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注定講深入各種領域。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學的需要。在課程中整合信息技術,讓課堂知識濃縮性更強,信息量更大,更富有形象性和生動性。本文主要闡述高職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中采取的辦法和存在的誤區(qū),給廣大高職英語老師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
一、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現狀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環(huán)境下如何進行英語教育教學改革是一個新的切入點。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是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計算機課件設計大量的生動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把它們作為引發(fā)學生想象力和自由聯(lián)想的素材。這樣做,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求索知識;另一方面強化形象思維,形成優(yōu)化的內部心理,同時與優(yōu)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認知。
二、開展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的途徑與方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如果創(chuàng)設了課堂教學的良好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那么,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認真地看,細心地體驗,爭取盡情地說。由此可見,恰當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
(二)積極開展基于互聯(lián)網的網絡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知識是海量的,僅靠教師把知識處理好,再傳授給學生是不夠的,也遠遠不能適應新的教育形式發(fā)展。我們借助互聯(lián)網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知識,教導學生參與教學,組織學生利用基于互聯(lián)網的智能說話訓練系統(tǒng)練習英語,通過教會學生使用互聯(lián)網上的英語教學網站,拓展學生學習的領域。英語教學網站里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貴史料,只要知道了它的網址,就一定可以隨時訪問,獲取資料。
三、實施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原則
(一)分層啟發(fā)性原則
在高職英語新課程教學中,針對各層次的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提出基本、較高、發(fā)展特長等幾個層次的學習目標,提供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策略,使每個學生能得到充分發(fā)展,進行有效成功的學習。
(二)開放自主原則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與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的顯著區(qū)別之一,就是可以向學生提供多樣的、多元的學習資源,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使英語學習內容更具有開放性。
四、探索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教學模式
(一)交互式學習模式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輔以計算機的幫助自主參與,學生個體和小組跟著計算機屏幕出現的問題操作、思考、討論,教師要觀察其進程,了解其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解答,對有共性的問題組織全班討論或講解。
(二)網絡教學模式
學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實現資源共享、協(xié)作學習,可在自己的計算機前接受講師講授;也可與教師進行信息交流,提出問題,接受指導;還可以通過網絡訪問相關網站、搜集信息、處理信息。
五、建立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教學資源庫
(一)電子教案資源庫
電子教案就是將原來紙質載體的教案輸入到電腦中,并以Word文件格式保存。這種基于高職教育教學理念設計的電子教案是覆蓋全部教材章節(jié)的系統(tǒng)化教案資源。教案的設計力爭最大限度地體現高職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我們要求開學初每位教師按照備課的分工,上網精心收集資料、教案,按照學校教務處的要求,不斷修訂完善,開學初匯總共享。在新學期教學中,各位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需要,補充知識點,突出疑難點,抓住重點,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通過用好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節(jié)約了備課時間、備課紙張,精簡了備課程序,為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可永久保存的珍貴資料。
(二)電子學案資源庫
在落實背寫電子教案的同時,我們推進備寫學案、用好學案的實驗。每個學案的欄目主要設備為課程標準、知識梳理、合作探究、自主測試、學習后記等欄目,采取目標導學、自主探究和學習反思相結合的形式,通過電子分工備寫、網絡合作共享,最大限度地統(tǒng)一了教學進度,消除了教師之間的差距,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六、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研究的未來方向
未來我們需要在以下3個方面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一)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是提高整合課實效的關鍵
只要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提高了,教師才能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依據高職英語教育教學的心理學原則,以及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的基本目標,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使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并透過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和反思,不斷改進教學實踐,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今后我們要開展英語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為提高科學整合能力奠定基礎。
(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是提高整合課實效的重要因素
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因地域、個人成長環(huán)境、個人學習基礎的原因存在較大的差異,直接影響到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效果。因此,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也至關重要。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高,課堂學習效率就高。
(三)實現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為提高學科整合能力奠定基礎
要加強英語教師與電教計算機等教師的合作,充分發(fā)揮校園網、學校微機室、一體機的功能,是提高整合課水平的必要條件。要進一步發(fā)揮課件公關小組的作用,在班級一體化、學校主控室安裝教學軟件,下載電子書等,以優(yōu)質的資源、優(yōu)質的教師服務,發(fā)揮群體的合作功能。要積極開展學習交流,可減少重復實踐,提高整合實踐的水平。
項目基金:本文系省級一般課題“幼師英語趣味包——幼師英語趣味教學資源網絡共享平臺的搭建與運用”(項目編號:EIJYB2015-094)的階段性最終成果。
作者簡介:黃飛強,男,湖北荊州人,1985年9月出生,現任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董麗揚.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