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普尚紅霞張軍平藺俊華吳雪蓮
應用品管圈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標本采集率*
洪普①尚紅霞①張軍平①藺俊華①吳雪蓮①
目的:探究應用品管圈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標本采集率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并對活動的主體進行確定,通過對現(xiàn)狀的分析判斷真?zhèn)?,尋找影響新生兒疾病篩查標本采集率的主要因素,擬定實際的探究流程,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目標進行重新確定、制作新生兒血樣標準對照模板及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規(guī)范,設置專業(yè)的血樣篩查人員。比較分析品管圈活動前后時間新生兒疾病血樣篩查的采集率。結果:應用品管圈活動后新生兒疾病血樣篩查采集率明顯高于未應用品管圈活動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率,在改善篩查工作效率的同時促進護理人員服務水平與質(zhì)量的提升。
品管圈; 新生兒; 疾病篩查; 采集率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35,China
10.3969/j.issn.1674-4985.2016.24.025
品管圈,是由同一科室人員自主進行品質(zhì)管理而形成的小組。這些小組以自我啟發(fā)和相互啟發(fā)為原則,自由發(fā)表意見,并且熟練運用各種統(tǒng)計方法,維持或改善自身工作和行業(yè)現(xiàn)狀[1-2]。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的重要項目,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缺陷問題的發(fā)生[3]。由于受到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致使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采集合格率持續(xù)下降,對此本院的醫(yī)護人員自發(fā)組成品管圈活動小組,旨在改善血樣采集工作現(xiàn)狀,現(xiàn)報道如下。
1.1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 采用自愿或上下結合實事求是的原則,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組成成員共12名,包括3名副主任醫(yī)師、3名主管醫(yī)師、3名護師及3名護士;年齡21~40歲,平均(30.0±2.6)歲;學歷:碩士2名,本科6名,專科4名;由組織與領導能力較強的1名主管醫(yī)師擔任品管圈活動小組組長,1名護士長擔任品管圈活動小組輔導員進行相關的活動組織和課題探討。1.2 制作品管圈圈名與圈徽 以“手心里的愛”為圈名,它的意義為:所有的圈員將把每一位誕生的新生兒作為自己的孩子來保護,并且用“愛”來守護新生兒的健康成長[4-5]。圈徽的意義代表生命和希望,而每一位新生兒的出生都是醫(yī)護人員不辭辛勞守護著的結果,“圖案”中一雙手撐起了整個生命,它不僅代表著“媽媽”希望著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同時也代表著醫(yī)護人員隱形的翅膀,承載著人們的愿望展翅飛翔,見圖1。
圖1 品管圈圈徽
1.3主題和計劃 首先,全體圈員各自發(fā)表意見,集中上述意見選取出3個品管圈備選主題,圈員對各個備選主題的重要性和圈能力、迫切性及上級政策四項內(nèi)容進行明確,運用相應的評選方法對備選主題進行評分,總分最高的備選主題作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6]。此項活動實施時間為2015年5月20日-10月31日,期間共開展圈會10次[7]。
1.4現(xiàn)狀分析及調(diào)查 對2013年11月-2014年4月于本院誕生并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的1140例新生兒的篩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對護理人員血樣采集方法和血樣標本情況、專業(yè)管理與標本處理和存放、篩查流程及新生兒登記情況等相關資料信息進行詳細地統(tǒng)計與分析,與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返回的篩查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存在某些方面缺陷的新生兒共有84例,缺陷率高達16.80%;品管圈全體全員對血樣采集不符合規(guī)定標準的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如下(1)一次性新生兒疾病血樣采集工作不成功;(2)血樣標本填寫不規(guī)范;(3)無專人對血樣進行管理,見表1。
表1 新生兒篩查統(tǒng)計情況
1.5目標判斷 在整個品管圈活動中,目標值=現(xiàn)狀值-改善值,選定主題之后需要圈員依據(jù)其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專業(yè)水平及素養(yǎng)進行此次品管圈活動得分[8-11]。
1.6策略和方法 通過圈員會議的開展,針對影響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率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包括以下四點:(1)重新對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標準及流程進行確定:與未進行品管圈活動的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比較,將新的血樣標準和流程進行細化,并對每一步流程配有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使得此項工作更加地直觀化、形象化及簡單化,便于護理人員的篩查[12-13]。(2)制造新生兒疾病血樣標準模板:在本次的品管圈活動中,制造首個新生兒疾病血樣采集標準模板,要求護理人員在進行血樣采集工作中判斷采集的樣本是否符合規(guī)定標準。其中關于血樣資料的填寫規(guī)范如下: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或碳素筆;字體為正楷;字跡清晰,相鄰兩字之間無空格,特別是對聯(lián)系人和家庭住址、姓名及電話等重要信息資料,避免對陽性新生兒的召回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延誤最佳新生兒治療時期[14]。此外,還應在血樣資料的背面粘貼相應的電腦打印檢驗標簽,便于護理人員和檢測單位對新生兒患者的資料進行查閱。其中關于血樣的規(guī)格為:濾紙上直徑大于8 mm的血斑3塊,并滲透于濾紙的正反兩面,各個血斑獨立存在且濃度相同。(3)對護理人員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由于護理人員對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掌握甚少,故圈員應對全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系統(tǒng)化的品管圈培訓工作、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的采集與保存及運輸?shù)攘鞒桃?guī)范,同時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進行考核[15-16]。完善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采集制度,能夠?qū)ψo理人員的工作流程進行嚴格管理與控制,預防差錯事故的發(fā)生。并向產(chǎn)婦或產(chǎn)婦家屬宣傳關于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對新生兒血樣的采集[17-18]。(4)設置專職的護理人員:選擇技術水平嫻熟、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對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管理工作進行全面勘測,其中包括:對采集人員技術水平的考核;對血樣采集質(zhì)量的控制;對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反饋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和統(tǒng)計;對陽性新生兒患者的復查通知工作等。
隨著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本院對2013年11月-2014年4月采集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進行分析,其中實采數(shù)為915例,拒采數(shù)為26例,因其他原因?qū)е挛床裳吖?99例,與計劃目標基本吻合。2015年5-10月,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實采數(shù)為965例,拒采數(shù)20例,因其他原因?qū)е虏裳?55例。對比分析,品管圈活動前后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率分別為80.26%(915/1140)和84.65% (965/114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6613,P=0.0378)。
在品管圈活動中,隨著對頭腦風暴和柏拉圖等方式的運用,關于影響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率的因素進行不斷地深入[19]。與此同時,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圈員集中自己的智慧,制定了文字和圖片共同釋義的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工作的具體流程,并對護理人員的行為進行嚴格規(guī)范,做到有章可循,提升護理人員的知識面和技術水平[20]。伴隨著品管圈活動的施行,護理人員工作的主觀意識和積極性得到提高,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團隊精神和奉獻精神,促進新生兒疾病篩查采集率的提升。
[1]王濤省,雷偉,楊亞鵬,等.應用品管圈管理促進新生兒合理用藥模式的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5):195-196.
[2]蘇娜,李顯梅,周初萍,等.品管圈活動提高初產(chǎn)婦新生兒護理知識知曉率[J].護理學雜志,2014,29(14):9-12.
[3]林蘭芬.品管圈活動在初產(chǎn)婦新生兒護理知識宣教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6):72-73.
[4]胡福華.品管圈活動提高新生兒家長護理知識掌握率[J].醫(yī)藥前沿,2015,5(28):332-334.
[5]韓佩佩,邵海珍,何麗,等.應用品管圈降低剖宮產(chǎn)新生兒低體溫率的實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7):133-134.
[6]滕金英,滕高菁.品管圈在新生兒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3,24(10):1256-1257.
[7]紀曼芬,邵夢燁,代群,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NCPAP患兒鼻中隔壓傷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 (10):38-40.
[8]岳桂云,苗文英.產(chǎn)科護理風險管理中品管圈活動的應用分析[J].臨床研究,2015,23(12):169.
[9]謝紅艷,魯焱,周紅.品管圈在提高小兒痰標本采集合格率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1(8):124-126.
[10]張秀云,江秀愛,杜美春.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養(yǎng)標本采集質(zhì)量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 (23):3465-3466.
[11]葛引觀,徐黛玉.品管圈活動提高住院患者痰培養(yǎng)標本的采集質(zhì)量[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2):60-61.
[12]陳淑珍,毛麗潔,鄭秀云,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呼吸內(nèi)科患者痰培養(yǎng)標本及時送檢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17(17):42-44.
[13]朱麗輝,張君紅,麥凌娟,等.品管圈活動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標本采集合格率[J].護理學報,2014,19(10):20-22.
[14]潘陶玲.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合格率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旬刊,2014,21(7):63-64.
[15]賀敏,白潔,韓宇洲.品管圈活動降低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重采率的臨床觀察[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5,24(6):470-472.
[16]喬莉娜,金鮮珍,馬華,等.應用品管圈提高普通外科標本采集及運送的合格率[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5):618-620.
[17]馬富珍,郭淑萍,劉江龍.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動脈血氣標本采集合格率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4):394-395.
[18]王顯柏,李銳,陳麗方.品管圈在提高血標本合格率中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5,36(5):695-696.
[19]于魯欣,莊桂敏,遲俊濤,等.品管圈在尿培養(yǎng)標本采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7):556-558.
[20]劉霞.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尿培養(yǎng)加藥敏標本污染率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5,12(1):128-129.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the Sample Collection Rate of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
HONG Pu,SHANG Hong-xia,ZHANG J un-ping,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4):091-09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the sample collection rate of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Method: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activity was made s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to determine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neonatal screening specimen collection rate was searched,practical inquiry process was developed,the target of the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 was defined,standard template of the blood sample of the newborn was made and work of the nursing staff was regulated,professional blood screening staff was seted,the collection rate of blood sample screening of neonatal diseases before and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rate of blood sample screening for neonatal diseases after applica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applica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llection rate of neonatal disease screening,i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reening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level and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 Collection rate
2016-05-18) (本文編輯:李穎)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2014A01203)
①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35
洪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