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
摘 要:《象藏珍本選編》共收編了38函本教古籍抄本,全書分為五卷,第1-2卷為哲學類,第3卷為歷史類,第4卷為文學類,第5卷為傳記類,涵蓋了10-19世紀的重要本教抄本古籍,內(nèi)容涉及本教教義、本教歷史、本教人物、象雄文字、占卜等領(lǐng)域知識。是阿壩縣郎依寺象藏文化研究工作組從阿壩縣四座本教寺院的喇章、僧舍及上百戶信仰本教的藏民家中收集整理出版的本教古籍抄本叢書,對研究藏族宗教、歷史、人物、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通過實地調(diào)查收集一手資料,對阿壩縣民間家藏本教文獻《象藏珍本選編》母本的來源、作者、內(nèi)容、進行初步介紹,并參考甘肅宕昌本教文獻和甘南舟曲本教文獻,分析介紹早期抄本的內(nèi)容、文字、圖符等具有的特點。
關(guān)鍵詞:阿壩縣家藏本教文獻;作者;內(nèi)容;特點
一、阿壩縣民間家藏本教文獻《象藏珍本選編》母本的來源
2009年10月31日,在阿壩縣郎依寺法王格桑羅朱堅贊的提議下,郎依寺從雍仲本教講修學院選出23名于2009年完成9年學業(yè)的僧人,成立雍仲本教象藏文化研究工作組,展開阿壩縣民間家藏本教古籍的收集整理工作。2009年11月15日,象藏文化研究工作組把罕見的本教哲學文獻、歷史文獻、傳紀文獻以及外形裝幀、載體、圖文等具有鮮明古籍特點的本教抄本、正面臨失傳的本教手抄本和已失傳的孤本作為主要收集對象(不包括本教祈誦類文獻),參照本教大藏經(jīng)目錄和本教寺院藏書書目,分兩個小組走訪阿壩縣郎依寺、奪登寺、覺羅寺、東勒寺四座本教寺院的喇章、僧舍及上百戶信仰本教的藏民家中,挨家挨戶地收集,經(jīng)過一年多的收集工作,共收集了130多函本教古籍手抄本 ,從中選出38函本教古籍抄本率先整理出版了《上古象藏珍本選編》,其中的8函抄本來自郎依寺甲沃喇章,郎依寺甲沃活佛健在時曾講過,這些本教文獻在他懂事時就已經(jīng)保存在甲沃喇章,文革時期被保存了下來,流傳至今。3函來自郎依寺甲丹彭措喇章,據(jù)郎依寺志記載,郎依三十五世南卡洛珠于1919年建立規(guī)范的學經(jīng)制度,印刷本教經(jīng)版,在綽斯甲地區(qū)購買本教木刻版,換取德格等地的珍貴本教手抄本,購置了大量本教文獻 。因此此處的3函本教抄本可能源于南卡洛朱時期。4函來自奪登寺喇章,奪登赤瓦活佛講道,以前的奪登寺活佛格桑慈城丹貝堅贊收集了大量本教文獻,收藏于寺內(nèi),善書法的奪登寺高僧,對寺內(nèi)收藏的善本進行抄錄,臨終時捐獻給奪登寺次爾欽、赤瓦兩位活佛,文革時期焚毀經(jīng)書時,赤瓦活佛從將要燒毀的經(jīng)書中取出部分文獻,在僧人、群眾的幫助下埋藏在寺院后山上得到保存。1函來自阿壩縣安羌鄉(xiāng)葛桑扎巴,文革以前,奪登甲瓦旺丹活佛學識淵博收藏有豐富的本教文獻,遷到下阿壩安羌鄉(xiāng)定居,后遷往松潘縣時留下了藏書。文革時期本教僧人葛桑扎巴,保管了甲瓦旺丹活佛留下的文獻。1函來自安羌鄉(xiāng)歐恩倉,歐恩倉家中曾有兩名僧人,其中一位叫次誠,文革時期,在安羌鄉(xiāng)水電站處焚燒文獻時,兩位僧人從堆積的文獻中取走部分文獻,藏于格桑扎的巖石和樹林中,得以保存 。其余的20函本教抄本,一部分稱是來自于文革時期燒毀郎依寺文獻時,散失民間被僧人、群眾收藏于家中,其余來源不詳,需要進行進一步挖掘。
二、阿壩縣民間家藏本教文獻《象藏珍本選編》主要文獻的內(nèi)容及作者
1.10世紀前后的主要文獻
《???????????????????????》(喪葬占卜文書)共22頁,文獻邊沿輕度受損,內(nèi)容完整,作者不詳,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龍藏鄉(xiāng)恰沃村尼倉家中,是一部關(guān)于本教喪葬儀軌的占卜文獻,內(nèi)容以離、坤、乾、兌、坎、艮、震、巽八個卦象上的亡者口吻分別講述了亡者因吃了寡婦送的食物、接觸仇殺親友之人、吃驢等動物肉沾上穢氣,被????????????????????????????????等鬼怪奪走????(魂)導致死亡的經(jīng)過,及鬼怪企圖危害亡者家族成員的性命,為消除來自鬼怪的危害要迎請本波舉行消災祈福的儀式。
《????????????????》(舊占卜文獻)共16頁,篇首不全,文獻邊沿嚴重受損,字體似出自不善書寫者的藏文楷體、作者不詳,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龍藏鄉(xiāng)恰沃村尼倉家中,這部文獻包括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八十多種卦象的含義,以及每個卦象所需舉行的儀式。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成年、青年、幼年的守護神頗拉,十二生肖的魂馬。第三部分講述了年、月、日、時刻中星宿的運轉(zhuǎn)對個人出行、辦事、安危的影響及應舉行的各類的儀式。
2.11~15世紀的主要文獻
《??????????????????????????????????????????????》(本教四賢相地術(shù))共41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龍藏鄉(xiāng)哲爾倉家中。這是一部藏族早期的相地術(shù),文章開頭記載了這部典籍最先由貢澤神變王在諾布仁欽林傳授給杰齊和杰頓,杰齊和杰頓傳給堪布瓊郭和瑪西,后本教四賢整理成文。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不同地形、山脈、流水的形勢、走向所顯現(xiàn)的吉兇及其判斷法,國王、大臣、平民的墓地地形對家族運勢的影響,以及古代藏族的董、扎、穆、塞等氏族的墓地地形。
《????????????????????????》(象藏咒文讀法)共39頁,作者不詳,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河支鄉(xiāng)貢瑪倉家中。主要講述了象雄語、藏語、梵語的語法和本教重要咒文的拼讀。
闊邦占巴南卡的著作:據(jù)本文獻記載,闊邦占巴南卡出生在古象雄的穹窿銀城,師從達穆特格、東炯圖欽等本教大師證得無上大圓滿,前后在藏地、達塞、印度、中原等地修行 。其著作《????????????????????》(地道義理明解),共30頁,《??????????????????????????????????????????》(了義之要點竅決)共有32頁和《???????????????????????????????????????????》(本教教言史綱要)共38頁,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郎依寺嘉沃喇章,據(jù)跋文記載前者由闊邦詹巴南卡為方便本教學士學習而傳授,闊袞·度瓦仁欽傳給長松次成丹貝,丹貝傳給喇嘛南卡索南,流傳至今,文獻內(nèi)容以上師和弟子之間的問答形式簡要介紹了本教地道中的十八空性、五力、八解脫道、四辛饒道、十三力、八無暇的概念及本教的基本理論?!读肆x之要點竅決》和《本教教言史綱要》最先由闊崩占巴南卡整理書寫,后被埋藏在巖石下面,由本教伏藏師葉頓瓊貴則于12世紀發(fā)掘,傳給了葉茹十八位頓巴之一的阿夏喇嘛,阿夏喇嘛傳給了這部文獻的記錄者,由于文中沒有筆者署名,根據(jù)本教史傳文獻,象藏文化工作組認為這兩部文獻的記錄者很有可能是阿夏喇嘛的親傳弟子闊滾·杜瓦堅贊?!读肆x之要點竅決》講述了本教大成就者齊美祖普、桑哇堆巴、雍色達巴等人對本教教法的見解,本教教法外部法門禪定的修習方法,內(nèi)部法門秘訣的修習方法以及密部法門秘訣的修習方法。《本教教言史綱要》主要敘述了本教內(nèi)外法門的傳授和葉辛祖普、雍色堆巴、達拉枚巴等本教大成就者修成正果獲得各種神通并勸說世人及時修行的教言。
覺頓瑪貝桑格的著作:覺頓瑪貝桑格被認為是覺拉葉基的慣用名,11世紀生于衛(wèi)藏地區(qū),屬辛欽四大傳承弟子之一,主要承襲本教康欽等般若部的教理 ,《????????????????????????????????????????????》(菩薩乘密要學),共100頁,文獻中間缺失2頁,有幾處句子已缺漏,由麥烏·奎巴華爾欽記錄成文,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龍藏鄉(xiāng)甲格熱瓊倉家中,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菩薩乘心密中遍及一切法的十支,明智方便的傳授,八支持論、破喻八支、智慧障等的概念和意義。
麥頓西繞俄色的著作:麥頓西饒俄色(1048~1132)出生在雅卓達隆地區(qū),師從貢佐日綽、竹頓等著名本教大師,精通本教教法顯密心三宗,著有《中觀二諦》、《律集論》《菩提道次第論》、《品部疏》、《隱士傳記》等諸多論著 。《象藏珍本選編》之第1~2卷中包《???????????????????????????????》(正見次第論)共45頁,《??????????????????????????????????》(修道次第論)共36頁,《???????????????????????????????》(道路次第)共55頁,《??????????????????????????????????????????????????????????????????????????????????》(一切諸法集于平等性體之明點論)共25頁,《??????????????????????????????????????》(大乘解脫道明示)共22頁,五步著作均出自11世紀的麥頓西繞俄色之手,其中前三部文獻由喇嘛度瓦曾講授,由麥頓西饒俄色記錄成文,并傳給辛頓南卡,依次傳給許葉頓巴,長松雍中桑格等人,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郎依寺甲沃喇章。第四部文獻只注明了由麥頓著,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奪登寺喇章。第五部典籍中注明了這部典籍由雅枚巴根據(jù)貢佐巴上師的教言著錄成文,。這里的雅枚巴應是麥頓的慣用名,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哇爾瑪鄉(xiāng)亞聶倉家中。這五部文獻主要論述了本教大乘教法的見地、道路次第、觀修次第、本教九乘各乘級的見、修、行、果以及各乘級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紐頓慈城堅贊的著作:紐頓生于公元1144年,是竹氏著名弟子葉茹十八位頓巴之一,精通本教哲學庫部 ,該《???????????????????????????????????????????????????????????》(<斯巴佐普>之情器部釋疏)共55頁,文中1-3頁有幾處稍已受損,其余基本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哇爾瑪鄉(xiāng)謝哇倉家中,是本教著名文獻《斯巴卓普》中情器部的注解,內(nèi)容簡明扼要地論述了外部器世界的形成,內(nèi)部有情的生成,外部器的壽命與內(nèi)部有情眾生的苦樂,情器的壞滅與空性。
象頓索南仁欽的著作:象頓索南仁欽生活于13~14世紀,是噶頓次誠堅贊的老師 ,其著作《?????????????????????????????????????》(密乘義理明釋)共110頁,內(nèi)容完整,象頓索南仁欽著,母本現(xiàn)藏于奪登寺喇章,內(nèi)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本教教義《噶》和《噶丹》的定義,世俗諦和勝義諦的含義,密宗不同法門的理論、修行次第及功德等。
竹叢枚索南洛朱著作:竹叢枚索南洛朱生活與13世紀,是葉茹十八位頓巴之一 ,精于本教密乘,著作《?????????????????????????????????》(密乘語義明示幻鑰)共45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龍藏鄉(xiāng)歐恩倉家中,由本教空行母益西貝姆耳傳給索南洛朱記錄成文,后由米拉增巴歇久抄錄。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本教密乘神靈的種類,密宗修行入門的誓詞、灌頂、觀想、見地、修行、事業(yè),密乘的近修法門,靜神和憤怒神的形象及觀想法,四手印、密宗垛兒馬的種類、用途及功德,密宗師臨死時的修行等。
噶頓次誠堅贊著作:噶頓次誠堅贊于1336年出生在金川縣,是本教葉茹十八位頓巴之一 ,其著作《?????????????????????????????????》(密乘語義明示幻鑰)共49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哇爾瑪鄉(xiāng)噶休村達貢倉家中。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從原初的虛空無物至仙劫時期千佛的誕生,本教祖師辛饒米沃且三轉(zhuǎn)法輪到穆赤贊普時期本教從象雄腹地傳入達食、印度、吐蕃等國家的歷史,本教的重要神靈達拉枚巴等的起源神話;論述了本教《本教大藏經(jīng)》<噶>和<噶丹>的概念及界線,詳細講解了本教前弘期、中弘期、后弘期本教伏藏文獻的發(fā)掘和傳播情況;論述了本教文獻《十萬濟龍經(jīng)》、《康欽》以及密宗和大圓滿的部分內(nèi)容、占卜、星算、禳解等儀軌經(jīng)典被蓮花生、毗盧遮那、覺薩本莫等大譯師改譯為佛教文獻的歷史現(xiàn)象。
羅丹寧布著作:羅丹寧布大師又名彌拉熱那,于1360年出生在瓊布地區(qū)的謝幕宇普,25歲時得到已故的本教大師的當欽穆擦杰爾枚的耳傳撰寫了本教祖師辛饒米沃的長篇傳記《斯居》,于1406年圓寂 。其著作《????????????????????????????????????????????????》(密乘語義明示幻鑰)共91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郎依寺甲沃喇章。文章開頭部分注明了這部文獻由占巴南卡以耳傳的形式傳授給邦曾彌拉熱那,文獻記錄了占巴父子與邦曾之間的對話,預言內(nèi)容為人壽60前后由于眾生福薄,本教日漸衰落,導致藏地將發(fā)生瘟疫、饑餓、戰(zhàn)爭、自然災害及社會秩序的混亂,預言本教在藏東地區(qū)得到復興,以羅朱、旺甲、堅贊為名的大德的誕生及戒律的推崇使社會秩序得以恢復的情況,霍爾軍隊、蒙古軍隊、清軍分別從藏北、衛(wèi)藏、藏東入侵涂炭生靈,指示本教伏藏的埋藏的神山以及轉(zhuǎn)山的功德等。
3.17~19世紀的主要文獻
南卡楞舟著作:南卡楞舟生于19世紀,其著作《???????????????????????????????????????????????????????》(觀修次第密語精要)共9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覺洛鄉(xiāng)甘倉家中。是一部關(guān)于本教觀想法門的要義集論,主要講述了本教觀想中要掌握的止、勝觀、意識活動的含義和觀想修行時將此三者結(jié)合的必要性,時段觀修、自然觀修、法界觀修三種觀修的修法以及不同階段要達到的境界。
古登·索南洛朱著作:索南洛朱于1784年出生嘉絨藏區(qū),是曼日寺第二十二任堪布 ,其著作《?????????????????????????????????????????????????》(別解脫戒青蓮束)共58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郎依甲丹彭措喇章,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器的類型,不同戒律的受持及功德,破戒的過失與補救方法等。
郎依三十五世南卡洛朱著作:郎依三十五世南卡洛朱著作《??????????????????????????????????????????????????????????????????????????????》(詩詞例文明智喜宴)共37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哇爾瑪鄉(xiāng)噶秀村藏民聶哇倉家中。文獻內(nèi)容為分別寫出詩文譬喻、形象化、點睛、重疊、否定、敘因、翻案、存在、影射、夸張、浪漫、因由、隱微等三十類修飾法的釋例,南卡洛朱精通詩學理論,在詩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其大部分文本在國內(nèi)外基本上已失傳。
益西堅贊的著作:《?????????????????????????????????????????????????????????????????????????????????》(詩歌名詞辭藻智者項飾)共125頁,內(nèi)容基本完整(有幾處字跡模糊不清),母本現(xiàn)藏于郎依寺囊欽滾夏普公瑪倉,主要內(nèi)容為以詩文體的形式書寫了辭藻學中的上百個同物異名,據(jù)了解這部文獻基本上已失傳。
尼瑪?shù)ぴ鲋鳎骸????????????????????????????????????????????》(郎依洛朱托麥傳記)共18頁,內(nèi)容完整,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哇爾瑪鄉(xiāng)噶秀村拉桑家中,文本主要簡述了郎依洛朱托麥的姓氏,拜師修學,利益眾生,最終涅槃圓寂等生平事跡。
次誠丹增著作:《?????????????????????????????????????????????????????????????????????????????????????》(第二十五任曼日寺堪布卓袞洛朱傳記)共69頁,內(nèi)容完整,作者依據(jù)從大師弟子處收集的材料和卓袞大師傳授給作者的心傳,于藏歷水馬陽年三月初一撰寫了這部傳記。母本現(xiàn)藏于阿壩縣奪登寺喇章,內(nèi)容主要敘述了曼日寺第二十五代堪布卓袞西饒雍中旺甲從出家受求學到擔任曼日寺堪布,期間經(jīng)歷的內(nèi)部紛爭,至最終圓寂的生平事跡。
三、阿壩縣民間家藏本教文獻《象藏珍本選編》的特點
1.10世紀前后文獻的特點
(1)內(nèi)容上的特點
《???????????????????????》屬本教四因乘中的恰辛乘內(nèi)容。文本中記載了八個亡者因接觸各類不凈之物沾染穢氣,被贊、杰布、魔、鬼怪奪走“????”(魂),致其死亡之事,及通過念誦《十萬魯經(jīng)》、“????????”咒文、迎請本波舉行消災祈福儀式消除贊、魔、鬼怪的害心的方法。反映了早期藏族認為生命由魂、意、心三個要素構(gòu)成,魂作為生命的核心要素,由俱身神保護,當人身接觸不凈之物沾染穢氣時俱身神會離開,人的魂因失去保護,被贊、魔、鬼怪奪走致人衰弱死亡的獨特認識。
《???????????????》中記載了83種吉兇征兆,通過插神箭、取央扭轉(zhuǎn)運勢的儀式,十二生肖的魂、頗拉神、威望、友、敵等的馬色,以及年、月、日、時、刻等時間段魂在人體上的位置。體現(xiàn)了把人的疾病、死亡、興盛、衰落歸因于央、魂、的狀態(tài),通過占卜預測吉兇、以插箭、取央等儀式轉(zhuǎn)衰敗為興盛的傳統(tǒng)習俗。充分反映了早期藏族人民的萬物有靈的思想觀念和原始本教的古老儀式。
(2)文字、圖形特點
《???????????????????????》和《????????????????》與甘肅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本教文獻、甘南舟曲苯教文獻十分相似,出現(xiàn)了藏文基字?和?、?和?意義相通的現(xiàn)象,添加后加字?的現(xiàn)象,大量使用了藏文縮寫詞,沒有出現(xiàn)反寫的“?”藏文元音,《????????????????》中出現(xiàn)的藏文草體數(shù)字1~29的特殊寫法,從字形、書寫特點上看,數(shù)字1、2、3、4、7 與現(xiàn)代藏文草體數(shù)字相近,數(shù)字6、9、10與現(xiàn)代藏文在字形上相差較大,組合數(shù)字10、11、20等的書寫方式上與現(xiàn)代藏文數(shù)字有很大區(qū)別,與此類似的藏文數(shù)字出現(xiàn)在《甘南舟曲苯教文獻》中,這種特殊的藏文數(shù)字應是藏文草體數(shù)字書寫方式尚未成熟時期的寫法,《???????????????》中出現(xiàn)的藏另外《???????????????》出現(xiàn)的83幅圖文與甘南舟曲本教文獻中的圖符較相似,都出現(xiàn)了形似太陽、月亮、雍仲的圖符,從其內(nèi)容、文字、圖符的特點來看,《??????????????》的成書時間應為10世紀前后,《????????????????》的成書時間應為10世紀末或11世紀初。
①《???????????????????????》、《????????????????》中的部分標點符號、詞匯、數(shù)字
標點符號
藏文楷體縮寫詞
藏文草體數(shù)字1~21
古藏文詞匯
②《???????????????》中的部分圖文
2.11~15世紀文獻的特點
11~15世紀的文獻,主要分為伏藏、耳傳、經(jīng)典文獻三種,書寫工整,保存完善,屬于本教五果乘即雍仲本教內(nèi)容,主要反映了本教風、火、水、土、空五種元素為萬物之源的宇宙觀,輪回、涅槃、空性無我的思想理論,菩提道次第、密宗修持法門的見、修、行、果等,體現(xiàn)了雍仲本教成熟、完善的教義理論。
在文字書寫上延續(xù)了“??????????????、 ???????????”等數(shù)字代替文字的書寫方式,零星保存了“?????????”“????????”“?????”“???????????”“???????????”“?????”“?????????????????”“???????”“??????????”等厘定之前的藏文詞匯,跋文中使行用了“???????????”等結(jié)語。其中闊邦占巴南卡的三部著作是葉頓瓊貴則發(fā)掘的伏藏文獻,文中較多地保存了10多行被稱為“?????????”的伏藏文字和早期的藏文的起頭符號、, 終止符號,較多地保存了早期的詞匯和文法,跋文中沒有出現(xiàn)“??????????“,根據(jù)以上特點,闊邦占巴南卡的著作成書時間應早于11世紀的麥頓西繞俄色的著作。
3.17~19世紀的文獻特點
17~19世紀的文獻包括了本教教義的修持、戒律、詩學理論、本教師傳記,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文字書寫上沒有數(shù)字代替文字的寫法及與現(xiàn)代藏文詞匯、標點符號和文法不符的書寫形式,這部分文獻雖成書時間晚,但仍然具有近2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調(diào)查郎依三十五世南卡洛朱的著作和益西堅贊的著作是國內(nèi)外僅存的唯一文本,屬于十分罕見的珍本。
四、結(jié)語
總之阿壩縣民間家藏本家文獻《象藏珍本選編》一書,在時間上涵蓋了10~19世紀之間的重要本教文獻,容納了本教哲學、歷史、儀軌、人物、文學等,不同時期的文獻在紙張、文字、內(nèi)容方面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時代特征,為我們了解藏族社會、宗教、歷史、語言、文字的發(fā)展軌跡提供了重要依據(jù)。自2012年5月《象藏珍本選編》自出版以來,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和關(guān)注,但目前似乎沒有專家、學者對此進行探討研究,基于此現(xiàn)狀,在此筆者試圖對阿壩縣民間家藏《象藏珍本選編》進行初步介紹。
注釋:
[1]此信息由阿壩縣郎依寺象藏文化研究工作組成員拉沃羅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