。
書法小品有很多的特點,也是其獨有的優(yōu)點:
一、方便收藏和懸掛
大幅作品需要較大的空間,因其氣勢龐大,還應(yīng)在作品上下左右的墻面適當留空,否則顯得非常擁擠。而小品則不需要非常大的空間,小小的一面墻,掛上一幅小品,燃上一炷香,喝著茶,品著書法,別有一番風味。因著其相對小,不需要掛在高處,方便人細細賞讀。
二、具有優(yōu)雅、別致的風味
讓人看了感受到寧靜平和,猶如呢噥的江南小調(diào),不過分張揚,卻在這飛一般發(fā)展的社會中遺世獨立。而看大幅作品那種大軍壓境的氣勢,喧囂的感覺,讓人看了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
三、花樣繁多,形制各異
小品作品可以是方形、圓形、扇形等等各種形式,紙張可以用生宣、熟宣、粉箋等等的材質(zhì),這就為書法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非常多的靈感,讓小品作品非常精致細膩。雖然大幅作品也可以用很多材質(zhì),可是紙張的形狀多是長方形,講究氣勢澎湃綿延不絕,像個戍守邊關(guān)的鐵錚錚的漢子;而小品作品就像那美麗的女子,裙擺上花朵紛飛,猶如謫仙一般。
優(yōu)秀的小品作品就像那打太極拳一樣,借力使力,見好就收,不過分張揚,卻令人無法忽視。現(xiàn)代藝術(shù)的發(fā)展,融入了我們生活中,小品書法不像那些掛在辦公室的“馬到成功”“天道酬勤”“見賢思齊”那樣略顯浮躁,它更適合在安靜的茶室、起居間里,在冒著茶香的熱氣中氤氳著寧靜祥和的氣息。
不過要說它是純粹的柔也是不可以的。小品書法中處處蘊含著張力,若只書寫一個字的小幅作品,字必然是不小,本應(yīng)該氣勢十足,可放在小小的紙張中,讓原本鋒利的刀刃插進了刀鞘,仍有寒光卻不會傷人,即使是許多字組成的篇章中,仍可表現(xiàn)其張力。古時候的人寫書法都是在較小的紙張上寫的,到現(xiàn)在放大了仍然可以看到其非常的精致,但導(dǎo)致了很多人以為書法就是那么大字,那只是方便閱讀臨摹。現(xiàn)代人普遍喜歡書寫大字,動輒六尺八尺,夸張的更是連展廳都放不下了,而在大字的追求上更是如此,巨大的紙張上僅書寫幾個字,實在是不夠精致。在巨大的展廳里,看似大幅作品比較能抓眼球,但畢竟失其精致感,若整個展廳都是這樣的大幅作品,會讓觀賞者心情躁動,無法平靜,很多人都是走馬觀花,拍拍照,看幾眼就出來了。
小品書法的好處就是能靜人心,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雅致的氛圍讓欣賞者能夠靜下心來慢慢欣賞,充分發(fā)揮它的美,現(xiàn)代人普遍心情浮躁,生活節(jié)奏快,若能時時欣賞美麗的小品,不僅能陶冶情操,也能撫慰一下躁動的靈魂。
要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書法小品不僅要有很扎實的筆頭功夫,還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小品內(nèi)容的選擇也是很有意義的,寫些“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或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十分符合小品的風味,若依著書家自身濃厚的文化底蘊來創(chuàng)作小品,讓書法小品透著濃厚的文人氣息,則更是上品。在當今展覽盛行、比賽盛行的年代,我們更應(yīng)該堅持對古、對質(zhì)的追求,流于俗風是很容易入展得獎的,但是對于一個書法家來講卻是蒼白無力的。靜下心來在書齋中寫寫小品,有助于書家對古風的重拾,追摹古人的氣息。只會寫大字、大幅作品的書家不能真正稱之為一個書家,雖然王鐸的作品篇幅很大,可是他的小楷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jié)體欹正莫測,點畫錯綜復(fù)雜,線條枯實互應(yīng)。他能夠博古通今,創(chuàng)造新風而不被其拘束。
現(xiàn)代的書法很多都講求速成,所以許多老師都教授學(xué)生寫大字,讓學(xué)生在短時間內(nèi)能夠創(chuàng)作出相對完整的作品,而小品形式的作品難以速成,其高雅的格調(diào)也不是那么容易速成的。我們在欣賞其美的同時,不要忽視其濃厚的文化底蘊,也不要執(zhí)著于花樣翻新,優(yōu)雅自然、古樸天成才是小品最重要的元素。當我們追摹古人小品作品時,更應(yīng)該靜下心來感同身受,意與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