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松 李世元 夏銀瓊 譚德清
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
文/李松1,2李世元3夏銀瓊2譚德清1
編者按:為了恢復(fù)軟刺裸裂尻魚種質(zhì)資源,需要進(jìn)行人工繁殖研究、批量的苗種培育和人工增殖放流。本文通過選擇蛋黃、豐年蟲和微粒子配合飼料3種開口餌料,研究其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旨在補(bǔ)充軟刺裸裂尻魚仔魚培育技術(shù),為軟刺裸裂尻魚規(guī)?;B(yǎng)殖提供參考。
軟刺裸裂尻魚(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隸屬鯉形目(Cyprinnidea),鯉科(Cyprinidae),裂腹魚亞科(Schizothoracinae),裸裂尻魚屬(Schizopygopsis Steindachner),地方名:土魚、白魚子,多生活在水質(zhì)澄清的高原河流的寬谷中,冬季在洞穴、石縫中越冬,其在金沙江、雅礱江有分布,此外通天河的支流亦有分布,分布高度可達(dá)海拔3000m~4000m,屬于高原冷水性魚類。近年來,金沙江中上游水電站已進(jìn)入開發(fā)階段,開發(fā)將導(dǎo)致棲息地環(huán)境和水文情勢等方面的改變,勢必會對生活在這一地區(qū)的土著魚類,比如軟刺裸裂尻魚造成一定影響。進(jìn)行人工繁殖研究、批量的苗種培育和人工增殖放流是軟刺裸裂尻魚種質(zhì)資源恢復(fù)的重要手段。
魚類受精卵在完成胚胎發(fā)育過程后經(jīng)過脫膜孵化成為仔魚。此時,初孵仔魚(newly hatched larvae)的消化道與外界不相通的,而孵化后仔魚繼續(xù)進(jìn)行發(fā)育,這段時間所需要的營養(yǎng)來源主要是卵黃囊。卵黃囊的容量與吸收速度決定了仔魚的開口攝食時間,是確定大多數(shù)仔魚開口攝食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隨著時間推移,卵黃囊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被漸漸消耗,口腔與消化管接通,仔魚開始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營養(yǎng)物質(zhì),以便進(jìn)一步生長與發(fā)育。仔魚開口攝食是魚類早期生活史的臨界期和關(guān)鍵時期,開口餌料的選擇及投喂技術(shù)已成為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開口餌料是影響仔魚存活、生長的關(guān)鍵因子,在人工培育條件下,應(yīng)該選擇合適的開口餌料可保證苗種的成活率。目前,部分學(xué)者對軟刺裸裂尻魚的生長、親緣關(guān)系和分子發(fā)育系統(tǒng)、年齡鑒定等開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關(guān)于軟刺裸裂尻魚的仔魚培育研究還未見報道。為了保護(hù)、利用和開發(fā)軟刺裸裂尻魚資源,本實驗選擇了蛋黃、豐年蟲和微粒子配合飼料3種開口餌料,研究其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旨在補(bǔ)充軟刺裸裂尻魚仔魚培育技術(shù),為軟刺裸裂尻魚規(guī)模化養(yǎng)殖提供參考資料。
1.實驗魚的來源與管理
實驗所用軟刺裸裂尻魚的初孵仔魚(出膜后180h,平均全長為:12.87±1.17mm,平均體重為:0.0218±0.0014g)取自云南省麗江市滇江魚類繁殖有限公司。初孵仔魚放在塑料框(35 cm ×20 cm ×10 cm)中培養(yǎng),水溫15.8℃~16.5℃,pH 7.0~7.5,溶氧≥7mg/L,氨氮<0.10mg/L,硫化物<0.05mg/L,亞硝酸鹽氮<0.005mg/L。每天觀察初孵仔魚卵黃囊的吸收情況,以便及時給仔魚投喂開口餌料。
2.實驗餌料
開口餌料分別為:熟雞蛋中的蛋黃、豐年蟲和微粒子配合飼料。在每次投喂前,取熟雞蛋中的蛋黃,使用60目的紗網(wǎng)過濾,使蛋黃顆粒變小,在水中分布均勻。豐年蟲為豐年蟲卵(天津市丹陽水產(chǎn)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海頂”牌豐年蟲卵)孵化的活豐年蟲,每次投喂前先將孵化后含有豐年蟲的鹽溶液放置于水桶中,靜止15min左右,然后使用60目的紗網(wǎng)除去上層卵殼,之后再靜止10min左右,緩緩地將水桶中含有豐年蟲的鹽溶液倒入60目的紗網(wǎng)中,這樣可收集到豐年蟲,再使用200ml~1000ml淡水稀釋,即可投喂。微粒子配合飼料為山東升索漁用飼料研究中心研發(fā)的魚苗專用微粒子配合飼料(S1號),其主要營養(yǎng)成分見表1。
表1 微粒子配合飼料主要營養(yǎng)成分
3.實驗方法
(1)實驗分組
選擇出膜后180h,即將開始攝食,體質(zhì)健壯,無病的仔魚4500尾,隨機(jī)分入9個納水5 L的圓形塑料大盆中,每組500尾。設(shè)置3個實驗組,每組3個重復(fù)。
(2)仔魚苗的飼養(yǎng)
① 設(shè)定1、2、3號水盆(r=40cm,下同)為蛋黃組,4、8、9號水盆為豐年蟲組,11、12、13號水盆為微粒配合飼料組;
② 每天8:30、12:30、16:30、20:30對水體的溫度做好記錄和喂食,每天下午17:30通過虹吸法吸出水盆中的殘餌,且做好死亡記錄和固定死亡魚苗。
③ 持續(xù)投喂三種不同的開口餌料,待投喂開口餌料達(dá)到30d為止;
④ 整理仔魚全長、體長、體重和成活率等數(shù)據(jù)。
4.樣品采集與測定
正式實驗前(出膜9d)采樣1次;投喂不同開口餌料之后,每隔5d采樣1次,每次30尾,共采樣6次,取樣之前停食4h,盡量避免飽食引起的體重誤差。實驗魚使用魚保安—MS222(濃度為20.0mg/L)麻醉后,在SZM-體視顯微鏡照相系統(tǒng)下拍照,利用系統(tǒng)自帶的軟件測量魚體全長和體長(精確度0.01mm)。用吸水紙吸干魚體表水分后在分析天平上稱重(精度0.0001g)。每次隨機(jī)取樣之后,采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對取樣仔魚進(jìn)行固定。
5.數(shù)據(jù)分析
軟刺裸裂尻魚全長(Total length,TL,mm)與日齡(days,D,d)、體重(Wg)與日齡、各實驗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的數(shù)據(jù)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SPSS19.0軟件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來檢驗各實驗組的差異顯著性,各實驗數(shù)據(jù)為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X±SD),顯著性標(biāo)準(zhǔn)為P<0.05。分別采用以下公式進(jìn)行計算和擬合軟刺裸裂尻仔魚的成活率、體重生長曲線和全長生長曲線。以特定生長率(SGR)來描述仔魚的生長特性。
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成活魚尾數(shù)/開始放養(yǎng)魚尾數(shù)×100%
體重生長曲線(Weight growth curve, Wg,g):Wg=aebD
全長生長曲線(Total length,TL,mm)TL=aD3+bD2+cD+d
公式中,a、b、c、d為常數(shù),D為日齡[15]。
公式中,SGR表示特定生長率(%/d),Wt和W0分別表示為在實驗后的第t d和實驗前的仔魚體重,t為實驗時間[21-23]。
1.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成活率的影響
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投喂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影響,豐年蟲組、微粒飼料組明顯高于蛋黃組。從表2可以得出:實驗結(jié)束時(30d),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成活率依次為豐年蟲組>微粒飼料組>蛋黃組;在實驗開始后的第5d,可以看出微粒飼料成活率高于豐年蟲組和蛋黃組;在實驗第30 d,豐年蟲的成活率是最高的,其值為(70.32±18.55)%;之后為微粒飼料組,為(66.58±22.02)%;蛋黃組最低,其值為(50.12±29.28)%。
表2 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仔魚成活率的影響
表3 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仔魚體重的影響
表4 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仔魚全長的影響
2.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生長的影響
(1)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體重的影響
在整個實驗期間,豐年蟲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平均體重呈增加趨勢,而蛋黃組和微粒飼料組平均體重呈波動增加趨勢。其具體結(jié)果表現(xiàn)(表3)為:在實驗開始后的第5d,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平均體重增幅不明顯。第10d~第20d期間,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增加的平均體重具有顯著性差異。第25d,豐年蟲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平均體重顯著高于蛋黃組和微粒飼料組,而蛋黃組和微粒飼料組無顯著性差異。將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平均體重(Weight growth curve, Wg,g)與日齡(days,D,d)進(jìn)行回歸分析,豐年蟲組平均體重(Wg1)與日齡為:Wg1=0.0217e0.0700D(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9386,n=210);微粒飼料組平均體重(Wg2)與日齡為:Wg2=0.0224e0.0316D(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6238,n=210);蛋黃組平均體重(Wg3)與日齡為:Wg3=0.0247e0.0216D(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3808,n=210)。
(2)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全長的影響
由表4分析得出:在整個的實驗期間內(nèi),豐年蟲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平均全長呈增加趨勢,而蛋黃組和微粒飼料組平均全長呈波動增加趨勢,其蛋黃組波動趨勢較明顯,微粒飼料組波動趨勢不明顯。在實驗開始后的第15d,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全長依次是豐年蟲組>微粒飼料組>蛋黃組,豐年蟲顯著高于其他組,而微粒飼料組與蛋黃組無顯著性差異。在實驗后的第15d~第25d,蛋黃組全長有下降趨勢。實驗后的第20d~第25d,微粒飼料組全長有下降趨勢。從實驗開始的第1d~第30d(實驗結(jié)束),豐年蟲組全長始終保持上升趨勢。將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全長(Total length,TL,mm)與日齡(days,D,d)進(jìn)行回歸性分析,其關(guān)系式為:蛋黃組全長(TL1)與日齡為:TL1=0.0005D3—0.0255D2+0.5614D+12.613(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9487,n=210);豐年蟲組全長(TL2)與日齡為:TL2=0.0003D3—0.0165D2+0.6665D+12.658(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9903,n=210);微粒飼料組全長(TL3)與日齡為:TL3=0.0004D3—0.0229D2+0.5651D+12.736(擬合度判定系數(shù)R2=0.9633,n=210)。
(3)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特定生長率的影響
圖1 不同開口餌料下軟刺裸裂尻魚體重特定生長率
從體重特定生長率結(jié)果來看,各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特定生長率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10d內(nèi)各組的特定生長率都呈較快的上升趨勢,最快的為豐年蟲組,其次為微粒飼料組、蛋黃組。10d~15d微粒飼料組特定生長率下降速度快于豐年蟲組和蛋黃組。15d~20d期間,各組特定生長率依次為豐年蟲組>蛋黃組>微粒飼料組。25d~30d期間,各組特定生長率都呈上升趨勢(圖1)。
1.不同開口餌料對軟刺裸裂尻魚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
開口餌料是影響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發(fā)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很多魚類在自然條件下都有相應(yīng)的開口餌料生物。仔魚的開口餌料可分為人工餌料和天然餌料,人工餌料其主要有人工配合飼料、雞蛋黃等,天然餌料主要包括有鹵蟲無節(jié)幼體、枝角類、輪蟲等。近年來,已有研究報道:將人工餌料作為開口餌料,仔魚的成活率和生長明顯低于天然餌料,比如羅非魚(Oreochromis spp)、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sinensis)的苗種養(yǎng)殖實驗。本研究結(jié)果也應(yīng)證了這一結(jié)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豐年蟲組軟刺裸裂尻魚仔魚的成活率、全長的增長速度都優(yōu)于蛋黃組和微粒飼料組(表2、4)。雖然蛋黃組在實驗后期體重的增長速度稍快于微粒飼料組,但是在接近實驗結(jié)束時,其生長速度漸漸變緩,成活率也非常低(表2、3)。蛋黃組體重特定生長率在實驗中后期表現(xiàn)的略高于微粒飼料組,但后期明顯低于豐年蟲組和微粒飼料組。綜上得出:軟刺裸裂尻魚仔魚在開口階段,投喂豐年蟲能夠保持一定的成活率,也能滿足仔魚生長的需要。
2.軟刺裸裂尻魚開口餌料的篩選
餌料的可捕性(分布水層、游泳速度)、適口性、營養(yǎng)需要、相對豐度、規(guī)格等作為仔魚對可食餌料種類的選擇指標(biāo)。已有研究報道:由于水域餌料生物基礎(chǔ)的變化與不同,再加上人工投喂存在區(qū)別,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開口食物的仔魚也存在著差異,比如,淡水魚類的仔魚以輪蟲為主要食物,而海水魚類主要以撓足類為食[28]。從本實驗的成活率和全長長勢情況來看,豐年蟲組和微粒飼料組軟刺裸裂尻仔魚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都高于蛋黃組,即可說明豐年蟲和微粒飼料都可作為軟刺裸裂尻仔魚的開口餌料。但是,微粒飼料投入水中后容易散失,時間一旦長了魚苗沒有吃完極易引起水質(zhì)敗壞,并且微粒飼料是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的,仔魚與它的相遇頻率明顯沒有活餌料的高,活性物質(zhì)缺乏,投喂時間稍長便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自此,本研究認(rèn)為豐年蟲是軟刺裸裂尻仔魚適宜的開口餌料。這與對四川裂腹魚]、泥鰍、暗紋東方魨和江鱈開口餌料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豐年蟲是軟刺裸裂尻魚仔魚適宜的開口餌料。在生產(chǎn)中,如果豐年蟲不足,可以使用微粒飼料或者蛋黃來作為開口餌料的補(bǔ)充,但是一定要控制其投喂時間,不能長期投喂。
作者單位:1.云南麗江滇江魚類繁育有限公司2.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動物科技學(xué)院3.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漁業(yè)執(zhí)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