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仁姑·阿布力孜,夏木西卡瑪爾·阿布都克熱木(. 新疆喀什地區(qū)婦幼保健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治療方法
海仁姑·阿布力孜1,夏木西卡瑪爾·阿布都克熱木2
(1. 新疆喀什地區(qū)婦幼保健院,新疆 喀什 844000;2.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 分析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及治療方法,以提高臨床防治產后出血的水平。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發(fā)生產后出血的患者84例的病例資料,分析其產后出血的主導原因,同時總結出有效止血的治療方法。結果 引發(fā)產后出血的主導原因中包括:宮縮乏力69.05%(58/84)、胎盤因素13.10%(11/84)、軟產道損傷8.33%(7/84)、凝血功能障礙5.95%(5/84)、其他因素3.57%(3/84);治療方法為:針對產后出血的原因不同應用不同的止血方案,實現(xiàn)有效止血,及時給予補充血容量和糾正休克治療,對于大出血患者要建立靜脈輸血治療,并且及早應用抗生素以防治感染。本次統(tǒng)計觀察,84例產后出血患者經有效止血治療后,止血有效率為80.95%(68/84),止血顯效率為19.05%(16/84)、止血無效率為0%(0/84)。結論 分析產后出血的高危影響因素,早期檢測預防,一旦發(fā)病可積極采取多種止血治療的有效手段。
產后出血;影響因素分析;治療方法
產后出血是指在胎兒分娩后24 h內產婦出血量>500 mL,80%的患者在產后2 h內會發(fā)生出血現(xiàn)象。分娩24 h后出血的則稱為晚期產后出血,一般多發(fā)生于產褥期內,即產后1~2周內。產后出血屬于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是導致產婦直接死亡的四大主要原因之一[1-2]。在現(xiàn)階段,很多醫(yī)學研究者對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且探尋有效止血治療的可行性方案,以幫助臨床控制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率和降低臨床病死率。本研究選擇84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產后出血的相關影響因素,以及分析總結臨床可采取的止血治療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發(fā)生產后出血的患者84例,均符合《婦產科學》中對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颊吣挲g22~44歲,平均年齡(29.4±1.5)歲,孕次1~3次,產次1~2次,出血量400~4500 mL。初產婦68例,經產婦16例;其中選擇剖官產術49例,陰道順產35例;其中56例患者的出血時間主要集中于產后2 h內,占66.67%,28例患者出血時間為產后24 h后,占33.33%。
1.2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
1.2.1宮縮乏力
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最常見原因。在正常情況下,分娩胎兒后,子宮肌纖維收縮會無力,不能及時起到關閉血竇的作用,進而引發(fā)產后出血[2]。因產婦對分娩的極度恐懼、緊張,則出現(xiàn)宮縮乏力;或因產程過長而導致產婦全身極度疲勞及功能衰竭;因產程過快,或鎮(zhèn)靜劑與麻醉劑應用過多而引起宮縮乏力;多胎、羊水過多、巨大兒妊娠都會使子宮肌纖維伸展過度,產后縮復能力變差,或因分娩多次而損傷其子宮肌纖維,而出現(xiàn)宮縮乏力現(xiàn)象;合并嚴重并發(fā)癥、子宮先天性發(fā)育不良、畸形或子宮肌瘤等也可導致宮縮乏力。
1.2.2胎盤因素
根據產后胎盤的剝離情況來分析其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包括胎盤剝離不全或剝離后滯留,胎盤的嵌頓、粘連及植入,部分或全部胎盤或/及胎膜殘留等,均可影響到宮縮情況,造成產后出血。
1.2.3軟產道裂傷
軟產道的裂傷包括:會陰、陰道、宮頸及子宮下段出現(xiàn)裂傷。常見影響因素有:外陰彈性差;婦科炎癥改變;急產、子宮收縮力過強或巨大兒;陰道手術助產操作中保護不當,助產切口或過大;對產后軟產道的檢查不夠仔細,遺漏出血點;產后止血或縫合的不徹底等。
1.2.4凝血功能障礙
引起凝血功能障礙的影響原因有:存在妊娠禁忌證、重度妊高征、胎盤早剝、死胎、羊水栓塞、原發(fā)性血液疾病及妊娠期重癥急性肝系列疾病等,皆可嚴重影響凝血功能,不利于產后止血。
1.2.5其他因素
如子宮內翻,臨床上較少見。
1.3治療方法
治療產后出血的原則為:針對發(fā)病原因選擇止血方案,及時補充血容量,同時還要積極糾正休克,及早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1.3.1止血治療
先去除引發(fā)原因,改善身體狀況,按摩子宮,促使宮縮,減少出血;應用宮縮劑;水囊壓迫腹主動脈止血與紗布填塞宮腔止血法,均可保留子宮,實現(xiàn)壓迫減少失血目的[3]。注意預防感染,紗布取出時應注射宮縮劑。如果是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產后出血的,應迅速補充凝血因子??刹扇〉拇胧┯校狠斎胙“?、血漿、纖維蛋白原、冷沉淀及凝血酶原復合物等。
當非手術治療無法達到止血效果時,應給予手術治療。如①結扎子宮或髂內動脈:一般結扎子宮的雙側上、下行支動脈或髂內動脈,出血多被有效控制,還可保留子宮功能。②栓塞止血:栓塞髂內動脈。局麻、從皮下經股動脈插管造影后,顯影髂內動脈,注射可吸收型栓塞劑,栓塞髂內動脈,達到止血效果。③子宮切除術:最有效的出血控制手段。對于在給予各種措施后止血效果仍不明顯、出血量未能緩解及控制的患者,以挽救生命為核心,采取輸液、輸血及抗休克治療的同時,實施子宮次全或全切除術。
1.3.2防治休克
產后發(fā)生出血時,止血同時還要酌情給予靜脈輸血、輸液治療,可適量的應用鎮(zhèn)靜劑等,以防治休克。
1.3.3防治感染
機體由于失血多,抵抗力會明顯下降,加之很多患者接受手術操作,極易發(fā)生感染,因此,應積極抗生素以防治感染。
1.4療效判定標準
經臨床給予止血治療后,按患者的止血效果將療效標準分類為:止血有效:出血原因明確消除,出血情況已停止,預后良好;止血顯效:出血原因找到,出血情況基本得到控制和緩解,仍存在很少量出血;止血無效:出血原因不明,出血情況未及時得到控制,出血量無有效減緩,甚至出血量進一步加大。
2.1引發(fā)產后出血的主導原因(見表1)
表1 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
2.2止血療效
止血有效率為80.95%(68/84),止血顯效率為19.05% (16/84)、止血無效率為0%(0/84)。
一旦發(fā)現(xiàn)產婦分娩后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應立即觀察并確定出血原因,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止血的應對措施,醫(y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必須達到密切配合,爭分奪秒的進行止血處理。對于產婦,應及早發(fā)現(xiàn)出血征兆,及時防治感染,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以促進預后更好的恢復[3-4]。
總之,臨床應針對產后出血的不同原因采取相應有效止血治療方案,以實現(xiàn)止血治療的最佳效果。
[1] 張建群.有關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及治療方法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2):291-292.
[2] 賈惠琴.產后出血干預治療方法的臨床對比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4,(23):213-214.
[3] 鐘艷紅.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治療方法探討[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4):480-481.
[4] 時淑蘭.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2):201-202.
本文編輯:張 鈺
R714.461
B
ISSN.2095-8803.2016.08.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