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列萬,唐小林,葉陽,龔淑英
(1.浙江省種植業(yè)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2.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6;3.浙江省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 310016;4.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8;5.浙江大學茶學系,浙江杭州 310058)
《名優(yōu)綠茶連續(xù)自動生產線裝備與使用技術》系列講座之三 名優(yōu)綠茶連續(xù)自動生產線加工工藝與設備配置
羅列萬1,唐小林2,3,葉陽4,龔淑英5
(1.浙江省種植業(yè)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2.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3.浙江省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310016;4.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8;5.浙江大學茶學系,浙江杭州310058)
中國茶葉加工2016(3):68-73
目前,市場上較常見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名優(yōu)綠茶有西湖龍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黃山毛峰、信陽毛尖、廬山云霧、金獎惠明等。名優(yōu)綠茶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和干燥。與大宗綠茶相比,名優(yōu)綠茶鮮葉原料的采摘和各工序的操作技術都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名優(yōu)綠茶連續(xù)化、自動化生產線的設備性能及其配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決定成品茶葉的品質。在加工名優(yōu)綠茶之前,必須對生產線的關鍵設備原理、結構及性能有所了解,并掌握。
名優(yōu)綠茶基本加工工藝是殺青、揉捻和干燥,但因名優(yōu)綠茶品質特征不同于大宗綠茶,尤其是外形上差異顯著,對色、香、味、形要求更高,所以其加工設備與大宗綠茶不完全一致。主要加工設備有下列類型:
攤青設備:攤青機;
殺青設備:滾筒殺青機、蒸汽殺青機、微波殺青機、殺青理條兩用機等;
揉捻或做形設備:揉捻機、理條機、扁形茶炒制機、雙鍋曲毫炒干機等;
干燥設備:烘干機、炒干機、提香機、輝干機等;
輔助加工設備:輸送設備、冷卻回潮機、解塊分篩機及風選機等。
采用什么樣的茶葉加工設備是根據(jù)茶葉生產者所產茶葉的種類、加工工藝技術、生產規(guī)模及采用設備的先進程度決定的。茶廠選擇茶葉加工設備時,要注意具體設備型號及在功能、產能等細節(jié)上的差異。
表1 不同品質特征名優(yōu)綠茶加工設備配置
不同加工設備的組合構成不同類型茶葉加工生產線,但主要加工設備的基本原理與要求是基本相同的?,F(xiàn)分別介紹名優(yōu)綠茶幾種關鍵加工設備的基本原理。
(1)殺青機其功能是采取適當加熱方式,迅速提高葉溫,破壞鮮葉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鮮葉紅變,并為揉捻或做形創(chuàng)造條件。因名優(yōu)綠茶鮮葉采摘一般為單芽頭或一芽一二葉,水分含量比較足,所以在殺青時要掌握好殺青溫度、投葉量及時間等工藝參數(shù)。目前名優(yōu)綠茶加工殺青環(huán)節(jié)主要以滾筒殺青機為主,也有采用蒸汽殺青機或其他殺青方式。
圖1 殺青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茶鮮葉通過進口槽4進入到已加熱至設定殺青溫度的滾動滾筒筒體5內,利用筒體內的高溫破壞茶鮮葉中的酶活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鮮葉紅變。在殺青過程中,隨著鮮葉水分的散失,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fā)消失,從而使茶葉香氣得到改善。滾筒筒體5內安裝有導葉板,隨著筒體的旋轉滾動,使完成殺青的茶葉從滾筒出葉口6出葉。斜度調節(jié)裝置3可調節(jié)滾筒的傾斜角度,以此來控制出茶速度。
圖2 揉捻機結構示意圖
(2)揉捻機其作用是將殺青葉在揉捻機桶蓋的壓力、揉桶筒壁的推力及揉盤棱骨的反作用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擠壓、搓揉、捻條破壞葉細胞組織,使茶葉內細胞質液外溢并形成緊細的茶條,既為下一道工序創(chuàng)造條件,也使得茶條易于沖泡。名優(yōu)綠茶一定要適當輕揉,揉捻時間過長或加壓過重,將會造成茶汁溢出過多,會使成品茶色澤偏暗而不翠綠。
工作原理:揉捻機的作用是初步做形,即在揉和捻等作用力下使茶葉體積縮小卷成條形。工作時,殺青葉置于揉桶3內,啟動電機并通過減速部件5和曲臂回轉機構1來控制揉桶3的旋轉和運行速度,加壓機構4控制揉桶內殺青葉堆放的松緊程度。揉桶旋轉時,揉桶內的茶葉與揉盤部件2中的揉盤棱骨6接觸,對殺青葉形成揉和捻的動作。加壓的原則是先輕后重再輕,加壓與松壓相結合,揉盤的棱骨6構造,與揉成條索有關,揉捻機的投葉量依揉桶大小而異,揉捻時間具體由茶葉種類、原料嫩度、殺青程度而定。
(3)扁形茶炒制機其功能是通過茶葉在U型炒鍋中的軟性炒茶板和條形翻葉裝置的協(xié)調作用,隨著茶葉失水進程逐步減小炒茶板與鍋面的間隙,逐步降低相連炒鍋的鍋溫,使得茶葉從以理條為主到理條和壓制翻炒做形結合,再過渡到以理條為輔,炒茶做形為主,從而達到扁形茶特有的扁、平、直、光的外形要求。在炒制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各個鍋溫的控制和調節(jié)。
圖3 連續(xù)扁茶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扁形茶炒制機主要作用是使茶葉表現(xiàn)出挺直、扁平的外在形態(tài),同時散失水分起到干燥作用。炒制過程中,通過軟性炒茶板和翻葉條的作用依次起到“理、壓、炒、磨”作用。此為4鍋扁形茶炒制機,每個鍋上安裝有出茶門機構5和壓力軸組件4,且每個炒制鍋溫度和壓茶的壓力可調。炒制時,開啟加熱裝置,茶鮮葉通過計量裝置6稱量,隨后依次通過4個炒制鍋炒制,在炒制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鍋溫和壓茶壓力,最終形成扁形茶形狀。
(4)理條機其功能是含水量較高的茶條在理條機U形槽中受熱變軟,外形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當U形槽進行橫向往復運動時,茶條受到兩則徑向推力的作用會順著莖梗軸向徑向收縮,隨著水分的逐漸散失茶條也慢慢變直。
圖4 連續(xù)理條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理條的作用是進一步整形和去除茶葉水分。工作時,先將理條槽5預熱,理條槽5通過動力裝置3和傳動機構4,使其作橫向往復運動,預熱至設定溫度后,茶葉均勻地投放在理條槽內,使茶葉受熱均勻,快速推擠成條。
(5)烘干機其功能是通過熱風對茶葉加熱,進一步破壞茶葉中酶類活性,散失茶葉中水分,提高成品茶香氣,改善茶葉滋味。名優(yōu)綠茶在烘干環(huán)節(jié)需至少二次的烘干工序,初烘時,要求風量大、溫度高、排濕暢、攤葉薄、速度快;復烘時,要求溫度低、攤葉厚、風量低,適當慢烘以促進香氣形成。
圖5 烘干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烘干機是通過熱風達到干燥茶葉的一種設備,能夠改善茶葉外形,散失水分,還能繼續(xù)破壞酶活性,提高茶葉的內在品質。此為自動鏈板式烘干機,工作時,茶葉通過輸送裝置3進入烘干箱體4內的循環(huán)轉動鏈板上,熱風發(fā)生器產生的熱風通過熱風發(fā)生器進口裝置6進入到烘干箱體4內,對茶葉進行烘干。茶葉在循環(huán)轉動鏈板上,從上至下,逐層進行烘干,最后從出口機構2落下。
(6)雙鍋曲毫炒干機其功能是將經一定揉捻后的茶條,受熱變軟,茶條在斜向炒鍋和曲面炒板翻炒茶葉時,受到炒鍋曲面和炒板曲面的共同擠壓,形成一個向球心的合力,茶條在較長的炒制過程中會隨著水分的散失會逐步向顆粒中心收縮,從而形成近似球形的顆粒狀。在此過程中要隨時檢查茶葉的炒制成形情況以及鍋溫的變化,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或過低,以免起泡或產生碎末。
圖6 雙鍋曲毫炒干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雙鍋曲毫炒干機主要用于卷曲形、顆粒形茶的做形和干燥過程。工作時,鍋體9加熱至一定溫度,放入茶葉進行炒制,茶葉在鍋中不斷受到弧形炒板10和球形鍋面的反作用,促使茶葉逐漸卷曲形成顆粒。炒板10可通過曲柄搖桿機構13和皮帶無極調速機構3進行運動和調速。炒制時,可根據(jù)情況進行炒幅、轉速的調整。
(7)輝干機輝干機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瓶狀炒茶筒,筒體多呈正多棱形,工作時置茶葉于筒體內,筒體外壁受熱時勻速轉動,帶動筒體內茶葉邊受熱邊隨筒體翻炒,茶條在翻炒過程中在筒壁轉動的離心力和筒壁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作拋物運動,茶條之間相互摩擦,從而起到理直茶條和茶條表面光滑的作用,對提高茶葉香氣也產生一定的作用。
圖7 輝干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輝干機主要作用是去除葉內水分,便于貯藏;整理條形,進一步改進外形;同時使內含物質發(fā)生變化,提高內在品質。工作時,打開加熱開關,啟動筒體轉動開關,使輝干筒體5在轉動中加熱至設定溫度,投入茶葉在設定轉速下進行炒制,并在炒制一定時間后打開通風電機4去除熱氣,定期檢查筒體內在制茶葉的干燥度與形狀,以茶葉不出現(xiàn)碎末,表面光滑,達到干燥度要求時即可出茶。
(8)烘焙提香機該設備是一帶轉動茶葉擱架的電烘箱,其突出之處在于烘干茶葉箱體內溫度較均勻,且烘干時間和溫度易于控制,能夠較好地提高茶葉香氣。
圖8 烘焙提香機結構示意圖
工作原理:烘焙提香機主要用于進一步制止酶性氧化,蒸發(fā)水分至茶葉足干,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和,改善茶葉內在品質,發(fā)揮和提高茶葉香氣。工作時,開啟電氣箱4,對箱體5內的空氣進行加熱,通過電機2上的風扇,使箱體5內的空氣加熱均勻,溫度均勻的熱空氣對擱置在茶架上的茶扁內茶葉進行加熱烘焙提香。
3.1扁形名茶
扁形名茶是指外形扁平挺直,色、香、味俱臻,品質上乘的一類茶。該類茶品質特征為外形扁平、勻整;色澤黃綠,光滑油潤;具有栗香或綠豆香,高銳、持久;湯色翠綠或黃綠,清澈明亮;滋味鮮爽甘醇,味中透香;葉底細嫩柔軟,芽葉完整、嫩黃綠,明亮。要求原料為細嫩、勻凈、新鮮的正常芽葉。采摘標準大多為單芽或一芽一至二葉初展,大小相稱,勻凈無雜。采摘時,均要輕采輕放,避免機械損傷,采后進行適當攤放,散失部分水分,尤其是要晾干表面水,以保證鮮葉原料新鮮、無損和適制的質量要求,且大多采自特定的優(yōu)良茶樹品種,如加工西湖龍井茶的茶樹品種為國家級良種龍井43。扁形名茶的代表有西湖龍井、千島玉葉、茅山青峰等。
扁形名茶生產線基本加工工藝:攤放→殺青→冷卻回潮→炒干。以龍井茶為例,生產線主要加工工藝流程:鮮葉分級→攤放→殺青→冷卻回潮→理條→炒干→冷卻回潮→輝鍋。
扁形名優(yōu)綠茶加工生產線成套設備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視生產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產能需求、資金實力以及對生產線自動化程度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下,扁形茶生產線成套設備配置可分簡易型與中大型。其中:
簡易型扁形茶生產線,產能(每小時鮮葉處理量):28 kg/h。工藝流程:鮮葉投料→連續(xù)殺青理條→平移輸送→提升輸送→一分二往復輸送→茶葉炒制→平移輸送→成品。主要設備配置:6CL-60-13D全自動殺青理條機 (2臺)→平移振動輸送機→提升機→6CL-435自動稱量投料機(2臺)→一分二往復輸送→6CCB-983扁形連續(xù)炒制機(2臺)→平移振動輸送機。適用對象:一般農戶、中小型茶葉合作社以及其他類型的茶葉加工企業(yè)。
中大型扁形茶生產線,產能(每小時鮮葉處理量):88 kg/h。工藝流程:鮮葉投料→滾筒殺青→一次連續(xù)理條機→提升輸送→風選→攤涼回潮→平移輸送→提升輸送→二次連續(xù)理條→提升輸送→一分二往復輸送→二分四往復輸送送→連續(xù)自動炒制→平移輸送→成品。設備配置平面布置方案:6CTZ-3900鮮葉提升機→6CST-60生物質滾筒殺青機→6CSZ-2000B連續(xù)理條機→6CTZ-1900提升機→6CF-50風選機→6CHB-6攤涼回潮機→平移振動輸送機→6CTZ-1500提升機→6CSZ-2000B連續(xù)理條機→提升輸送→一分二、二分四系統(tǒng)→6CL-435自動稱量投料機→6CCB-984扁形茶連續(xù)炒制機組→平移振動輸送。適用對象:中等規(guī)模以上茶葉加工企業(yè),以及大中型扁形茶加工企業(yè)。
3.2毛峰(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
毛峰茶多指烘青或半烘炒制作的細嫩綠茶,其基本工藝包括殺青、揉捻、初烘、攤晾回潮、干燥等幾步工序。根據(jù)毛峰茶產品級別不同,原料嫩度從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初展不等。優(yōu)質毛峰茶的品質特征為:外形色澤翠綠油潤,呈卷鉤型或卷曲,條索纖細緊實,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高爽,葉底嫩綠明亮。代表性產品有浙江的徑山毛峰、雁蕩毛峰,安徽的黃山毛峰,四川的峨眉毛峰,貴州的都勻毛尖等。
毛峰 (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生產線基本加工工藝:鮮葉分類分級→鮮葉攤青→殺青(分為一次殺青和兩次殺青)→風選→揉捻→解塊→烘干(分為初烘和復烘)→提香。
毛峰(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加工成套設備配置,包括各工序關鍵的加工設備、各工序間的鏈接輸送設備以及與前述設備配套的控制系統(tǒng)。關鍵加工設備的選取包括加工設備類別與型號兩個方面,加工設備的類別以生產單位習慣而定,如殺青可采用一次滾筒殺青,也可采用滾筒聯(lián)合微波補殺的方式;生產設備型號主要依靠生產規(guī)模或未來發(fā)展規(guī)模而定。
毛峰(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設備包括鮮葉攤青機、滾筒殺青機、微波殺青機、風選機、自動揉捻機組、解塊機、烘干機等,以及根據(jù)廠房情況在各關鍵設備中間起輸送、冷卻、提升作用的鏈接設備。通過連續(xù)化生產線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力,另一方面能夠極大穩(wěn)定茶葉品質。
3.3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
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顧名思義,是指其外形類似于針狀或自然嫩芽形狀的綠茶,多為細嫩炒青或蒸青。其原料多采用肥壯的單芽,或一芽一葉至多不超過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加工過程一般包括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幾個步驟,所不同的是,一般芽形茶大多不經過揉捻,而針形茶多需要揉捻才能達到其緊細圓直的品質要求。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通常外形奪目,內質懾人,表現(xiàn)為挺拔勁直,翠綠油潤,香高清長,回味甘爽。在國內茶區(qū)有很多針芽形茶的代表性茶品,如浙江的開化龍頂、諸暨綠劍、武陽春雨,江蘇的金壇雀舌,四川的竹葉青,湖南的安化松針,湖北的恩施玉露等。
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生產線基本加工工藝:鮮葉分類分級→鮮葉攤青→殺青 (分為一次殺青和兩次殺青)→理條做形→風選→炒干(分為初干和足干)→提香。
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因加工工藝不同,其生產設備的配置方式略有差異,一類采用汽熱殺青作為核心配置生產設備,另一類采用滾筒殺青作為核心配置生產設備。所不同的是,由于汽熱殺青增大了茶條含水量,相對的理條做形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因而體現(xiàn)在設備搭配上表現(xiàn)為理條做形次數(shù)增多。
常見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設備包括鮮葉攤青機、汽熱殺青機(或滾筒殺青機+微波殺青機)、連續(xù)理條機、六角炒干機、烘干機等,以及各關鍵設備中間起輸送、冷卻、提升作用的鏈接設備。有一些特別的針芽形名優(yōu)綠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因包含揉捻工藝,而使得設備搭配略有不同,包括鮮葉攤青機、汽熱殺青機、揉捻機、解塊機、連續(xù)理條機、精揉機、六角炒干機、烘干機、提香機等。
3.4條形名茶
條形茶,即外形呈條索狀,條索有松有緊,茸毫有顯有隱,形狀似眉似鉤,其品質特征主要為:外形條索緊卷稍彎曲,白毫顯露,芽葉完整、勻齊;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鮮爽回甘;葉底綠明,芽葉成朵。條形名茶以春茶為主,一般于清明前后采摘,鮮葉采摘要求較高,以一芽一葉為主。
條形茶是我國名茶中產區(qū)最廣泛、數(shù)量最多、種類較豐富的綠茶種類,如浙江景寧的金獎惠明,安徽的松蘿茶,江西的婺源茗眉,河南的信陽毛尖,貴州的烏蒙毛峰,湖南的江華毛尖和高橋銀峰,湖北的采花毛尖,江西的廬山云霧、廣西桂平西山茶等。不同名優(yōu)茶,除了符合所屬種類的基本品質特征和采摘要求外,還具有各自獨特的特征和鮮葉采摘標準。
條形綠茶初制工藝分殺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鮮葉經殺青后,注重揉捻成條索狀,然后炒干或烘干定形而成。揉捻是條形茶成條的關鍵工序,有利于后續(xù)做形;做形工序,是條形茶成形的主要工序。不同類型的條形茶根據(jù)各自的外形特征有不同的加工要求,現(xiàn)有的多數(shù)條形名茶通常需要理條過程來改善外形;炒青條形名茶的干燥方法主要是鍋炒干燥,也有先炒后烘干,該工序能使條索進一步緊結。條形綠茶初制工藝有手工和機械兩種方式,手工做茶通過推揉、滾揉、搓揉等手勢使條索卷緊成條,翻炒結合及搓條能使條索直而緊結。目前,為了實現(xiàn)名優(yōu)茶的連續(xù)化、標準化和規(guī)?;a,很多茶區(qū)相繼引進名優(yōu)茶生產線,使條形茶的加工逐步趨于機械化。
條形(炒青)名茶全程自動化生產線加工成套設備,包括茶葉預處理設備、炒制設備、揉捻設備、包裝設備及將上述設備相互連接的茶葉輸送設備,這些配套裝置均連接中央控制裝置。所述設備包括鮮葉攤青機、滾筒殺青機、攤涼回潮機、自動揉捻機、茶葉解塊機、瓶式炒干機、鏈板烘干機、輸送機、風選機及包裝機,條形(炒青)茶全程自動化加工成套設備上還設有茶葉失水量檢測裝置。
3.5曲毫(顆粒)形名茶
曲毫形(顆粒形)名茶是指在攤放、殺青、做形、干燥等加工過程中,在制品茶葉受到回旋力的揉捻,向心力的炒制加工后,芽葉成條再卷曲成顆粒形的茶葉。該類型的茶以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初展的鮮葉為原料,鮮葉等級劃分清晰,老嫩、大小相稱,加工后的外形有的盤花勾曲而顯毫,有的卷曲成顆粒、翠綠隱毫油潤。曲毫形(顆粒形)茶有歷史名茶,也有新創(chuàng)名茶,其總的品質特征為:外形卷曲呈勾曲形或顆粒狀,因而又叫顆粒形茶,其色澤綠潤,身骨重實,勻整;湯色黃綠明亮,香氣高爽濃郁,滋味醇厚、耐泡,葉底尚成朵、較完整。代表性產品有江蘇的碧螺春,浙江的平水日鑄、羊巖勾青、奉化曲毫,安徽的涌溪火青、休寧松籮,貴州的綠寶石等。
曲毫形(顆粒形)名茶生產線基本加工工藝:鮮葉分類分級→攤放→殺青→攤涼→揉捻→滾二青→攤涼→初炒→攤涼→復炒→攤涼→烘干。
顆粒形名茶全程連續(xù)化生產線加工成套設備,包括茶葉預處理設備、炒青設備、成形設備及將上述設備相互連接的茶葉輸送設備,這些配套裝置均連接中央控制裝置。所述設備包括鮮葉攤青設備、滾筒殺青機、網帶冷卻風選機、攤涼回潮機、自動分配機、自動揉捻機組、滾筒炒干機、輸送帶及曲毫炒干機(多臺),輸送帶及烘干機。顆粒形名茶連續(xù)化生產線加工,有效地解決了目前單機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等實際問題,提高了生產力。
3.6蘭花(朵)形名茶
蘭花(朵)形茶是指在嫩度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三葉的鮮葉,經攤放、殺青、做形、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有較典型的烘青風格的特種綠茶。這類茶在做形過程中,無揉捻工序或揉捻時間很短(在10分鐘以內)且不加壓,芽葉受到的揉捻或做形的作用力輕微,足干后芽葉分開、梗葉連枝,形似花朵。蘭花(朵)形茶由于做形時所受到的作用力小、細胞破損率低,沖泡后其品質特點為湯色綠而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葉底芽葉勻齊成朵,若蘭花初綻,獨具特色。此類茶代表性產品有浙江的安吉白茶、長興紫筍茶,安徽的舒城蘭花等。
蘭花 (朵)形名茶連續(xù)化生產線基本加工工藝:鮮葉分類分級→攤放→殺青→冷卻攤涼→理條→攤涼回潮→再理條→烘干→冷卻攤涼。
蘭花(朵)形名茶加工連續(xù)化生產線成套設備配置應根據(jù)企業(yè)自己對產品風格要求、生產規(guī)模、產能需求、資金實力以及對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化程度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下,蘭花(朵)形茶生產線成套設備配置有以下幾種方案:(1)中小型生產線(鮮葉處理量:80~100 kg/h)設備配置平面布置方案:鮮葉提升機→6CST-70(煤氣)滾筒殺青機1臺→6CWL-500網帶冷卻機 1臺→提升機→6CWS-2400往復輸送機→小車系統(tǒng)→6CL-60-13D(不銹鋼)全自動理條機組(6臺)→6CZD-7000平移振動輸送機→提升機→6CHB-6攤涼回潮機1臺→6CZD-2440平移振動輸送機→提升機→小車系統(tǒng)→全自動理條機組 (3臺)→6CZD-7000平移振動輸送機→提升機→6CHB-10(煤氣)烘干機→提升機→6CWL-500網帶冷卻機。適用對象:中、小型茶葉企業(yè)及合作社或其他類型的茶葉加工企業(yè)。(2)大中型生產線(鮮葉處理量:500 kg/h)設備配置平面布置方案:鮮葉提升機→6CSF-100超高溫熱風茶葉殺青機→6CLQ-1818冷卻輸送機→6CTZ-1900提升機(4臺)→6CSZ-2440理條機(12臺)→提升機→風選機→提升機→6CTX-20A連續(xù)炒制機→提升機→6CHB-20烘干機 (1臺)→輸送振動槽機。適用對象:規(guī)模較大的茶葉加工企業(yè)。
[1]張正竹,童宗壽,鄧婭莉.綠茶原料保鮮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27(2):161-163.
[2]賴凌凌,郭雅玲.茶鮮葉的保鮮原理與技術[J].茶葉科學技術,2004(2):32.
[3]周仁貴,馮小輝,鄭樹立.茶葉安全清潔化生產與茶廠規(guī)劃[J].茶葉,2011,37(1):41-44.
[4]譚俊峰,林智,李云飛,等.扁形綠茶自動化生產線構建和控制研究[J].茶葉科學,2012,32(4):283-288.
2016-04-10
羅列萬(1963-),男,浙江慈溪人,研究員,從事茶產業(yè)管理與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