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永
前段時間,微信圈熱傳“一碗雞蛋面的故事”(其實是兩碗),講的是一位父親通過與兒子三次分吃兩碗面的事情來教育兒子。文章不長,簡述如下。
第一次,兩碗面中的一碗上有荷包蛋,一碗沒有。兒子要吃上面有蛋的那碗,但父親說:“讓我吧!孔融7歲能讓梨,你都10歲了!”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父親默默地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面,埋頭苦吃。其實,父親的那碗中藏有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父親指著碗里的蛋告誡兒子:“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眱鹤右荒槦o奈。
第二次,兩碗面看起來一樣,一碗上面有荷包蛋,一碗沒有。父親問:“吃哪碗?”結(jié)果,這次兒子回答得很干脆:“我10歲了,讓蛋!”說著,拿過沒蛋的那碗,但吃到最后也沒有雞蛋。父親的那碗,上面有一個,吃到最后下面還有一個。這次,父親給兒子的教誨是“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兩碗面看起來還是一樣,父親問:“吃哪碗?”兒子回答:“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父親不客氣地端起上面有蛋的那碗,兒子平靜地端起無蛋的面,但到最后,意外地發(fā)現(xiàn)碗里藏著蛋。這次,父親給兒子的教誨是:“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他吃虧?!?/p>
這篇文章被多個微信公眾號轉(zhuǎn)發(fā)。轉(zhuǎn)發(fā)時,他們在題目上可謂下足功夫,如“一碗雞蛋面的智慧”“這個爸爸用一碗雞蛋面教會孩子別占便宜,太機智了!”“爸爸用一碗雞蛋面教會孩子人生哲理”“這個爸爸用一碗雞蛋面教會孩子,太有才了!”等,一片叫好聲。
但實話實說,我看了五味雜陳。從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看,三次吃面都應(yīng)該是在家中。也就是說,父親在家里如何教育孩子,別人不好說三道四。但這個故事這么熱傳,已然成為一個公共產(chǎn)品,我就想跟這位父親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要說,不就是兩碗面,一碗有雞蛋一碗沒有嗎?不就是一碗一個雞蛋一碗兩個嗎,卻弄得這么復(fù)雜。本來有沒有雞蛋都是新鮮的面,都挺好吃,這樣一弄反倒讓人覺得這兩碗面變味了。
第一次,你想給兒子的教訓(xùn)是“想占便宜的人,永遠(yuǎn)占不到便宜”,說得太好了。恕我直言,這一做法跟它一點兒都不沾邊。兩個雞蛋放在碗底,一個雞蛋放在上面,這是你的設(shè)計,孩子并不知道。在他眼里,是一碗面有一個雞蛋另一碗沒有。他想吃那碗有蛋的,這對10歲的孩子來說很正常,你應(yīng)該為有一個誠實的兒子感到高興。想吃那碗有蛋的就是“想占便宜”,就對10歲的孩子教育,你想得太多了,反而搞砸后面的事情。你又說,“孔融7歲能讓梨,你都10歲了”,結(jié)果孩子說,“他是他,我是我”。誠實,獨立,有個性,無城府,不人云亦云,不投機取巧,多好的孩子!
第二次,你給兒子的教訓(xùn)是“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說得也對,對你的做法,我也堅決支持。文章并沒有談及孩子最后的表情和感受,但從這句話中,我猜他應(yīng)該很失望,有上當(dāng)?shù)母杏X??伤麨槭裁撮_始說“孔融讓梨,兒子讓蛋”呢?從你的話語中,你很清楚地知道他沒有說真話。是什么讓一個10歲孩子開始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說瞎話,說得那么自然流利呢?這是教育上的大事,才是我們需要好好反思的。
第三次,你給兒子的教訓(xùn)是“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我不太贊同。從這次設(shè)計的過程和結(jié)果看,你其實想說的是“要想在生活中不吃虧,就不能想著占便宜”。立足點是不能吃虧,這顯然不夠“高大上”,但還算說得過去。至于具體做法和設(shè)計,恕我直言,大錯特錯,錯得離譜。這一次,孩子讓蛋了,得到回報,你可能認(rèn)為教育很成功,但問題已經(jīng)開始。這一“讓”一“報”給孩子傳達(dá)出什么樣的信息?第一,讓了就有回報,有好處,所以想要就要說不要,心里想著大的嘴上要說小的。孩子才10歲,你是要把他往哪兒引導(dǎo)呢?第二,讓了就有回報,這次當(dāng)然沒有問題,但這是你設(shè)計好的,將來走向社會,誰也不能保證他每次讓都能得到回報。尤其,抱著要想得到更多就得先讓的想法而讓(這是你教給他的),發(fā)現(xiàn)不靈時,你能想象這對他意味著什么嗎?后果真的可能很嚴(yán)重。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我要和你交流一下。你提到三次吃面:第一次,你吃到兩個蛋,你兒子一個。第二次,你吃到兩個蛋,你兒子沒有。第三次,好像你吃到一個蛋,你兒子一個。整體而言,占便宜的是你,吃虧的是你兒子,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平等。你肯定會說,自己不是想多吃一兩個蛋,是為了教育孩子。但是你想過沒有,你每次都居高臨下,在這樣一種不平等的關(guān)系中,教育效果能理想嗎?
因此,在你設(shè)計的這個自以為很成功的教育過程中,兩碗面已經(jīng)變了味,孩子也變了味。兩碗面變味就變味了,可以重做??珊⒆幽?,不敢想。好在他才10歲,一切都來得及。我要是你,會把所有的蛋擱在上面,讓孩子看得清清楚楚,不要搞得這么復(fù)雜。要是有兩個雞蛋,一人一個;只有一個,誰想吃誰吃,要是都想吃,一分兩半。當(dāng)然,也可以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雞蛋,咱倆都想吃,就要商量出一個辦法。總之,一切放在明處,平等地討論問題。
其實,教育沒那么復(fù)雜,想多了反而不好,大家不妨試試看。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部)
責(zé)任編輯:孫建輝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