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在《莊子內篇》中,有一個雅致的成語,叫“虛室生白”。虛室生白的意思是說房間越虛,放的東西越少,空間越大,就顯得越敞亮。
莊子的這個故事是從一些政治問題講起的,講得極妙。莊子假托孔子和顏回在討論問題:顏回要到一個諸侯國去,想要用儒家的一些道理去說服國君、諸侯王,孔子勸他不要去,說你去了你也說不過他們,你會說他們也會說,你拿他們沒轍,最后他們聽你的可能性很小,你非得老老實實聽他們的不可。顏回說了很多辦法,但孔子都說不行,到最后,孔子總結出十二個字送給顏回: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十二個字像詩,像禱詞、像神咒、像箴言。
對“闋者”的解釋,自古以來各式各樣,我們可以解釋為空間。兩千多年以前,人們沒有對空氣的概念,也沒有對太陽系、銀河系、地球的概念,所以除了地面上實實在在的東西以外,看到的都是“闋者”,也就是空的。瞻彼闋者,意指遙望、遠望這偉大的空曠。“吉祥止止”,你想一想,一間空屋子有多白多亮啊,這樣一個又白又亮的屋子是多么的吉祥啊。在這里,莊子從正面勾畫了一個圖景。一個什么圖景呢?由于你虛心,由于你不在自己的精神里頭積累垃圾,你就生活在白亮的光輝之中了,用現在時興的話說來,生活在陽光之中。
“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边@十二個字頗美,像《詩經》上的四言詩,又有點兒《周易》的風格。望(思考)那巨大的空無(或自來的缺失)吧,誰的一生沒有為這虛空而震動過,誰的一生沒有為這缺失而痛苦過,誰的一生沒有為這虛靜而贊美過或沉醉過呢?把自己交給這令人戰(zhàn)栗、令人開闊,也令人崇拜的虛空吧,那么你的心境就會像一間虛以待人待物的房子一樣明朗寬敞、光輝潔凈,這樣的空無才是最大的吉祥,才是吉祥的根本,才是永遠的主動,吉祥的內涵,止于此矣。
在這里,莊子實際是在啟發(fā)我們怎么樣擴大一個人的精神空間:
第一,減少你的成見。任何事你都不要事先還沒弄清楚,就先有一大套看法。你得拋棄這些成見,使你不像一個堆滿了東西的垃圾堆,不像一個堆滿了東西的儲藏室,而是像—個亮亮堂堂的空屋子。這樣的話,你看什么東西就都能看得清楚。
第二,摒棄私欲,起碼要盡量減少私欲。當有太多私欲、私利摻雜在你對世界的認識當中時,你會犯糊涂,你會變得死硬、死板、死心眼,陷入糾結,給自己的生活系上死扣,喪失彈性與回旋余地,當然你不可能弄得清晰。所以要無私欲。
第三,懂得包容。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你不但能夠容下和你意見一致的人,而且也要能容下和你意見不一致的人、和你的習慣不一樣的東西,以及不一致的說法、不一致的事情。
第四,凡事要自己判斷?!肚f子》里面反復提到,不要隨大溜,不要讓別人牽著你的鼻子走。很多時候我們的成見、我們的看法并不是我們自己的成見、我們自己的看法,很可能是我們人云亦云的結果。人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交出自己的頭腦,交出自己的智力,人們往往會道聽途說、從俗隨眾、跟風聽音,隨著數量大而質量不高的群體鬧哄。
第五,提倡與時俱化。那時候還沒有與時俱進的提法,莊子說的是與時俱化?;?,就是變化的意思,在這里還包含著一種化解與適應的問題。事物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要與時俱化,要有一種自我調節(jié)、自我發(fā)展、適應變化的能力。這樣的話,你就不會使自己的精神空間充滿著各種較勁,你聽到一些新的說法就比較容易接受。
第六,擴大自己的心胸。你要給自己的精神樹立一個大的參照系統(tǒng),正像鯤鵬展翅,后背有幾千里長的大鵬,它怒而飛,一飛就飛九萬里。你腦子里都是幾千里長的魚、幾千里長的鳥,然后是幾萬里幾億里的飛翔,你就會知道有時候那些斤斤計較,那些不愉快,那些跟別人的摩擦,那些和旁人甚至是和自己的親人、家人、配偶所憋的那些氣,實際上是非常不值得的。
莊子說的很多東西很高明,我們不見得都能做得到。即使是莊子本人,也未必能做到。他能做到天天虛室生白嗎?他能做到絕對不會自己給自己找別扭嗎?做不到。但是你要想—想,莊子所說的是一個精神的空間,房子可以小,可以是蝸居,你家可以是人均三十平方米,也可以是人均十五平方米,甚至可以是人均五平方米,但是你的精神、你的氣概、你的格局應該大,這是莊子的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