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從玲
踐行班級公約應慎重
文/姜從玲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绷己玫募o律意識能保證班級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促使師生向著班級的奮斗目標協(xié)力前行。紀律意識從何而來?我認為,除了要引導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外,還要引導學生踐行班級公約,形成良好的班風。
首先,制定班級公約應遵循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則。幾乎每個班級都制定了屬于本班的班級公約,但有些班級公約的制定是由班主任一人完成的,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這種缺乏民主意識的班級公約,在執(zhí)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會引起學生的抵制情緒,因為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甚至會認為老師是在故意與他們作對,為難他們。這樣的班級公約不但不能成為班級學生的行為準則,反而會激化師生矛盾,造成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制定班級公約時,我總會先放手,由學生先制定小組公約,然后對各組的小組公約進行整合。整合時,各小組要交流本組小組公約形成的過程,在交流中形成共識,讓每條規(guī)則都入耳、入心,如此,學生就會明白班級公約是倡導每個學生向上向善的,每個學生都應遵守。
其次,落實班級公約應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有的班主任公布班級公約后,就立刻把皮鞭高高舉起,對違紀者重罰嚴懲,其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我在落實班級公約時,會給學生一個適應期,對大部分學生覺得遵守有難度的條款暫緩執(zhí)行。比如,我在接手一個全部由新轉進學生組成的班級時,有很多學生對“人離開課桌時,要將凳子放好”這一條款不能很好地執(zhí)行,于是在開學初的兩個星期內(nèi),我每次下課前都會提醒一次。對于不遵守者,我請小組長將他們的凳子搬到講臺旁,這些凳子的主人只有跟我打招呼才可以領回凳子。第三個星期開始,仍然未遵守者應自覺站著聽講3分鐘。到第四個星期,若還有人沒有養(yǎng)成好習慣的話,每發(fā)現(xiàn)一人次,該小組扣1分,并且該同學要寫200字的反思。彈性落實班級公約,看起來對學生降低了要求,但假以時日,學生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即使偶爾忘記一次,也會心服口服地接受懲罰。
由此可以看出,落實班級公約不可求快,求速效,有時步子慢一點,效果反而會更好。若是草率行事,違紀的學生過多,法不責眾,反而會讓班級公約失去約束力。
最后,評價要及時。班級公約實施一段時間后,班主任應及時引導學生總結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以便今后加大落實力度。我的做法是,在實施過程中,一周一通報,一月一評價,對于優(yōu)秀小組給予通報表揚,并給予一定獎勵;對于表現(xiàn)最差的小組也要通報批評,督促寫好反思;如果連續(xù)兩個月都是表現(xiàn)最差的小組,組長及其成員都要寫500字的反思報告,并且接受其他小組提出的懲罰措施,如小組同學向大家表演一個高質(zhì)量的節(jié)目等。只有通過評價,才能讓每個小組找到差距,讓每個同學明白得失;同時也能夠使我們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公約的瑕疵和漏洞,以便及時補充和完善。
踐行班級公約,需要班主任用心引導,學生用行動踐行。班級公約只要歷經(jīng)長期沉淀,就能促使一種向上向好的班風形成,就能潛移默化地熏陶每一個學生。
(作者單位:湖北省駐香港部隊秭歸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