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運輸機場206個,通用機場300余個。作為航空公司和乘客的橋梁,通用機場的建設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十三五”初期,通用航空最大的政策紅利也來源于通用機場的建設。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在昆明市東北24.5公里處。自2012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是中國西南門戶國際樞紐機場,與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并列為中國兩大國家門戶樞紐機場。
目前,昆明長水機場的日航班起降架次峰值已經達到840架次,日旅客吞吐量峰值也已達到12.15萬人次,在昆明機場運營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已經達到46家,航班準點率更是在國內機場排名中名列前茅。
周凱,作為云南機場集團的董事長,帶領云南機場集團走出了一條陽光大道。那么,云南機場集團在以航空大眾化為目標的前提下,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民生周刊:航空業(yè)的發(fā)展對云南的特殊意義在哪里?
周凱:航空業(yè)的發(fā)展對于云南省優(yōu)化和提升綜合交通功能,提高對外通達和集散能力,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落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戰(zhàn)略地位,增強區(qū)域綜合競爭力,推動區(qū)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fā)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云南的省情特點決定了發(fā)展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必須堅持民航先行。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疆,是我國面向西南的門戶。云南省又是我國民族大省、旅游大省,由于旅游資源分布廣,要求有快捷、便利、高效的交通網絡來提供有效的服務支撐。而現有的交通網絡還不夠完善,運輸服務效率和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對鐵路與公路的建設有所限制,修建造價高昂,而修建一個支線機場投資為10億元左右,投資少、速度快、帶動作用明顯。因此,云南堅持民航先行,優(yōu)先發(fā)展民航機場。
民生周刊:“十二五”期間,云南機場集團取得了哪些成績?
周凱:“十二五”期間,云南機場集團的發(fā)展以2012年長水機場啟用為標志,很清晰地分為前后兩個階段。5年間,全集團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9724萬人次,其中2011、2012年兩年平均增速10.2%,2013年至2015年平均增速17.9%,實現了旅客吞吐量的翻番,由2010年的2629萬人次增長至2015年的5234萬人次。云南機場產業(yè)集群的龍頭——昆明機場“十二五”期間完成旅客吞吐量14575萬人次,并在2013年和2015年取得全國2000萬級以上機場增速排名第一。2016年開年以來,昆明機場增長勢頭喜人,2月份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六,突破了全國第七徘徊多年的局面。
民生周刊:云南機場集團是如何踐行航空大眾化目標的?
周凱:機場集團在貫徹十八大精神和落實“民航強國” “民航強省”戰(zhàn)略的過程中,始終貫徹“強國”和“惠民”兩條主線,力求讓身處高山深壑的云南各族人民能夠更多地享受到航空運輸提供的便捷服務。
一方面,集團通過大力優(yōu)化國內干線,重點建設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與國內主要樞紐機場間的空中快線。另一方面,集團合理安排航班時刻,優(yōu)化旅客乘機流程,整合創(chuàng)新空中快線產品,實現空中快線“公交式”運營;積極協(xié)助航空公司開展中轉聯程服務業(yè)務,設計開發(fā)配套中轉服務產品,如“城市值機” “便捷中轉”等,并為中轉旅客創(chuàng)造盡情享受機場購物及服務設施的條件。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在集團的支持下,對每一個航班實施進程管理系統(tǒng)——“長水常準”。這套系統(tǒng)的啟用有效地提高了昆明長水機場的運行管理質量和效率,優(yōu)化了旅客候機體驗。
根據云南省航空網建設要求和綜合交通5年大會戰(zhàn)實施規(guī)劃,到2020年云南省運營和在建民用運輸機場將達20個,通用機場50個,為通用航空發(fā)展提供較成熟的基礎條件。
民生周刊:機場集團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方面的舉措和成效有哪些?
周凱: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云南機場集團掛聯扶貧點為文山州廣南縣楊柳井鄉(xiāng)海子村、石筍村。兩村自然條件惡劣,土少,石漠化嚴重,河流、湖泊等水源少,農作物種植難度大,產量低;經濟發(fā)展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資金需求量大。目前,機場集團按照“一對一、一對多”原則,共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246戶939人。
集團一是將在昆明機場和文山機場出發(fā)、到達大廳為廣南縣免費提供4塊總價值190多萬元廣告位,助推廣南對外宣傳,不斷擴大廣南縣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共建廣南特產展示平臺。集團將借助機場品牌效應和窗口形象優(yōu)勢,在候機廳內設立廣南特產展臺,宣傳推廣廣南八寶米等特色產品。三是拓展廣南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集團將積極發(fā)動所屬參控股餐飲酒店企業(yè)在生產經營中優(yōu)先采用廣南八寶米、土雞蛋等特色農產品,利用自身優(yōu)勢積極推介產品、拓展銷售渠道。集團將按照扶貧先扶智的思路,加大對扶貧點的扶智力度,引導幫扶擺脫等靠要的落后思想。
民生周刊:下一步工作安排是什么?
周凱: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集團將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統(tǒng)籌,同步推進。扶貧攻堅是集團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要工作,抓好統(tǒng)籌兼顧,做到日常工作與扶貧攻堅同步推進,確保集團與全省扶貧攻堅整體工作同步同效。二是抓好項目規(guī)劃。加大產業(yè)扶貧力度,認真抓好項目規(guī)劃,把好項目審查、立項關,建立和完善各類扶貧項目庫,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統(tǒng)籌政策,整合資金,不斷提高扶貧開發(fā)成效。三是抓好組織實施。認真執(zhí)行扶貧項目管理各項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強化監(jiān)督管理,整合資金,重點做好海子村、石筍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fā)項目實施。在項目實施中,嚴格資金管理、項目驗收、績效考核等制度,不斷完善項目管理,規(guī)范建設,完善項目移交手續(xù),建立移交制度。四是強化工作責任。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把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建設責任化、責任落實具體化,把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強化跟蹤督查,及時掌握項目實施進度,確定每個項目的完成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