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
【摘 要】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小學階段,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感,讓語文課堂做到“品之有味,讀之有情”,讓學生愛上語文閱讀。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培養(yǎng)語感
葉圣陶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一個人即使不預備鑒賞文藝,也得訓練語感?!痹谛W階段的語文學習中,語感培養(yǎng)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所謂語感指的是對語言的感覺能力,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內容進行感受和領悟,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感知,形成對語言靈敏的感受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走近文本,品味鑒賞文本中的語言特點,讓學生在感受語言特點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感,品讀文本,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鏈接生活,培養(yǎng)語感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不能僅僅滿足于從字面上去揣摩文本的意義,而是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文本中的語言進行深入體會,觸摸語言的本質,讓學生獲得感悟。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以形象的方式去理解抽象的文字,必將讓學生的語感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學《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結尾的句子——“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到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痹诮虒W過程中,僅僅從字面上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們也不能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含義。于是,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文本中所提到的現象,你有相似的經歷嗎?當時你是怎樣處理的?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理解,然后試著進行朗讀,要注意讀出自己的感情?!痹诮處煹囊龑拢瑢W生們紛紛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有的學生說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選擇的時候,當時因為自己沒有把握機會,所以導致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這樣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在生活中不僅要有遠大的理想,還要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收獲自己理想中的東西。然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在品味和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感悟和體驗,讓學生的語言感覺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可以讓學生將文本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鏈接在一起,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內涵,再通過感情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的感受得以深化,這樣的過程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有非常明顯的助推作用,讓學生感受文本的能力更強。
二、深情誦讀,感悟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的深情誦讀來讓學生感悟語感。語文通過語言來感染人,而在誦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文本中豐富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文本語言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獲得鮮明的感知,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學《軍神》這篇課文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悟語感。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敘述了關于劉伯承的故事,劉伯承在做手術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麻醉的方法,但是在整個手術的過程中卻能忍受劇痛,即便疼得抓破了床單,但是還清楚地記住了醫(yī)生的刀數,這樣的表現讓學生對劉伯承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而教師就抓住學生的這種情感認識,引導學生進行深情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對文本中思想情感有了深刻的體會,同時還讓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有了深入的體會,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讓學生獲得了和文本中相同的情感體驗,實現了感悟語感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文本中的語言進行感悟,然后引導學生在解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情的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深入文本掌握文本的主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咀嚼詞語,升華語感
我們國家的文字博大精深,這是寶貴的文化財富,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深厚情感,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咀嚼文本中的詞語,體會詞語中蘊含的深刻意蘊,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形成良好的語感。
例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引導學生通過品鑒詞語來幫助學生形成語感,體會文本中的內涵。在文本的第二自然段,作者運用了生動的筆觸描述了作者聽到瀑布聲的感受,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找出這樣的詞語——“飄”“涌”“蓋”等動詞,然后讓學生體會詞語背后的含義。例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飄”這個詞語的過程中,教師這樣引導學生體會:“聲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飄表現的事物卻是具體可感的,為什么作者用這樣的詞語來寫瀑布的聲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意識到這樣的詞語化無形為有形,讓我們感覺聲音像彩帶一樣輕柔,可見其中的情感蘊含。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咀嚼詞語,自主感悟文本中語言的運用之巧妙,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生動和深刻。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體會文本中用詞的準確,這樣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語感也得到升華。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要從小學開始抓起,所以,語文教師就要注重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深度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落實語感訓練,讓學生在品讀文本的過程中感悟語感,讓小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梁艷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吉林教育,2015(14)
【2】王紅梅,安美紅.淺談語感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