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摘要:設計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設計是實用藝術,具有一般藝術的審美要求,藝術設計所形成的美與藝術美有著一定的區(qū)別。設計的美感創(chuàng)造與純藝術相比又有自身不同的特點,無論這些設計是以平面的、立體的還是空間的實際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都在傳達著一定的信息和情感而被人們感知。
關鍵詞:設計;藝術美;設計美
藝術設計美學是溝通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橋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人類的物質生活需求不斷的提高,相應的審美要求也隨之進入更高的層次。
一、材料、色彩要素
形式美的要素中材料的選擇和應用占有重要的地位。設計的物理特性,分為自然屬性和事物造型的視覺形象。其中色彩、肌理、形態(tài)的美就是黑格爾所表達的“感性材料的抽象統(tǒng)一的外在美”也就是所構成產品設計的自然物質材料的呈現(xiàn)出來的美。例如,產品設計中的包裝設計,選擇包裝材料的質感、色彩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會形成不同的設計風格和設計理念。這些綜合性的條件給人們的審美感受、視覺直觀感受都會形成不同的反響。
產品設計人們直接感受中重要的一條是色彩感受,是人們對產品好感程度、敏感程度的美感形式之一,從而色彩審美功能的重要性成為設計師考慮的重要要素之一。而材料的質感、肌理效果是可視和可感的要素。肌理主要有材料的粗糙程度、平滑、材料形態(tài)表面組織結構的效果和色彩材料的紋絡等所產生的視覺效果,這些能夠給人帶來一定的暗示的心理,例如一定的張力,對人們的視覺、觸覺產生一定的刺激,而不同的刺激和心理效應,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美感體驗。所以在設計包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形狀的重復、光感、亮度以及觸覺和視覺的影響來設計。
二、結構、功能要素
結構是產品的一種組合方式,按材料性能和零件組合方式來分類,可分為塑造型和構建型兩大類”。隨著科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結構的形式美、認知美、造型美也在發(fā)生著改變。
一個好的設計不管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空間的設計都要有一個好的結構安排。像廣告設計的內容包括語言文字、圖片、廣告主題、形象等要素構成。廣告設計要有明確的設計結構形式,如何將文字、圖形、色彩等這些構成要素進行合理的編排設計是設計師應該考慮的結構形式,在設計過程中既要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性,又要形成自己特有的結構形式,既要吸引人們的興趣抓住眼球又要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這就是設計師應該努力的方向。產品設計中,可口可樂的瓶形和標志設計的演變史,可以很好的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結構美的認知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設計師抓住當時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審美趣味,經過一定的調查考證,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了產品結構和標志的設計。從第一個罐裝的鐵罐瓶形到后來的玻璃瓶、塑料瓶型等,經過時間的印證,從材料的更換,更人性化的瓶形設計改造和標志設計是一個發(fā)展和選擇淘汰的過程,設計符合不同時期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因此“結構美與科學創(chuàng)新的結合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中正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設計師要充分的認識到產品組成結構對功能影響的作用,透過造型架構來合理的安排設計內容。
功能是設計產品的功能性和特性,一般有基本功能、輔助功能、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幾類。一個設計被稱為設計,主要是因為它可以解決一定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
產品語意是代表或表達某一事物的符號和設計語言,能夠通過產品造型元素傳達某種意義。一般來說產品語意涵蓋三個方面:其一是產品語構學、其二是產品語意學、其三是產品語用學,由以上三只分支構成的產品語意學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工藝設計師去探索設計的新領域。
設計師不僅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認真負責職業(yè)精神,要面向市場,把自己的設計和人們的設計需要緊密的結合起來,設計師要考慮一定的社會利益,面向社會、群體,關注人們的生存需求和狀態(tài),為人們的利益和大眾而設計。
設計師還要有一定的方法論的指導進行設計。設計方法論是對一般設計規(guī)律的總結,是一門設計類學科的科學方法論。它為設計提供一定的設計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設計已經發(fā)展成為一門科學,我們要根據一定的理論依據、科學嚴謹的思維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設計,不能僅憑著以往的經驗進行設計。設計方法論為設計師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在方法論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有序的設計流程。
作為一名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經過很好的調研、了解所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愿望,滿足社會發(fā)展和消費對象的需求。例如視覺傳達設計的平面設計,主要涉及到了廣告設計、招貼設計、圖形標志設計等方面。設計師要與時俱進,了解當代設計發(fā)展的大趨勢,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充分了解項目特點收集資料,設定設計目標、目的,做有把握的設計,設計思路圍繞設計目的進行。
創(chuàng)新是設計需要的新鮮血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人們消費水平和思想觀念不斷發(fā)生著變化,設計也要隨著發(fā)展日新月異,設計的思維方式也要不斷變化。
三、結語
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結合一定的心理學、形式法則、設計學等綜合性的藝術,給人視覺享受和感官刺激的形式美。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可以通過形式美的共性與特性的探討和視覺心理進行分析,加強了人們對藝術設計中形式美的認知與感悟,有效地促進了設計者以美的情感、創(chuàng)新的思維、多變的思路、獨特的想象力在藝術設計實踐中找到靈感,設計出賞心悅目的作品。
現(xiàn)在的藝術設計不僅僅局限于設計作品的外觀形態(tài)結構而是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方式、美好的生活方式的設計,藝術設計的構成因素涉及涵蓋的方面越來越多,像科技、消費市場、環(huán)境對藝術設計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慮,運用強烈的形式感是設計師設計技法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感強也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和關注,以敏感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周圍的難題并努力去改變和改進, 才能不斷思考設計、不斷改進設計、不斷開發(fā)設計。從而達到制勝的效果,才能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高層次產品。
【參考文獻】
[1]尹定鄭.設計學概論[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章利國.設計藝術美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3][英]貢布里.藝術與人文科學[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
[4][英]勃里安·勞森.設計師如何思考[M].北京現(xiàn)代管理學院,1985.
[5]田自秉.工藝美術概論[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