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珠
內(nèi)容摘要:作文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習作評價基本流程是: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或家長評)——學生自改——師生再共評——學生再自評、談感受——總結評價。
關鍵詞:作文 評價 自評 互評 共評 探索
作文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評價模式是“學生習作,老師批改”。教師獨自面對一大疊作文簿逐字逐句批改,耗時費力,又不能及時反饋。這種方式有四不利:1不利于學生修改作文。學生往往只看成績、評語,對教師潤色的地方看都不看,對他們修改作文的能力難以提高。2不利于學生間相互學習。同學間習作的閱讀欣賞,對于學生認識自我,改變自我有很大幫助。3不利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若學生花費多時的一篇習作,教師評語不當,反而挫傷他的積極性。4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文章中成功處、失敗處只聽你教師一家之言,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唯教師之“評”為是,不懂得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會缺乏進取心和自信心。
筆者提倡的習作評價基本流程是:
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或家長評)——學生自改——師生再共評——學生再自評、談感受——總結評價。
1.張揚個性,學生自評。
學生自我評價要有個“標準”,否則他會覺得無從評起。我的做法是將寫作目標分幾個層次,讓學生選定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1)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語句通順。(2)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經(jīng)過部分寫具體,語句要自然妥帖。(3)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經(jīng)過部分寫具體,把自己當時的感受真切細致地寫出來,語句要生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作文基礎選擇自己能達到的目標作為評價的依據(jù)。只要經(jīng)過努力,自己認為達到或超過了確定的目標,就可以得“優(yōu)”。這樣的評價既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又使全體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他們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及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大有裨益。
學生在自評后,經(jīng)過思考,肯定優(yōu)點,找出不足,有的還提出了困惑。在作文評價中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從而完成對自我的激勵和超越。其實,從學生的自我評價中我們能清晰得看到學生寫作時的內(nèi)心變化和預期想要達到的效果。
2.暢所欲言,學生互評。
開展了同桌互評、小組互評的活動,讓學生按自己的認識較客觀地評價其他同學。當學生成為習作評價的主人,學生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評價,都可以暢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使學生從主觀上愛寫作文、樂寫作文了,學生習作的主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堅持下去,評價的學生會在讀文、評文的過程中,開闊寫作視野,作文的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同時也能學會一分為二地評價別人。被評的學生也在其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傾聽別人發(fā)言,學會接納他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同學之間經(jīng)過評價交流,也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
3.激活思維,師生共評。
寫文的學生先談自己的寫作想法,其他同學再向作者提出問題,當然也可以談自己對習作的意見,作者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見。學生、老師在真誠、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參與,形成互動性評價。這種評價方法,激活了全體學生的思維,滿足了學生共同參與作文評價的需要。在這樣的習作講評課上,不再是老師獨霸天下,而是來自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學生個體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的不是教師個人的備課所得,而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集體智慧的整合。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也不僅僅只是知識,而是人際交往、協(xié)調(diào)合作的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探索既符合現(xiàn)代教學原理、切合農(nóng)村初中作文教學實際,又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學生可持續(xù)作文能力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教學途徑和方法,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作長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h東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