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興
摘要:科學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探究,不僅僅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教學途徑,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一起探究的過程的同時,更要重視在課堂探究中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踏上科學探究之路。
關(guān)鍵詞:引導;問題;科學探究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那小學生應具備怎樣的科學素養(yǎng)呢?《科學課程標準》是這樣界定的:科學素養(yǎng)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我們的科學課是由一個個的探究活動所組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安排好各種相關(guān)情景與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個“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這些活動滿足學生探究欲;獲得身邊世界的理解;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態(tài)度,初步習得科學方法;獲得對科學探究本身及科學本質(zhì)的理解等這些科學探究學習重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都是現(xiàn)階段學生所要掌握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就要重視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沒有有效地培養(yǎng)起來,這個探究活動也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所以說,有效的科學素養(yǎng)是有效探究的基石,那么怎樣做到在探究過程中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呢?
一、創(chuàng)設精彩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是十分重要?!蹦敲?,教師創(chuàng)設的實驗教學情境要迅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性,促進學生思考。教師在導入新的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句話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撥動學生思維之弦,激起積極思維的層層浪花,為實驗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對某件事物產(chǎn)生興趣并長時間關(guān)注之前,可以稱之為好奇心,而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強烈好奇心,便是他們踏上科學探究之路的原動力。孩子們在這個神秘的大千世界里,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如何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去發(fā)現(xiàn)我們的探究活動中所需要研究的問題,從而開始他們的探究之旅呢?
我認為發(fā)現(xiàn)問題,需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教師就要善于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習引導的情境。教室里的氣氛是由教師對孩子們的感覺和對學習過程的感覺決定的。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采用各種適當?shù)姆绞?,給他們以精神上的鼓勵,使學生引導熱情更加高漲。要包容和允許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鼓勵學生間開展真正的對話和辯論,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輕松地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課例:《制作太陽能熱水器》一課,教師先給學生觀看一些太陽能熱水器的圖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交流看到了什么,這時很多學生就喊“太陽能”,這時教師一看怎么把太陽能熱水器都說成了太陽能了,連忙解釋這些是太陽能熱水器,而不是太陽能,太陽能是指太陽的能量,包括光能和熱能……繞來繞去解釋了五分多鐘,原先良好的情景氛圍也被破壞,接下來就又要重新想辦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這樣太浪費時間,老師也太累了。其實當學生說“太陽能”的時候是無心的,他們想表達的也是太陽能熱水器,這時教師只要巧妙的應用老師的引導藝術(shù),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微笑著反問一句“這些是太陽能?”學生其實就能意識到講錯了,還能及時的糾正,不用花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解釋來解釋去。因此我認為在學生進行充分的研究活動之前,必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引導時間,創(chuàng)設適時的情景吸引學生們的探究欲望,并能把握合適的探究方式,這樣才能體現(xiàn)探究活動的目的。學生在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qū)使下,在教師看似不經(jīng)意的情景創(chuàng)設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邁出了踏上科學探究之路的第一步。
二、發(fā)揮教師的引領(lǐng)作用、引導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難,在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中應驗了這句話,當然前提是問題要由學生提出,探究的問題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當產(chǎn)生問題的情景創(chuàng)設好之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問題,那么學生敢不敢把自己所想到問題都提出來?能不能提出值得探究的、能夠探究的問題?這又要我們費一番心思,一般來說,學生在剛開始進行探究活動時,只要老師提示“有什么問題想研究?”學生都會提出許多的問題,認為提出的越多越好,本來也是,學生有許多的疑問都想一下子弄明白。
這時,教師要注意,在學生提的問題中,有許多的淺顯、幼稚、偏題甚至不是問題的問題,例如:空氣有沒有味道,空氣為什么我們看不到,液體為什么會流動,熱量為什么喜歡跑來跑去、為什么會有熱漲冷縮的現(xiàn)象,水能作為燃料使汽車行駛嗎等等。由此課件孩子們本來都是敢于提出問題的,他們的思維非常開闊,想象力天馬行空。他們在科學課的學習中,大多以探究活動為主,學生有極大的熱情,敢于提出問題。但同時應該看到,沒有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就沒有真正的科學探究活動,在學習科學的低段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很多是雜亂無章的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沒有多少的關(guān)聯(lián),這就需要我們指導學生從敢于提問題上升到會提問題,這是教師就該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lǐng)作用,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所提出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歸納、篩選。在這個過程中,哪些問題是能馬上解釋就明白的,一般用生生互動的形式;哪些問題是在學校的條件下能探究的,一般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就可以了。同時教師自己要清楚的認識這堂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也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巧妙的引導,幫助學生研究那些有價值、現(xiàn)有條件下能研究的問題、促進科學探究的有效展開。
三、教師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敢于研究問題
當討論出探究的問題后,就要開始做研究的準備,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準備階段時,學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如:器材的短缺,場地的不適應,導致他們馬馬虎虎,應付了事,這時我們就要幫助學生樹立不怕困難、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如:《鹽到那里去了》一課,在“攪拌能否加快鹽的溶解”的對比實驗中,有許多變量需要控制,如:水溫、水量、鹽的多少與形狀、是否攪拌、攪拌的速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溶解的快慢。四年級的學生還不會熟練的運用這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很難全面把握,探究問題是難免有應付的成分,為了實驗而實驗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實驗了,這樣這個探究活動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交流方案設計,并多討論如:為什么水要一樣多,為什么水溫要一樣?通過交流點撥既能讓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時也減少了變量,還能讓學生更明白問題的研究方向,最終幫助學生樹立不怕困難、勇與探究的科學精神。
四、注重探究活動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善于解決問題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探究是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這時就要求我們科學老師注重探究活動的方式方法的指導,那如何有效地指導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活動呢,我認為作為一名課堂的引導者,首先自己就要注重對教材的理解,要對教材進一步消化吸收,然后在指導學生就行探究活動,在創(chuàng)設好情境后,教師的示范指導作用也很重要,在整個探究過程中,不光光看他們?nèi)プ鼍托辛?,還要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活動的指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同時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是探究活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要精心指導,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于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正確方法。糖加熱后會怎么樣?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可先讓學生從他們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做出猜測,教師的指導作用要隨時隨刻地體現(xiàn)出來,其實在教授時老師先示范幾遍怎么使用酒精燈,如何點火、滅火。然后再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要鼓勵他們動手的同時時刻關(guān)注他們的使用狀況,及時指導他們的探究方法,有問題多想想,多問問,多討論,注重與學生一起探究,這時候教師就要做到一名參謀的作用,具體怎么做還是要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整個探究活動的過程。同時就能把生拗的科學概念知識自然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內(nèi)在的需要,下次遇到類似的活動就有經(jīng)驗可以借鑒,最終能主動地完成探究活動。這樣的探究活動才能真正起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科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2] 韋鈺主編.《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3] 張聞諸.《傾聽的訓練方式》[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