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校氛圍與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關系: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

    2016-10-21 09:14:06張金健
    心理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調(diào)節(jié)效應問卷

    張金健

    (中國礦業(yè)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徐州 221116)

    學校氛圍與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關系: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

    張金健

    (中國礦業(yè)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徐州 221116)

    采用學校氛圍問卷、學校依戀問卷、自我控制問卷和技術成癮問卷對446名大學生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學校氛圍是影響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重要因素;(2)學校依戀對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的關系具有部分中介效應;(3)學校依戀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控制的調(diào)節(jié);相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低的大學生,間接效應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更顯著;學校氛圍對技術成癮的影響是一種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過程。

    學校氛圍;技術成癮;學校依戀;自我控制;大學生

    1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fā)展,技術已經(jīng)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1]。然而人們在享受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技術的負面作用也開始顯現(xiàn),其中最常見的是慢性的技術成癮。技術成癮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行為成癮,強調(diào)過度的人與技術的相互作用,在本質(zhì)上是非化學的[2]。網(wǎng)絡成癮、手機依賴和電子游戲成癮是技術成癮的主要形式[3]。技術成癮對大學生身心健康[4]、學業(yè)發(fā)展[5]等方面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有必要探討大學生技術成癮的作用機制,為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預防與干預提供客觀依據(jù)。

    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技術成癮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比較少[6],對網(wǎng)絡成癮的研究比較多[7],近些年又開始轉(zhuǎn)向手機依賴的研究[8]。網(wǎng)絡成癮、手機依賴和電子游戲成癮同屬于技術成癮,在心理行為表現(xiàn)和對個體功能的影響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且在問題行為領域多種問題行為之間存在共生性的特點,即特定的行為群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較高的流行率[9]。那么究竟這些變量之間存在怎樣的聯(lián)系?是否可以提取一個總體變量進行研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利于探討所有與技術有關的成癮行為背后的本質(zhì)規(guī)律。

    其次,以往研究多考察了家庭環(huán)境、父母因素對青少年行為成癮的作用[10],比較忽視學校環(huán)境的作用。而隨著年齡增長,大學生與父母的互動和交流有所減少,學校逐漸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僅次于家庭的重要微觀生態(tài)系統(tǒng)[11]。因此,探討學校環(huán)境對大學生技術成癮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學校氛圍是指學校中被成員所體驗并對其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相對持久而穩(wěn)定的環(huán)境特征[12],包括學生感知到的教師支持、同學支持和自主機會三個方面[13]。研究表明,大學生在學校如果能與教師、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學業(yè)和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在班級、學校事務中體驗到自主需要的滿足,可以幫助他們順利融入學校生活,降低孤立無援感,并減少問題行為[14]。

    再次,以往研究較少探討學校氛圍作用于技術成癮的中介機制。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本研究認為學校依戀可能是學校氛圍影響技術成癮的重要中介變量。學校依戀是指學生對學校的情感聯(lián)結(jié)[15],反映了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喜歡自己的學校、覺得學校里的人關心自己、感覺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為學校感到自豪等。學校依戀既是大學生關系需要滿足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個體自我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16]?!叭恕榫辰换プ饔谩崩碚撜J為,環(huán)境因素有遠近之分[17]。遠端環(huán)境影響近端環(huán)境的功能,決定個體的發(fā)展和功能發(fā)揮[18]。Bronfenbrenner和Ceci對早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進行修正,提出“過程—個人—情境—時間”模型,認為宏觀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要產(chǎn)生影響必然經(jīng)過“近端過程”的中介作用[19],而學校依戀屬于近端過程的范疇[20]?!扒榫场^程—結(jié)果模型”指出,情境因素 (學校氛圍)會通過影響學生的心理過程(學校依戀),進而影響發(fā)展結(jié)果(技術成癮)[21]。實證研究的結(jié)果也發(fā)現(xiàn),一方面,學校氛圍提高了學校依戀的水平,這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果相同[22],另一方面,學校依戀能顯著負向預測技術成癮[23]。

    最后,雖然學校氛圍可能會通過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產(chǎn)生重要影響,但不可否認,這種影響作用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有必要考察這一中介過程是否會受到其它變量的影響。本研究將檢驗自我控制是否在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的直接/間接關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自我控制是指個體為達到特定目標而監(jiān)控、抑制、堅持和調(diào)整自身行為、情感以及期望的能力[24]。在眾多影響行為成癮的因素中,自我控制的保護作用顯得舉足輕重[25]。研究也表明,低自我控制者網(wǎng)絡游戲成癮程度更高[26]。由此可見,自我控制可能是大學生技術成癮作用機制中的調(diào)節(jié)因素,本研究將對此進行檢驗。人類發(fā)展的“保護因子—保護因子模型”認為,不同保護因子在預測發(fā)展結(jié)果時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即一種保護因子對結(jié)果變量的預測作用可能隨另一種保護因子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的交互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促進假說,一種是排除假說[27]。根據(jù)促進假說,高學校依戀者較低學校依戀者的技術成癮程度更多體現(xiàn)在高自控而非低自控的情況下。根據(jù)排除假說,高學校依戀者較低學校依戀者的技術成癮程度更多體現(xiàn)在低自控而非高自控的情況下。無論是促進假說還是排除假說,自我控制都可能會調(diào)節(jié)學校依戀與技術成癮之間的關系,因此,自我控制可能在學校依戀的中介過程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簡而言之,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主要考察三個方面:(1)學校氛圍與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關系;(2)學校依戀對校園氛圍與技術成癮的關系是否具有中介效應;(3)自我控制對該中介作用是否具有調(diào)節(jié)效應。該模型深化了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的直接關系,不僅回答了學校氛圍“怎樣”影響技術成癮,而且也回答了這種影響“何時”更強或更弱。

    2 研究方法

    2.1對象

    采用分層取樣的方法,從徐州市某高校隨機抽取460名大學生作為調(diào)查對象。剔除因數(shù)據(jù)缺失、填寫不認真等原因?qū)е碌臒o效問卷后,保留有效問卷446份,有效率為96.96%。其中,男生231人,女生215人;一年級121人,二年級117人,三年級107人,四年級101人。

    2.2研究工具

    2.2.1學校氛圍問卷

    采用Jia等人編制的學校氛圍問卷,包括25個題目,分為教師支持、自主機會和同學支持3個維度[13]。問卷采用4點計分,從“從不”到“總是”分別計1~4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學生感知的校園氛圍越積極。該問卷在中美大學生跨文化比較研究中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心理測量學屬性,且在不同文化間具有測量不變性[13]。本研究中,總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1,各維度的Cronbachα系數(shù)在0.75~0.83之間。

    2.2.2學校依戀問卷

    采用Henry等編制的學校依戀問卷,包括7個題目,采用4點計分,從“從不”到“非?!狈謩e計1~4分,1個題目需要反向計分。計算所有項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學校依戀程度越高[28]。本研究中,總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4。

    2.2.3自我控制問卷

    采用Tangney等編制的簡易自我控制問卷,包括13個題目,采用5點計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計1~5分,9個題目需要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越強[29]。研究表明,該問卷對我國青少年群體具有較好的適用性[30,31]。本研究中,總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8。

    2.2.4技術成癮問卷

    在Charlton編制的行為技術成癮問卷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包括9個題目,采用7點計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計1~7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技術成癮的情況越嚴重[32]。本研究中,總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3。

    3 研究結(jié)果

    3.1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各研究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和相關矩陣如表1所示。相關分析表明,學校氛圍與大學生技術成癮顯著負相關(r=-0.25,p<0.01),說明學生感知的學校氛圍越好,其技術成癮的水平越低。學校氛圍與學校依戀呈顯著正相關(r=0.28,p<0.01),說明大學生感知的學校氛圍越好,其對學校依戀的程度越高。同時,學校依戀、自我控制與大學生技術成癮顯著負相關(r=-0.25,p<0.01;r=-0.32,p<0.01),說明大學生的學校依戀程度越高,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其技術成癮的水平越低。

    3.2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的關系: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檢驗

    表1 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根據(jù)溫忠麟、劉紅云、侯杰泰的觀點[33],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方程1中學校氛圍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2)方程2中學校氛圍對學校依戀的效應顯著;(3)方程3中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4)方程4中自我控制與學校依戀的交互項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除性別外,先將所有變量標準化處理成Z分數(shù),然后將學校依戀和自我控制的Z分數(shù)相乘,作為交互項的分數(shù)[34]。Harman檢驗顯示,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在方程1中,學校氛圍對技術成癮的效果顯著(β=-0.20,t=-4.55,p<0.001),說明大學生感知的學校氛圍越好,其技術成癮的水平越低。在方程2中,學校氛圍對學校依戀的效應顯著(β=0.28,t=6.21,p<0.001),說明大學生感知的學校氛圍越好,其對學校依戀的程度越高。在方程3中,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β=-0.15,t=-3.30,p<0.01),說明大學生的學校依戀程度越高,技術成癮的水平越低。學校依戀是學校氛圍影響技術成癮的中介變量。在方程3中,學校氛圍對技術成癮的效應依然顯著(β=-0.16,t=-3.48,p<0.01),因此,學校依戀在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方程4中,自我控制×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β=-0.12,t=-2.62,p<0.01),說明自我控制對學校依戀與技術成癮之間的關系具有調(diào)節(jié)效應,調(diào)節(jié)效應△R2為0.013,額外解釋了1.3%的變異,使解釋率由 17.3%提高了18.6%。

    表2 大學生技術成癮模型檢驗

    為了進一步分析自我控制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趨勢,按自我控制的Z分數(shù)為1和-1進行分組,Z分數(shù)為1的是高自我控制組,Z分數(shù)為-1的是低自我控制組,在此基礎上,繪制調(diào)節(jié)作用示意圖(見圖1)。從圖1可以直觀地看出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影響如何受到自我控制的調(diào)節(jié)。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影響大小可以看直線斜率,它衡量了學校依戀每變化1個標準差,技術成癮變化多少個標準差。簡單斜率檢驗表明[35],當自我控制水平較低時(如自我控制標準分等于-1時),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不顯著 (β=-0.034,t=-0.221,p> 0.05)。學校依戀增加1個標準差,技術成癮僅下降0.034個標準差。當自我控制水平較高時(如自我控制標準分等于1時),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β=-0.368,t=-2.793,p<0.01)。學校依戀增加1個標準差,技術成癮下降0.368個標準差。

    4 討論

    研究表明,學校氛圍是影響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重要因素,這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14]。本研究在驗證直接聯(lián)系的基礎上,構建并檢驗了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探討了學校氛圍對大學生技術成癮的影響機制。

    圖1 自我控制對學校依戀與技術成癮關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研究表明,學校依戀對大學生技術成癮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23]。更重要的是,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依戀在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中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從自我決定理論來看,良好的校園氛圍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關系需要。當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時,學生更可能投入到學校中[36],更傾向于與學校倡導的目標和價值觀保持一致[37];當學校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這種基本心理需要,學生則更可能出現(xiàn)學習動機弱、學業(yè)表現(xiàn)差等問題[38]。社會控制理論也認為,個體與學校的情感聯(lián)結(jié)是個體發(fā)展的保護因子[39]。這種聯(lián)結(jié)使個體努力遵循社會期望,從而避免不良的發(fā)展結(jié)果。因此,那些與學校建立起良好依戀的大學生更可能努力實現(xiàn)社會期望,從而減少出現(xiàn)技術成癮等問題行為。這一結(jié)論從實證研究的角度支持了“情境—過程—結(jié)果”模型和“過程—個人—情境—時間”模型。

    本研究還進一步檢驗了自我控制是否調(diào)節(jié)了學校氛圍,通過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產(chǎn)生影響的中介過程。對這一中介模型進一步拓展,增加了“何時”更強或更弱的限定條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我控制是大學生技術成癮的保護因素,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論相同[26]。更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對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之間的關系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具體的調(diào)節(jié)點位于中介鏈條的后半段,即學校依戀與技術成癮之間的關系取決于大學生的自我控制水平。當自我控制水平較低時,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不顯著。當自我控制水平較高時,學校依戀對技術成癮的效應顯著。相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低的大學生,間接效應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更顯著。也就是說,自我控制與學校依戀交互時扮演“錦上添花”的角色[40]。這一結(jié)果也支持了“保護因子—保護因子模型”的促進假說,而非排除假說[27]。也有的研究將學校依戀看作是社會控制,探討個體的自我控制和社會控制相互作用的交互模式[20]。相關研究也已經(jīng)證明,積極社會聯(lián)結(jié)對問題行為(包括飲酒、品行問題、犯罪行為等)的負向預測作用會依賴于個體的自控水平[41]。

    大學生正處于個體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任何依賴和成癮行為都會對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本研究對于豐富學校氛圍影響技術成癮的內(nèi)部機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技術成癮的預防和干預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應重視學校氛圍對大學生技術成癮的影響,注重提高大學生的感知學校氛圍水平。通過采取適當干預措施,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降低大學生技術成癮的水平。其次,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依戀在學校氛圍對大學生技術成癮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效應,而自我控制對這一中介作用具有調(diào)節(jié)效應。因此,一方面要幫助大學生提高學校依戀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從而增強大學生抵制技術成癮誘惑的能力。

    5 結(jié)論

    學校氛圍是影響大學生技術成癮的重要因素。

    學校依戀對學校氛圍與技術成癮的關系具有部分中介效應。

    學校依戀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控制的調(diào)節(jié),相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低的大學生,間接效應對于自我控制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更顯著。也就是說,學校氛圍對技術成癮的影響是一種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過程。

    1Salehan M,Negahban A.Social networking on smart phones:W hen mobile phones become addictive.Compute Human Behave,2013,29(6):2632-2639.

    2Mark G.Technological a ddictions.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1995,76:14-19.

    3Chóliza M,Echeburúa E,Labrador F J.Technological a ddictions:Are t hese the n ewa ddictions?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2012,8(4):290-291.

    4中國青少年研究課題組.關于未成年人網(wǎng)絡成癮狀況及對策的調(diào)查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10,(6):5-29.

    5Kim E J,Namkoong K,Ku T,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selfcontrol andnarcissisticpersonalitytraits.European Psychiatry,2008,23(3):212-218.

    6Turel O.Integrating technology addiction and use:An e mpirical i nvestigation of a uction u sers.MIS Quarterly,2011,35:1043-1062.

    7雷靂.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探析.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5):554-560.

    8董海軍,楊榮輝.大學生手機依賴與需求的實證分析.中國青年研究,2014,(4):15-19.

    9Prochaska J O.Multiple h ealth b ehavior r esearch represents the future of preventive medicine.Preventive Medicine,2008,46(3):281-285.

    10鄧林園,方曉義,伍明明,等.家庭環(huán)境、親子依戀與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3):305-311.

    11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12Hoy W K,&Hannum J W.Middle school climate: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organizational health and student achievement.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7,33:290-311.

    13Jia Y,Way N,Ling G,et al.The influence of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chool climate on socioe 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A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Child Development,2009,80:1514-1530.

    14楊雪,王艷輝,李董平,等.校園氛圍與青少年的自殺意念/企圖:自尊的中介作用.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29:541-551.

    15Hill LG,&Werner NE.Affiliative motivation,school attachment,and aggression in school.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6,43:231-246.

    16Connell J P,&Wellborn J G.Competence,autonomy,and relatedness: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Minnesota S ymposium on C hild P sychology,1991,23:43-77.

    17Magnusson D,&Stattin H.Person context interaction theory.In W Damon,&R M Lerner(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1):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1998.

    18Ross D P,&Buriel R.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Ethnic and e cological p erspectives.In Damon W,& Lerner R D.(Editors-in-chief)and Eisenberg,N.(vol.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3):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Hoboken,NJ:Wiley,2006,6:454-456.

    19Bronfenbrenner U,&Ceci S J.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A bioecological model.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568-586.

    20鮑振宙,張衛(wèi),李董平,等.校園氛圍與青少年學業(yè)成就的關系: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1):61-70.

    21Roeser R W,Midgley C,&Urdan T C.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arly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and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school:The mediating role of goals andbelong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88:408-422.

    22Cemalcilar Z.Schools as socialisation contexts: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chool climate factors on students’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Applied Psychology,2010,59:243-272.

    23BondL,Butler H,Thomas L,et al.Social and school connectedness in early secondary school as predictors of late teenage substance use,mental health,and academiCoutcome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7,40(4):357-357.

    24Duckworth A L.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108:2639-2640.

    25孫國慶,于妍,羅正里,等.中學生手機網(wǎng)絡成癮與網(wǎng)絡使用自控力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9):1078-1080.

    26何燦,夏勉,江光榮,等.自尊與網(wǎng)絡游戲成癮—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58-60.

    27王艷輝,張衛(wèi),彭家欣,等.親子依戀、自我概念與大學生自我傷害的關系.心理學探新,2009,(5):56-61.

    28Henry K L,&Slater M D.The contextual effect of school attachment on young adolescents’alcohol use.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7,77:67-74.

    29Tangney J P,Baumeister R F,&Boone A L.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interpersonal suc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71-322.

    30許有云,周宵,劉亞鵬,等.學校氛圍對青少年抑郁的影響: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5):860-863.

    31陳京軍,范興華,程曉榮,等.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家庭功能與問題行為: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2):319-323.

    32Charlton J P.A f actor-a nalytic i nvestigation of Computer‘a(chǎn) ddiction’and e ngagement.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2,93(3):329-344.

    33溫忠麟,劉紅云,侯杰泰.調(diào)節(jié)效應與中介效應分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4溫忠麟,侯杰泰,Herbert W.Marsh.結(jié)構方程模型中調(diào)節(jié)效應的標準化估計.心理學報,2008,(6):729-736.

    35Dearing E,&Hamilton L C.Contemporary advances and classic advice for analyzing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variables.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006,71(3):88-104.

    36Furrer C,&Skinner E.Sense of relatedness as a factor inchildren’sacademicengagement andperformanc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95:148-162.

    37Watson M.Learning to trust.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3.

    38Deci E L,Vallerand R J,Pelletier L G,et al.Motivation and education: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25-346.

    39McEvoy A,&Welker R.Antisocial behavior,academic failure,and school climate:A critical review.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2000,8:130-140.

    40李董平.多重生態(tài)學風險因素與青少年社會適應:風險建模與作用機制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1Loukas A,Roalson LA,&Herrera DE.School connectedness buffers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family relations and poor effortful control on early adolescent conduct problems.Journal of ResearchonAdolescence,2010,20:13-22.

    School Climate and Technology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A Moderated M ediation Model

    Zhang Jinjian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

    A sample of 446 college students was recruited with the school climate questionnaires,school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s,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s and technology addiction questionnair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School climat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echnology addiction;(2)School attachment played a partly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chool climate and technology addiction;(3)Self-control moderated the mediated path through school attachment.The indirect effect was much stronger with high self-control than those with low self-control.In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school climate on technology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a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school climate;technology addiction;school attachment;self-control;college students

    江蘇高校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2014SJD407),蘇北地區(qū)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立項重點課題(SBXLKTYJ13015)

    張金健,女。Email:yyz@cumt.edu.cn

    猜你喜歡
    調(diào)節(jié)效應問卷
    方便調(diào)節(jié)的課桌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2016年奔馳E260L主駕駛座椅不能調(diào)節(jié)
    懶馬效應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問卷網(wǎng)
    可調(diào)節(jié)、可替換的takumi鋼筆
    問卷大調(diào)查
    問卷你做主
    汽油機質(zhì)調(diào)節(jié)
    彭州市| 通州区| 濮阳市| 蒙自县| 伊宁市| 子洲县| 屏东市| 延安市| 龙州县| 互助| 东明县| 衡东县| 芦山县| 文安县| 开封市| 平武县| 河东区| 广昌县| 新宁县| 合江县| 铁岭市| 武邑县| 巴林右旗| 永宁县| 杂多县| 罗江县| 武城县| 阿城市| 云龙县| 镇原县| 高密市| 都兰县| 阿坝| 江油市| 军事| 苍山县| 故城县| 偏关县| 麦盖提县| 泸定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