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慧
〔關鍵詞〕個案輔導;親子關系;沙盤
一、問題呈現
(一)不安的孩子
小杰(化名)是個一年級的小男生,眉清目秀,非??蓯?,第一次來到咨詢室時穿著一件小西裝,非常帥氣。在媽媽的陪同下,他走進咨詢室,扭扭捏捏,不敢前行,頭略低,不時用眼睛偷偷瞟我,還抓著衣領不停地咬。我微笑著示意他過來,他看到我的笑容,稍微放松了一點,但還是比較緊張。坐在我身邊,他很是不安,總是不停地動,有時候翻白眼,有時候伸脖子,明顯伴有抽動的癥狀。
在媽媽的眼中,只要不談學習,小杰是非常聽話的孩子??梢徽勂饘W習,問題就多起來:上課不聽講,從不舉手;做作業(yè)動作很慢,還老是動來動去,磨磨蹭蹭,字寫不好,歪歪扭扭;學習成績也不好。下課時經常坐在位子上,也不跟小朋友玩。集體活動時總是一個人躲在一角,去食堂吃飯時也因人太多而不敢走。抽屜、書包總是亂糟糟的,帶到學校去的茶杯每天弄得臟兮兮。
從與小杰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作業(yè)做得慢的原因是心中一直在想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二)焦慮的媽媽
小杰的媽媽在講小杰的事時,充滿了焦慮。身為教師的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學習這么差,教著教著就生氣。精明能干的公公婆婆把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全都交給了媳婦,這使她的壓力更大。教孩子做作業(yè)時,她幾乎每次都要大發(fā)雷霆,有時候在其他家長在場時也控制不住怒火。然而,媽媽的焦慮不僅僅來自小杰的學習,更大的原因來自于自身。她告訴我,小杰的外婆在孩子出生后幾個月因為癌癥去世了,自己因為沒有在媽媽生前好好照顧她一直感到很內疚。兩年后,小杰的舅舅也因心理疾病去世。最近小杰的外公和媽媽自己也相繼查出有癌癥,這讓她極度地恐懼和痛苦。晚上經常會莫名地醒來,兩三個小時后才能睡著;白天空閑時總是有心慌的感覺。
二、問題解讀
從以上小杰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媽媽的焦慮
小杰媽媽的焦慮有家族和現實的原因。這樣的原生家庭和自己得癌癥的事實讓她對死亡產生了恐懼。而這種恐懼與焦慮不知不覺地傳遞給了小杰。孩子會不惜犧牲一切保護媽媽,因此,小杰身上會出現種種問題,他還常常會和媽媽講起有關“死”的話題,以至于做作業(yè)時也經常會想:“以后會發(fā)生什么?”媽媽的焦慮,很多時候是借由指導小杰做作業(yè)時發(fā)泄出來了,而這種負面的情緒卻讓小杰吸收進了內心深處,淤積著無法發(fā)泄。同時,孩子也以為是自己讓媽媽生氣,所以會在內心產生自責。這給小杰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會通過不停歇地動來緩解壓力。其實,小杰的多動和抽動都只是想告訴媽媽,“我的內心也很焦慮,我不知道怎么排解,請您幫幫我?!?/p>
(二)母愛的缺失
當我問起小杰的成長史時,小杰的媽媽告訴我,小杰六個月斷奶后就交給保姆帶,自己工作早出晚歸,很少和孩子見面,晚上孩子也和保姆睡,上幼兒園也由保姆接送。這期間還換過好幾個保姆。在幼兒園里,他的各方面表現都跟不上別的孩子,老師也經常向家長告狀。孩子上幼兒園每天很不開心。直到上學前班了,辭退了保姆,小杰才由爸爸媽媽自己帶。0~3歲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母愛的缺失是小杰缺乏安全感的關鍵因素。保姆一個又一個地更換,孩子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依戀關系,安全感的缺失就成為了必然。
(三)負面的評價
身為教師的媽媽,心中總有一個好學生的標準。孩子的缺點在她眼中就特別醒目。于是,她看不摜孩子握筆姿勢不正確,看不慣孩子字寫得歪歪扭扭,更看不慣各科成績都那么糟糕。在第一次咨詢之后,我布置給媽媽的作業(yè)是:找出孩子的10個優(yōu)點。一個星期后再次咨詢時,媽媽只找出了三個優(yōu)點:比較聽話、一個人會睡覺、愛看書。在爺爺奶奶眼中,小杰也是個不會學習的孩子,很少去表揚他。小杰的爸爸在家中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什么事都聽父親安排。在三口之家的小家中,一切都得聽小杰媽媽的。小杰爸爸也不會表揚孩子。
三、干預措施
參照《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案頭參考書)》(DSM-5)的診斷標準,從小杰的各種表現來看,他有注意力缺陷問題,也伴有暫時性抽動和一定程度的社交焦慮;小杰的媽媽有廣泛性焦慮障礙。本次親子輔導的主要對象是小杰。小杰的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有一個共性——內心不安。他不安的根源在于媽媽,在于成長的環(huán)境,在于愛的缺失。針對母子不同的問題,我采用了不同的輔導方法。只有讓母子間的情感流動起來,才能讓小杰心安。心安了,孩子就有成長的動力了,一切就和諧了。
(一)他在沙盤游戲中打開心扉,找尋自我
沙盤游戲是小杰非常喜歡的一種形式。在做沙盤游戲時,他顯得很輕松。他首先拿了一個很高大的鐘,放在沙盤的正中間。接著拿了一個小男孩,放在鐘的腳下,小男孩的個頭和高大的鐘相比,顯得非常渺小。之后,又拿來了房子放在鐘后面的遠處,房子前有一只小狗。另外餐桌、盤碗散落在各處。整個畫面非常零亂,沒有整體感。他給這個畫面取了一個名字,叫“時間”。
在沙盤里,我看到了小杰的內心世界。時間是他產生焦慮的最大原因。小杰上學總是遲到,作業(yè)總是來不及做,他與小伙伴交流的時間也沒有,看似他在浪費時間,其實他內心很想珍惜時間。時間代表著學習壓力。這個鐘那么大,而他卻那么小,小杰無力與時間抗爭。這個時間還代表著他與媽媽相處的時間。媽媽在他面前一直以教師的身份出現,他害怕。他還擔心媽媽是不是和外婆一樣會離開自己。他的心被時間滿滿地占據著。盡管畫面上有他喜歡的小狗,但離他很遠;盡管有他愛吃的冰激凌,但也只不過是個擺設;盡管有個家,但家里是空的。畫面上的小杰就這樣被時間鎮(zhèn)住了。
我引導他根據看到畫面的感受,慢慢地調整畫面。在調整的過程中,我看到小杰在感悟、在思索,畫面漸漸地變得有序,鐘退居到房子旁邊,主旋律是小男孩跟狗在玩耍,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吃東西,主題也從“時間”變成了“快樂”。小杰的心情也從沉重變?yōu)檩p松。
在做沙盤游戲的過程中,小杰的媽媽始終在旁邊,看到了整個咨詢的過程。沙盤結束后,我跟小杰的媽媽單獨交流了小杰從沙盤中所投射出來的問題和渴望,希望媽媽及時送孩子上學,希望媽媽回家后,多跟孩子交流,在孩子面前少談自己的病情。小杰媽媽表示愿意為孩子而改變。只是還無法控制內心的焦慮。
(二)她在意向對話中解開心結,消除焦慮
要消除小杰的不安,還得從他媽媽身上下功夫。于是,在咨詢到第三次時,我給他媽媽單獨做了一次意向對話。
意向中,小杰的媽媽看到了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幅畫,畫上是一個人。我讓她看著畫中人物的眼睛,看看她是誰?她看了好一會兒,然后告訴我說:“是媽媽?!?/p>
我用輕柔的聲音問她:“你看到媽媽現在什么樣子?”
“看起來很蒼老,皺紋很多?!彼旖情_始抽動,流下了淚水。
我繼續(xù)引導:“看到媽媽,你想做些什么?”
“我想擁抱她!”
“好,你就給她一個深深地擁抱吧!”這時,她臉上的表情開始舒緩,嘴角也不再抽動,眼淚還在流淌。過了一會兒,我輕輕地幫她擦了擦眼淚,她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下來,臉色也開始變得紅潤。我靜靜地陪伴著她,然后,引導她再去看媽媽的眼睛,看媽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她說:“媽媽的表情變得溫和了?!?/p>
這次咨詢結束時,她告訴我,心情輕松多了,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通過意向對話,小杰的媽媽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并和媽媽親密接觸,交流情感,解開了這么多年來困擾她的心結。
(三)母子間形成情感連接,能量流動
第四次咨詢,母子一塊兒來到咨詢室。我分別給小杰和媽媽一張紙,讓他們寫出自己理想中的好媽媽形象。由于小杰會寫的字很少,根據他的口述,我?guī)退麑懴铝怂哪恐械暮脣寢專翰话l(fā)脾氣、會陪我玩、會給我做好吃的。小杰的媽媽寫下了這些詞語:對孩子和善、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對照他們寫的,我讓媽媽談一下感受,小杰媽媽表示兒子想要的媽媽正是自己努力想做到的好媽媽,今后一定努力去做。小杰聽了媽媽的話,也非常感動,說:“媽媽,我也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边@時,我順勢讓他們擁抱在一起,用心去感受這份溫暖,并引導他們在心中對彼此表達愛和感恩。
媽媽對孩子說:“孩子,媽媽愛你!媽媽感謝你給了我成長的勇氣。我會努力做個好媽媽的?!?/p>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有你這樣的媽媽我感到幸福。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此刻,媽媽和孩子雙雙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愛的能量在他們母子之間流動。
這次咨詢結束后,我給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是: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每天給孩子三次鼓勵。
四、輔導后記
(一)媽媽在不斷地學習
經過四次輔導后,小杰的媽媽喜歡上了心理學,不但參加了正面管教、NLP的培訓,而且還報名參加了心理咨詢師三級的考試。小杰的媽媽,在對待小杰的態(tài)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像以前一樣常常發(fā)脾氣,而是能很快覺察,先調整自己,再面對孩子。母子之間變得更加親密了。
(二)孩子在悄悄地改變
在四次輔導后,小杰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多了起來,能夠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朗讀課文了,下課時會離開位子跟兩個小朋友一起玩,集體活動時也能融入小朋友之間,去食堂吃飯也不怕人多了。特別讓人高興的是,小杰身上的抽動癥狀已消失,做作業(yè)速度也快了起來,抄抄寫寫的作業(yè)能按時完成。
五、反思
這個個案在經過了四次咨詢后,取得了一定的輔導效果?;仡櫿麄€過程,我覺得在親子關系輔導中必須把握以下三個“一”。
(一)找準一個中心問題
在小杰的身上存在著注意力缺陷的問題,也有抽動的問題,還有社交焦慮問題。如果對這三個問題逐一進行輔導,可能會事倍功半,走很多彎路。我找準了孩子內心不安這個中心問題,對孩子進行輔導,解決了這一個問題,其他三個問題也迎刃而解。
(二)明確一個主要對象
在親子關系輔導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孩子的問題往往反映出父母的問題,而且有時候父母的問題比孩子的問題還要嚴重。如果咨詢師不明確孩子才是親子關系輔導的主要對象,走著走著會轉向對父母的輔導,把孩子的問題放在一邊。在這個案例中,雖然有對小杰媽媽的輔導,但只是讓小杰的媽媽能夠與自己已故的母親聯結情感,讓她內在的小孩成長起來,從而有能量來做小杰的媽媽,在面對小杰時更像個母親。所以,給小杰媽媽的一次輔導,也是間接地在爭取媽媽的配合,使對小杰的輔導效果更好。
(三)確定一條輔導思路
找準孩子的主要問題后,要確定一條輔導思路。本案中,第一次輔導主要是收集資料,形成初步的診斷;第二、三兩次輔導是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孩子和媽媽進行輔導,突破輔導重點;第四次輔導是建立情感連接。這是一條由淺入深以母子情感聯系貫穿始終的輔導思路。
這個案例做到這里,只能說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孩子身上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比如第二階段可以運用行為療法來治療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問題。對于小杰媽媽來說,下一步應幫助她走出對疾病的恐懼。這些問題,在以后的咨詢中,我將一個一個去突破。
(作者單位:浙江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嵊州,312400)
編輯/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