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今年暑期檔,屏幕被清一色的玄幻、仙俠題材等大IP改編的電視劇占滿,直面中學生留學熱,并同時聚焦親子、教育、民生各類熱門社會話題的《小別離》算得上一股清流。近年來,最能反映當下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總量減少,去年的《虎媽貓爸》算得上是此類型題材中的翹楚,所以《小別離》自立項以來便頗受關注。在通訊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很多話語反而不能直白地說出口,可能是通過別扭的方式表現(xiàn),也可能深埋在心底?!缎e離》體現(xiàn)了父母與子女,尤其是青春期孩子之間的微妙關系,劇中人物在經歷了矛盾沖突和痛苦的過程后,最終回歸親情的溫暖。該劇與觀眾共同探討如何表達親情、如何恰到好處地做好家庭職責。該劇生動譜寫了一出當下城市生活的眾生相,在全民關注的社會話題上直指人心。
聚焦親子關系 激烈沖突引爭議
黃磊和海清組CP,搭配張子楓,三人之間有不少有哭有笑的精彩戲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處事態(tài)度,令這對人人艷羨的夫妻矛盾重重。吳佳妮(朱媛媛飾)、金志明(韓青飾)組成的工薪家庭戲劇沖突明顯,出國留學給這個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財務和心理負擔,他們與女兒琴琴(趙今麥飾)上演的故事令人潸然淚下。張亮忠 (汪俊飾)、蒂娜(陳小紜飾)組成土豪之家,將離異家庭、繼母與繼子的微妙關系表現(xiàn)得真實感人。三組家庭分別來自不同群體,卻在面對孩子青春期成長時,上演了相似的喜怒哀樂。
TFBOYS作為少年偶像的人氣不用說,首度在影視劇中“合體”的三小只,在演技方面也受到導演汪俊的大力稱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TFBOYS在劇中可謂本色出演,王俊凱飾演的“李想”是張子楓的學長,劇中不僅兩位小演員一起共譜青春樂章,三位志同道合的“理想”型學長也因為成立組合“炫世紀”,有一段青春追夢之旅。更為難得的是,三人品學兼優(yōu),是學校里的風云人物??梢姂蚶飸蛲?,三人都是學業(yè)、愛好共同發(fā)展的典范。
陳數、王姬、鄔君梅、高明、江語晨等加盟出演,也令劇集增色不少。該劇的“老戲骨”+“新晉童星”搭檔模式,陣容頗為強大,他們將一起演繹一段人生中最重要的小別離,并在開學季之前獻上一部直面現(xiàn)實、直戳人心的全民話題劇。
探討留學低齡化 直指社會現(xiàn)實
根據2016最新數據統(tǒng)計,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突破50萬,中學生留學人數占13.76%,9成以上為自費留學。中學生留學需要支付昂貴的學習、生活費用,這為眾多家庭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小留學生也會面臨與父母離別的巨大心理挑戰(zhàn)。這些,構成了《小別離》故事的緣起。
《小別離》原作者、資深媒體人魯引弓,也是一名將女兒送出國留學的家長,對個中酸甜苦辣深有體會。這部作品既飽含了他的親身經歷,也是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與反問。
劇中不同經濟條件的三組家庭,是當今中國社會無數個家庭的縮影。雖然境遇不同,但他們都要面對孩子教育、職場競爭、親子關系等多重壓力。黃磊與海清出演的酷媽奶爸,在面對女兒的教育問題上像中國無數家長一樣操碎了心,再加上工作壓力,兩個人之間也從相敬如賓到漸生分歧。
同樣,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們,卻要面對國內升學還是出國留學的人生重要抉擇。劇中小演員們正值微妙的青春期,面對的不只是升學壓力,他們的生活日常也是每個人都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的,劇中“業(yè)余愛好是不是浪費時間”、“叛逆青春期是否沖撞過父母”等話題,勢必能引發(fā)各年齡段觀眾的強烈共鳴和深度思考。
專訪導演汪俊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只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Q:當初接到《小別離》劇本時,它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兒?
A:《小別離》是一部聚焦親子關系、教育話題的劇,這也正是它吸引我的原因。曾幾何時,送孩子出國深造,還只是少數人的“專利”。但是放眼現(xiàn)在,不光是有錢人,很多的中產階級,甚至是草根階層也在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出去。劇中的三組家庭,便是對這一客觀現(xiàn)實的寫照。
Q:你在劇中飾演的“土豪”張亮忠,這個人物具有怎樣的特質?
A:這個人物最主要的標簽就是“有錢”。對孩子大手大腳,能夠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求,卻從來沒有看過孩子的作業(yè)本,沒有去給孩子開過家長會。雖然是個“土豪”,但在教育兒子時也會無奈且生氣地怒吼:“江山讓給你!”可見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Q:這部劇的領銜主演是黃磊和海清,你和黃磊合作過多次,海清也是人氣很高的演員,你怎樣評價兩位的演技?
A:我和黃磊是“老夫老妻”了,他對我的幫助很大,在這部劇中也貢獻了很多。幫著改劇本,我記得有一場戲是他對小孩子發(fā)火,不得不說,黃磊的爆發(fā)力很強。和海清是第一次合作,但有時候真的覺得站在監(jiān)視器前就會愛上她,因為她的表演能力非常到位,而且她的鏡頭感極強。
Q:《小別離》邀請到了國內人氣少年組合TFBOYS,三小只的加盟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你如何看待他們在劇中的表現(xiàn)?
A:邀請三小只不完全是出于市場的考慮,王俊凱飾演的李想真的是“理想型”學長,他與王源、易烊千璽三人一起組建了樂隊,謙和有禮,有自己的追求和堅持。這三個角色并不是專門為他們設立的,在原著中就有,他們學習好、喜歡唱歌,算得上是本色出演。從一開始的青澀到后來的游刃有余,進步空間很大。
Q:您拍過很多的電視劇,你是如何把關一部電視劇的商業(yè)性與藝術性?
A:首先,一個導演很多時候要丟掉自己的個人趣味,你是拍攝給大眾看的,而不是純粹按照個人思路想怎么導就怎么導。有的導演自己爽,爽完卻沒有人找你拍戲了。我覺得導演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底線。你別拍太做作、太狗血的東西,不要越過底線。每個導演都有自己擅長的題材,我拍攝現(xiàn)實主義題材比較多,但我也擅長拍攝諜戰(zhàn)劇,還會陸續(xù)推出一些年偶、古偶、時偶,不管何種劇目,都要有自己堅持的底線。
2016年網絡劇的發(fā)展迎來了全新的階段,網生內容的量在各個平臺繼續(xù)呈上漲的趨勢已經是一個必然,所有的視頻網站都在利用獨有的自制內容強化自己的品牌競爭力。自今年6月起,搜狐視頻推出了一系列差異化定位的作品。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高級總監(jiān)馬可表示,能否在BAT搶占大IP的擠壓下,做出亮點去突圍,是搜狐視頻主要在考慮的事情。
“大IP可能永遠會是觀眾欲求不滿的一個選題,你花了幾千萬元買了個大IP,其實就像買了個廣告一樣,所有人都在關注你,你不用去做廣告,別人就會天天問誰來演,什么時候拍出來,什么時候播,世界上有的是人操心。但是盛名之下,未來受到的檢閱的壓力也很大,大IP給大家?guī)淼睦_其實很多,因為有的時候社會資源不具備,專業(yè)人才不足,提供不了那么多的解決方案。我們可能作為一個非BAT的平臺沒有去購買大IP,但在自制上還在走著一條跟以前一樣的自生IP的道路?!?/p>
IP最大的意義是在于它應該覆蓋全產業(yè)鏈,并且有延續(xù)性,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星戰(zhàn)》系列,只有系列的可延續(xù)性才能形成長時間的粉絲群疊加。馬可表示,在現(xiàn)在的資源下搜狐視頻的網劇希望能做到這幾點:首先它在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對這個行業(yè)來講它有標桿和旗幟意義;其次從商業(yè)化程度上或者說作品的時間生命力上來講,它是可回歸有延續(xù)性的。“我們盡量努力去做到這些。我們也特別希望拍出來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跟客戶說,我們又拓展了一個新的類型。你要想跟我們合作做這個類型,你看看你能不能做到我們已經做到的那些?!?/p>
粉紅系偶像劇《親愛的公主病》與“沒有女主角的”《刺客列傳》做的就是這樣一種嘗試。目前已經上線播出的兩部劇都有著良好的口碑,《親愛的公主病》拿到了微博視頻指數純網熱播劇微博視頻排行榜第一名。馬可認為,網劇利用題材的創(chuàng)新覆蓋一定的受眾圈層,同時也要進行“破壁”。
“從市場上來看,一個優(yōu)秀的內容確實能破壁,突破平臺影響力的壁,突破不同地域觀眾的壁。還有可能要解決的問題是代際這個東西,中國人特別愛給別人加標簽,你是00后,你就看00后的東西,90后就看90后的東西,但如果說好的內容能夠破壁那也非常好,我覺得《親愛的公主病》可能就有點這樣的趨勢,你看起來它是一個偶像劇,但是我身邊的老阿姨都很喜歡看,因為她們覺得這部劇能帶給她們初戀一般的幻想。只有全方位的破壁,你的內容覆蓋的用戶才會越廣越多,價值才更大,也會在泛娛樂方面有更多的商業(yè)價值,比如周邊產品。不管是你賣面膜,賣鞋子包包,賣游戲,都會比較容易賣出去。第二季回歸的可能性也會更大?!?/p>
專訪馬可 做自己的事,為用戶服務
Q:在你看來,一部優(yōu)秀的網絡劇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
A:一部優(yōu)秀的成功的網絡劇,我覺得從內容上來講,它應該是有創(chuàng)新的,從結果來講,它能夠成為行業(yè)的一個標桿,然后從未來來講,它是有延續(xù)性的。比如說《親愛的公主病》,剛剛首周更新,這個劇我們想把它做成今年偶像劇的一個標桿,因為大陸其實一直都沒有自己偶像劇的一個標桿,提起偶像劇我們就會想到曾經的臺劇、韓劇甚至是日劇。我們這部劇也是一個全亞洲的陣容,比如說由泰國的演員Mike擔當主演,還有一些臺灣的導演,音樂是韓國團隊制作的,雖然我們配備了一個全亞洲優(yōu)質的偶像劇制作班底,但這部劇是為中國的網友打造的,它是一個沒有太多地域性的華語的偶像劇,文化對接完成得比較好。還有已經上線的一部劇,叫《刺客列傳》,它是集結了大概十個男主演,主要講了一個王子復仇記的故事,這部戲雖然沒有很貴的演員與特效,但是它的劇本是很不錯的。很多網友覺得這部劇一個最大的賣點是沒有女主角,全都是男演員,大家看看就知道了。我覺得其實現(xiàn)在網絡主要服務的是更年輕的觀眾,20~30歲的才是主流的觀眾群。大家都在用盡全力地去摸索想知道年輕人到底喜歡什么,雖然現(xiàn)在網劇的制作有一些年輕人參與,但總體來說還是相對比較成熟的制作人在給更年輕的用戶服務,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就非常重要。
Q:你是怎樣看待網生代受眾群的呢?
A:網生代的受眾群,如果單純從內容角度來講,做網劇的話還是先保女性爭取男性。網大的話可能男性用戶會多一些。網絡綜藝我覺得一半一半,其實不同的網生內容即便它覆蓋同樣的一個群體,它覆蓋的男女比例也不太一樣。女性喜歡戲劇,就是我們經常講drama queen嘛,她們喜歡幻想,喜歡這種戲劇化的東西,所以你講一個故事她天然地愛聽。在全球范圍內不管是哪個國家,看電視劇的主體都是女性,所以在網絡上也一樣。
Q:版權劇與自制劇在整個平臺的比重是如何的呢?
A:這個比重是不太可控的,我們每年國產劇大概播放量有100多部,這是跟著衛(wèi)視走的,基本上會覆蓋一些主流衛(wèi)視的黃金檔和它的一些周播劇場,不光是我們,其他的視頻網站基本上也是在150部以內,就電視臺播的我們來買。自制劇方面,我們今年長劇可能會有10部左右,喜劇大概是3部左右,然后還有一些綜藝。這個沒有辦法看比重,因為好多網劇它的時長等等都不太一樣。但是我覺得未來網劇的量或者說網生內容的量在各個平臺都是一個上漲的趨勢。
Q:關于孵化IP,搜狐視頻的思路是怎么樣的?
A:首先在選擇IP的時候,要看有沒有創(chuàng)新,其次是現(xiàn)有的社會資源能不能駕馭,然后在打造的過程中我們會精心控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得它在每一季都能夠取得成功,這樣才會有下一季。我們的《屌絲男士》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過來的,然后才有了《煎餅俠》這部電影。其他的,比如說馬上要開發(fā)的《無心法師2》,我們也是一步步做起來的。我覺得所謂的孵化IP,只有概念沒有任何意義,你挑選的這個內容本身要有娛樂的內核,能夠吸引一個圈層或更廣義圈層的用戶,具有這樣的質素的同時你要看現(xiàn)在的社會資源能不能完成,有很多書大家沒法拍,是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資源還不具備,你現(xiàn)在還拍不出來,那就先不要去碰了。當我們能夠掌握足夠的社會資源去完成它的時候,我們還要控制每一個產品線,每一個節(jié)點,這就像我們對我們的制片人的要求就是每一個制片人都是每一個項目的產品經理,從產品出生到最后結束播完了,然后從一季到第二季,包括周邊產品什么的,你都要做產品質量的控制、渠道的控制。這樣你的IP就是不只孵出來了,你還把它扶了上來,讓它有發(fā)展。《煎餅俠》就讓大家看到了,當時誰都不確知一個情景喜劇拍電影成不成,但它就變成了一個黑馬,11個多億的票房。我們做事一般不太會拋出一個高概念或者說宣布一個偉大的戰(zhàn)略,其實做作品還是需要潛下心來用匠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