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1]
?
建設高校實驗教學新型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探討
李慶[1]
(天津醫(yī)科大學 醫(yī)學英語與健康傳媒學院,天津 300070)
通過對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管理現狀和目前存在主要問題的分析,探討了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目標、建設方法和框架設計方案.以期對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和高校教育綜合改革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效率.
信息化平臺;實驗教學;高校
高校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適應社會需要為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通過建設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體系(以下亦稱“實驗教學中心”),可以促進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和健康發(fā)展,不斷提升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水平.實驗室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為實踐性教學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不斷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機制,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持續(xù)推進實驗教學,不斷提高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水平,逐步建成一批教學質量高、學生受益面廣、服務能力強、資源共享度高、示范輻射作用大的實驗教學中心.因此,建設高校實驗教學新型信息化管理平臺意義重大.
1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管理現狀
目前,教育部已建成80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涵蓋計算機、生物、醫(yī)學等多個學科.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5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要具備“先進的實驗教學信息化水平”,推動課程管理、師生交流、教學評價的信息化,推進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實現實驗內容、空間、時間、人員及儀器設備等的高效利用和開放共享[1].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特別是“985”和“211”高校在建設實驗教學中心過程中均已不同程度地開展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如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均已開發(fā)實驗室開放門戶等實驗教學教務管理系統(tǒng)[2].各高校開發(fā)的實驗教學信息化教務管理系統(tǒng)各有特色,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高校實驗教學質量和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多年來,天津醫(yī)科大學也非常重視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截至目前已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9個天津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分別涉及基礎醫(yī)學、預防醫(yī)學、護理學、口腔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及醫(yī)學英語等多個學科.隨著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和發(fā)展,各實驗教學中心根據不同學科實驗教學的特點,從實驗教學管理和實驗教學資源管理入手進行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1.2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院校雖然都不同程度地開展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且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實驗教學中心總體上信息化建設及管理水平與國外先進的大學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較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一是實驗教學中心設計理念本是實驗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其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應能整合校內外實驗資源,緩解高校實驗資源配置不平衡、供給不足的現象,解決重復購置和資源使用率低下的問題,實現各實驗教學中心之間優(yōu)質實驗資源有效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3-4].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實驗教學中心資源共享范圍通常只限于本中心內部,高校內各個不同級別的實驗教學中心彼此實驗資源管理相對獨立,高校內部缺乏統(tǒng)一的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實驗資源統(tǒng)一調配和管理,更無法實現各高校之間的實驗教學資源共享.二是高校各實驗教學中心之間由于管理體制等問題,造成實驗教學缺乏多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而制約了高校實驗教學的發(fā)展和水平的提升.三是個別高校由于對實驗教學重視不夠,對實驗教學管理缺乏質量評價,對實驗管理人員缺乏績效考核.四是一些高水平實驗教學中心負責人通常是兼職教授,其主要精力往往放在課堂教學、科研課題和培養(yǎng)研究生上,很難在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和管理上投入太多精力[5].因此,高校實驗教學中心管理模式亟待改善,其信息化統(tǒng)一管理平臺亟需構建.
2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
2.1 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目標
(1)建立高校統(tǒng)一標準的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門戶,高校內各級別實驗教學中心均在同一個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管理.
(2)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由高校專門實驗教學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校內各級別示范中心均使用同一門戶網站,并根據自身權限處理實驗教學相關事務作為彼此協(xié)作溝通的平臺,不斷提高實驗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
(3)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與客戶端/服務器(C/S)相結合的應用模式,以網絡為平臺實現高校實驗教學信息資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以及信息資源的集中管理和統(tǒng)一調度,并為各高校間的實驗教學中心實驗資源共享提供服務.
(4)通過實驗教學信息化平臺建設,最終實現在同一個信息化管理門戶完成高校內及高校間實驗教學中心的資源共享和彼此協(xié)作的目標.
2.2 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方法
為了充分保障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和規(guī)范運行,高校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必要設立專門機構——暫稱作“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且由實驗教學管理中心專職負責人全面負責此項工作.應用互聯(lián)網思維構建高校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的研究[6],建議高校成立“教學基礎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將統(tǒng)一在高校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展工作.高校實驗教學管理中心應屬于高?!敖虒W基礎建設委員會”下屬機構,并接受該委員會領導.高校實驗教學管理中心全面負責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管理平臺設計與實施,并逐步完善實驗教學管理和評價機制,高校實驗教學管理中心所屬各級別實驗教學中心均要求設立專職主任全面負責本示范中心管理工作,科學配置管理人員并開展績效考核.實驗教學管理中心應在高校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中設有專門的門戶網站,通過不同功能模塊實現實驗教學和實驗室流程管理實時化,實驗教學資源全部高效共享和服務,實驗教學相關師生和工作人員高效互動等[7-8].
2.3 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框架設計
關于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框架設計見圖1.
框架設計說明:
(1)高校實驗教學管理中心所屬各級別(國家級、省級或校級)實驗教學中心均在同一個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展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
(2)信息化系統(tǒng)硬件平臺結構由數據庫服務器、Web服務器、終端PC機、指紋識別機和智能讀卡器構成[9];系統(tǒng)軟件框架結構由實驗室教學管理、儀器設備管理、實驗室管理和系統(tǒng)管理等若干子系統(tǒng)構成.
(3)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設計基于ASP.NET框架,采用模塊化設計,系統(tǒng)設計應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擴展性,采用B/S模式和“用戶層——應用層——數據層”3層架構模式[10].
(4)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數字化自主學習平臺應用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均在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中設計為3個單獨模塊進行管理.
2.4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的難點及問題的解決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的重點是將高校所屬各級別(國家級、省級或校級)實驗教學中心均統(tǒng)一在一個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展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然而,各級別實驗教學中心因原有的信息化水平不一致和信息化的標準不統(tǒng)一,是構建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難點.如何將各級實驗教學中心分散的數據標準化并進行統(tǒng)一管理,是構建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關鍵.另外,由于許多高校缺乏既熟悉業(yè)務又精通信息化設計專業(yè)人才,這也是制約高校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構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首先要培養(yǎng)或招聘既熟悉實驗設備操作又精通信息化軟件設計專業(yè)人才.在此基礎上,全面分析現有各級別實驗教學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現狀.在技術上根據實驗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框架要求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建立統(tǒng)一的接口和標準,將不同級別的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系統(tǒng)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實現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對修改難度較大的原有信息化管理商業(yè)軟件可選擇放棄,并根據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框架要求和相應的設計進行重新編碼.也可在不同的信息化系統(tǒng)之間加入一個中間件,用于協(xié)調不同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交互,實現對不同系統(tǒng)數據庫的無縫鏈接.這樣既保證各個級別實驗中心的獨立運行,也可以實現不同實驗中心進行有效的數據交互,以保持數據的一致性.構建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反復測試的過程,逐步解決各級別實驗教學中心異構系統(tǒng)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最終實現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數據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整合與集成.
3 結語
中國教育步入新常態(tài),信息化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動力源,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通過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yè)的滲透和融合,進一步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實現轉型.積極建設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將對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效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也是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透過整合高校各級實驗教學管理中心實驗資源為出發(fā)點,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建立高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進一步提高高校實驗設備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當然,建設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是一個長期逐步完善的過程,只要高校領導重視,最終一定會實現實驗資源一體化高效管理.
[1] 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5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5)31號[EB/OL]. (2015-06-29)[2015-09-20].http://www.jyb.cn/info/jyzck/201506/t20150629_628010.html
[2] 李玉東,艾永樂,王曉衛(wèi),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絡信息化建設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7):144-147
[3] 初漢芳,李鋒.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模式與運作機制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7):127-129
[4] 徐英蓮.建立實驗室資源共享機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9,26(6):956-959
[5] 王杰,劉曉鴻,馮璐,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實踐、成效與存在問題探索[C/OL].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十二屆(2010)學術年會.(2011-12-14)[2015-09-10].http://jswz.caigou.com.cn/details.asp?id=15
[6] 李慶.應用互聯(lián)網思維與技術探索高校教學管理新模式[J].速讀,2015(7):60-62
[7] 李文軍,楊娜,劉輝軍,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資源信息化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5):128-131
[8] 王巖,田曙堅.Web平臺上B/S模式的化學廢液統(tǒng)計數據庫系統(tǒ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70-71
[9] 佟穎,白海會,吳曉榮.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08,18(2):101-104
[10] 周慧芬.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設計[J].物聯(lián)網技術,2012(8):77-78
Discusse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about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LI Qing
(School of Medical English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
With the analyzing current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me problems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which included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framework designed.Hope that it will have some positive impact on building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including educatio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fficiency.
information platform;experiment teaching;university
1007-9831(2016)02-0073-04
TP391∶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1
2015-09-30
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2015年天津市教育系統(tǒng)專項調研課題——應用互聯(lián)網思維構建高校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的研究
李慶(1964-),女,天津人,實驗師,從事教學管理研究.E-mail:Liqing9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