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本刊記者 王劍勇 王歡
時無界 新探索
采訪/本刊記者 王劍勇 王歡
對話天王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市場及推廣總經理鄧光磊先生
天王表以全新品牌展館形象亮相深圳鐘表展,并展出防水深度達4000米的天王深海潛水表、天王智能腕表、天爵陀飛輪及輪時代等多個系列新品。
潛水表的開發(fā)?
鄧光磊:潛水表是眾多帶有復雜功能手表的一個方向,我們把潛水表作為品牌在專業(yè)領域方面的一個方向來考慮,去年我們推出了2000米潛水,今年推出了4000米,這是品牌專業(yè)領域里的一個追求,這幾年國家深海探測方面發(fā)展很快,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的技術上做出一定的高度。潛水表國外品牌也在做,最高的有12000米,從一般的使用來說,不需要這么深的潛水,從海洋探測,特別是深海探測的話,是有必要的,我們接下來會跟專業(yè)機構包括深海探測機構合作,未來會突破5000、6000米。潛水表技術未來會向哪個方向發(fā)展,要不要實現產品化,我們早就有考慮,我們會考慮未來產品的個性化,專業(yè)化。在一兩年內,我們會推出針對普通消費者的潛水表——200米潛水、100米潛水,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轉化為大眾消費的潛水表。
關鍵詞:面對國產表同質化嚴重的質疑?
鄧光磊:我們來看鐘表的發(fā)展,鐘表是個傳統的領域,有很多東西是需要繼承的,并不是單純的突破。往往繼承下來的東西是大家接受度比較高的,比如外觀,基本的功能,這個是沒有辦法去個性化的。中國的國產品牌的發(fā)展,從發(fā)展歷史來看是很短暫的,相對歐美、特別是瑞士的發(fā)展都有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對于一個行業(yè)在剛剛發(fā)展起步或初期階段就要求他突破,個性化是有很大困難的。其實這幾年我們國產表也做了很多嘗試性的改變,在技術上和設計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這次鐘表展上,你們也看到了行業(yè)領域發(fā)展范圍寬廣了,不僅僅局限在傳統表,也有智能表。很多品牌也在技術上、工藝上、設計上有了不同風格的產品呈現,我相信,隨著中國品牌的慢慢積累,未來,一定能實現品牌的差異化、個性化。換言之,無論是產品定位,還是消費者需求的不同組合也好,中國品牌的變化一定越來越明顯。
關鍵詞:對于智能表的開發(fā)?
鄧光磊:智能表在中國市場最關注的時間點是2013年,2014年一些國際品牌嘗試性推出,2015年市場冷靜,很多品牌放緩新產品的推出時間。參與這個市場的不光是傳統企業(yè),也包括可穿戴智能廠家,IT廠商。今年上半年,智能穿戴品大家探討的話題非常多,感興趣的也非常多,這是什么原因,智能穿戴所體現的產品價值在全球范圍來說已經得到了認可,其次國家產業(yè)政策在這一方面也在大力推動和扶持,也倡導我們的產品智能化。
一個新領域需要有一個慢慢摸索的過程,初期開發(fā)的公司、品牌其實他們的方向并不明確,消費者需求也很模糊,所以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消費者本身對新事物也有個接受的過程,也有一個自我的標準定義過程。當這兩個過程慢慢清晰以后,方向才能夠清楚??梢哉f,今年是一個啟動的階段,我們天王表從去年開始就在著手準備,準備些什么呢?這里面會牽扯到供應鏈問題,因為傳統手表要做智能產品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個難度在人才、技術積累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找一些合作商,包括智能硬件、智能軟件方面,整合了這些合作商之后,等于說是把這個產業(yè)鏈打通了。接下來就是產品開發(fā)方向的問題,因為天王一直在做品牌,對消費者的需求,市場信息是很及時也是很準確的。其次,既然是做智能手表,手表肯定是作為一個載體,在上面加入智能,手表這個領域是我們的專長。另外在渠道方面,天王也是非常清晰的,我們知道應該通過什么方法,什么方式做智能手表的營銷。所以,今年我們推出了兩種智能手表,一個是全智能,一個是輕智能手表,這個產品目前沒有定型,沒有做產品上線銷售,可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可看到我們的產品問世,屆時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體驗。
關鍵詞:線上,線下的思考?
鄧光磊:這也是這么多年的一個討論熱點,當互聯網開始發(fā)展的時候,很多品牌都處于彷徨狀態(tài),他們不知道到底應不應該擁抱互聯網,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其中。其實從結果來看,這兩三年,有很多的品牌因為參與了互聯網反而出現了問題,可謂有喜也有憂。比如品牌力弱勢了,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庫存積壓太重,企業(yè)的周轉及發(fā)展都出現了問題。這個特別表現在服裝業(yè)上。為什么同樣的事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原因在于新事物需要一個過程,不管是品牌還是個人,因為參與和理解的程度不一樣,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天王開始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謹慎的參與,通過這幾年,我們也慢慢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互聯網之路,這條路是暫時,不是長遠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在互聯網思維下,這個發(fā)展是非常快的,我們不知道未來互聯網的發(fā)展會是什么樣,特別是以京東和阿里為代表的純電商平臺,對于零售方面未來會占有多少市場份額,是未知的。大家都在估計,比如美國的亞馬遜站到了零售市場45%的份額,中國未來會占有多少份額,有人估計50%或者55%。
品牌企業(yè)如何參與?根據互聯網的特點是年輕人居多,年輕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并且有他們自己的消費習慣、特征和行為。喜歡上網看商品,喜歡比對,喜歡年輕時尚的產品,所以我們針對線上的產品做了差異化的開發(fā),針對年輕人消費特性、消費習慣、以及消費力等等。通過這兩年的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傳統渠道是品牌核心的東西,因為傳統渠道代表的是一個品牌在傳播、體驗方面,特別是服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無法替代的一種方式。所以傳統渠道這塊,盡管會受互聯網渠道的一定影響,但是我們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我們并沒有放棄傳統渠道,反而在管理上、品牌服務上我們還加大了投入力度,甚至在產品開發(fā)方面,我們還做出了很多的調整。更加適合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線上瀏覽,線下體驗,也有些人線下體驗,線上比對,線上線下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帶動的過程。擴大了品牌的傳播方式,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在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方面更快,在營銷層面會產生更廣泛的效果,所以對品牌來說,利用好也是一件好事?;ヂ摼W只是一個工具,利用這個工具,與消費者做到更好的互動和溝通,帶來更方便便捷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