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中央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始終把共青團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guī)劃中。2015年7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對共青團如何在新時期緊跟黨建步伐,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團的建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將結合基層央行共青團工作實際,分析現狀并提出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 黨建 團建
一、新時期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實踐證明,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特別是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是充分發(fā)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完成黨的中心任務的重要保證;是活躍基層、打牢基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的迫切需要;是為黨的隊伍源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保證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任務。
當前,隨著外部環(huán)境和我國內部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青年流動更加頻繁、思維更加活躍、訴求更加多元、流動分化日趨明顯;青年自組織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更新迅速、新媒體廣泛使用,團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和團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及近期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對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基層央行黨建帶團建工作現狀
(一)重視不夠,存在對業(yè)務工作和黨建帶團建工作一手硬一手軟現象
一是客觀因素導致。近幾年,隨著基層人民銀行責任目標考核指標權重變化,部分基層行出現了重業(yè)務輕黨建,或重黨建輕團建等現象,客觀上形成將金融工作和黨建帶團建工作放置于不同水平線上,影響了黨團建工作水平。二是主觀因素導致。部分基層行領導干部對黨團建薄弱問題沒有充分認識,無法形成思想統(tǒng)一、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環(huán)境,弱化了基礎性工作和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貫通性和互促性。
(二)團建力量相對薄弱,團建制度不健全
基層行存在職工隊伍老齡化嚴重,人員年齡斷層問題。以赤峰中支轄區(qū)為例,全轄在職職工507人,45周歲以上職工占比69%,35周歲以下青年職工占比僅6%,團員僅有5人,青年團員資源匱乏,團干部兼職現象較多,易造成后備團干部青黃不接,無法形成較健全的團組織隊伍,對設置和建立連貫性團組織工作制度產生不利影響。近幾年,在黨中央、總分行的領導下,基層人民銀行黨建工作亮點紛呈。相對黨建而言,團建力量較薄弱,制度不健全,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組織建設作用與黨的建設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黨建帶團建機制不完善,缺乏時代內涵
個別基層人民銀行存在缺乏切實有效的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建立,工作思路不新,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強,效果不明顯。一是黨組織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領導有待加強,缺乏有利于黨建、團建同步發(fā)展的合力點和有效載體。二是黨建帶團建溝通機制不完善,缺乏與青年員工思想溝通,不能及時掌控青年思想的多維性,造成青年成長進步與共青團建設相脫節(jié),削弱團組織新生后備力量。三是工作機制缺乏時代性。黨建帶團建工作模式較多依賴傳統(tǒng)形式,延用老方法解決新問題,思想和實踐都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進步性,弱化了工作效率。四是對團干部培育和“推優(yōu)”工作重視不足,缺乏重點青年人才,特別是團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機制。
(四)對團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影響幫帶效果
現階段基層人民銀行黨組織對團組織的思想引領和政治教育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主要表現為沒有將針對增強團員政治意識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納入到黨建活動中來;開展的業(yè)余黨課培訓或專題講座方式單一,形式缺乏靈活性;沒有充分利用好網絡新平臺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思想教育活動。
(五)基層團組織活動經費不足,不能保障團組織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是團費收繳、使用及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二是團組織活動經費來源無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團組織日常工作的有效開展,無法給青年職工提供一個教育培訓和實踐活動的良好平臺,也限制了團干部、青年團員在團建領域中謀求作為的積極性。
三、新形勢下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建議
新時期,加強黨建帶團建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以帶團干部隊伍建設為關鍵,以帶基層組織建設為基礎,以黨團聯動活動為載體,推動建立廣泛覆蓋、富有活力的團的基層組織,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
(一)帶思想建設,保證團組織的先進性
基層黨組織要積極吸收優(yōu)秀團員和不是黨員的團干部參加黨內文件學習、上黨課,開展思想教育。黨委(組)每年給團員舉辦一到二次黨建知識培訓。同時,指導團組織探索具有時代特點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積極開展青年思想教育活動。28周歲以下黨員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加團的組織生活和活動,教育和影響團員青年。團組織也要深入學習和借鑒黨建理論和實踐成果,結合共青團實際,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借勢發(fā)力,實現黨團工作同步推進。
(二)帶班子建設,提高團干部素質和能力
把團干部隊伍建設好,是團的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黨組織要從嚴選拔配備團干部,把共青團作為黨培養(yǎng)年輕干部的重要基地,從嚴教育管理團干部,把團干部的培訓納入黨的干部培訓規(guī)劃,加強對基層團干部特別是團組織書記的培訓,每年至少舉辦一期基層團組織負責人培訓班。有計劃地做好團干部轉崗輸送工作,保證團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建立團干部年度考核機制,團委每年對下級支部進行一次年終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通報給同級黨組織。
(三)帶組織建設,鞏固和提升團組織效能
基層黨組織要把共青團工作納入到黨委的整體工作中去,做到把團建目標納入黨建目標任務,團的陣地建設納入黨的陣地建設,團建考核納入黨建考核。指導和支持團組織積極探索利用網絡、新媒體,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撥付一定比例黨費充實團組織活動活動經費,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創(chuàng)新工作手段和方式,拓展團組織工作和活動空間。
(四)帶活動銜接,形成黨團共建良好局面
要緊緊圍繞本系統(tǒng)、本單位中心工作,確定活動主題,做到黨團組織活動目標一致、活動載體銜接、推進節(jié)奏協調,做到活動同推進、同點評、同表彰。同時,根據青年特點,鼓勵團組織在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和活動,使團員青年在推動基層央行履職中不斷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
(五)帶制度建設,建立完善基層黨建帶團建長效機制
要樹立抓黨建必須抓團建的意識。堅持黨組織負責人加強對團的重要工作的指導,參加團的重要會議,每年至少聽取一次團的工作匯報,建立領導干部黨建帶團建工作聯系點。重視團干部轉崗工作,保持團干部隊伍的相對穩(wěn)定、有序流動以及合理的年齡結構。建立考核和保障制度,把黨建帶團建工作納入同級黨建工作考核內容。注意發(fā)現和樹立黨建帶團建工作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加強宣傳表彰,形成良好的工作導向和社會氛圍。
作者簡介:徐艷麗(1980-),女,內蒙赤峰人,漢族,現職稱:經濟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黨團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