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毛囊黏蛋白病一例

    2016-09-07 11:16:07劉素琴趙天恩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6年1期
    關鍵詞:嗜酸皮脂腺毛囊

    劉素琴 趙天恩

    毛囊黏蛋白病一例

    劉素琴趙天恩

    臨床資料 患者,女,38歲。因面部紅腫、輕度瘙癢反復發(fā)作半年,前額部、左側面頰及下頜腫脹加重3天來我院就診?;颊哂诎肽昵盁o明顯誘因面部紅腫,開始為風團樣皮疹,逐漸擴大且不能自行消退,自覺輕微瘙癢,在當地醫(yī)院診斷為“濕疹、藥疹、急性發(fā)熱性嗜中性皮病”等,給予“左西替利嗪”口服,“蛇脂軟膏、尤卓爾”等外用后能消退,但反復發(fā)作。既往體健,無低熱、乏力等系統(tǒng)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史,父母非近親結婚,家族中無類似病史。

    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好,各系統(tǒng)查體無異常,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皮膚科情況:左側面頰部見3 cm ×4 cm淡紅色彌漫性浸潤性斑塊,邊緣欠清楚(圖1)。前額、眉間、下頜見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浸潤腫脹性斑塊,觸之質韌,有結節(jié),表面光滑,無毳毛,邊緣模糊。左側眼瞼浮腫,左側面頰部可觸及結節(jié)。皮損處痛觸覺正常,眉毛無脫落。全身其他部位未見類似皮損。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嗜中性粒細胞比率42.9%,淋巴細胞比率43.6%,嗜酸粒細胞比率10.21%。血沉正常。尿、大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正常。組織病理檢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嗜酸粒細胞浸潤,毛囊及皮脂腺上皮水腫,見淋巴細胞及嗜酸粒細胞移入(圖2)。阿新藍染色:毛囊上皮及皮脂腺內黏液物質沉積(圖3)。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408-1409.

    [2]Boer A,Guo Y,Ackerman AB.Alopecia mucinosa is mycosis fungoides[J].Am J Dermatopathol,2004,26(1):33-51.

    [3]Odom RB,James WD,Berger TG,et al.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M].9th ed.Philadelphia. New York:WB Saunders Company,2001.210-211.

    [4]王衛(wèi)亮,汪衛(wèi)紅,謝汝漢.毛囊黏蛋白病1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0,26(3):200-201.

    (收稿:2015-09-06)

    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濟南,250022

    圖1前額、眉間、眼瞼、下頜見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浸潤性斑塊,表面光滑,無毳毛,邊緣模糊

    圖2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嗜酸粒細胞浸潤,毛囊及皮脂腺上皮水腫,見淋巴細胞及嗜酸粒細胞移入(HE,×40)

    圖3毛囊上皮及皮脂腺內黏液物質沉積(阿新藍染色,×100)

    診斷:毛囊黏蛋白病。

    治療:給予潑尼松20 mg,日1次;曲尼司特0.1,日2次;羥氯喹0.2,日2次;糠酸莫米松及0.03%他克莫司外用。治療2周后,皮損漸消退,色澤變淡,目前仍在隨訪中。

    討論 毛囊黏蛋白?。‵M)又稱黏蛋白性脫發(fā),由Pinkus于1957年首先報道,鑒于本病并非都有脫發(fā),且有特殊的組織病理變化,故Lehner于1959年更名為毛囊黏蛋白?。?]。Boer等[2]用組織學術語稱之為上皮黏蛋白病。

    本病是一種炎癥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浸潤性斑塊,可伴有鱗屑和脫發(fā),好發(fā)于頭、面、頸部,也可見于軀干和四肢,脫發(fā)好發(fā)于頭皮、眉毛、胡須等毛囊密集區(qū)域,可見開放的毛囊口和角栓。組織病理學表現為外毛根鞘和皮脂腺水腫,黏蛋白沉積。病因不明,可能與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也可能是一種非特異性的毛囊反應[1]。目前認為臨床分為三型[1,3]:(1)青少年急性良性型:皮損較少,好發(fā)于頭、頸部及上肢,多為毛囊性丘疹或浸潤性斑塊,可有脫發(fā),皮疹常在2個月至2年內自然消退;(2)中青年慢性良性型:皮損較多且分布廣泛,形態(tài)多樣,可為扁平或圓頂形斑塊或結節(jié),可破潰或毛囊處擠出黏蛋白,反復出現或持續(xù)數年而不伴有任何疾??;(3)中老年惡性型:皮損多且廣泛,可伴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主要是蕈樣肉芽腫。本例為青年女性,臨床表現較為單一,有典型的浸潤性斑塊及結節(jié),病程半年,皮損局限于面部,未發(fā)現有其他相關疾病,故符合良性型。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急性良性型多數可自行消退,不能自行消退者可外用或內服糖皮質激素、PUVA光化學療法、口服異維A酸,局部用類視黃醇、手術切除和X線照射等。糖皮質激素外用或皮損內注射可有不同程度改善[4]。本例患者經過口服和外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半月后皮損明顯消退。

    本病臨床較少見,因早期皮損無特異性而易于誤診。本例患者應與濕疹、脂溢性皮炎、單純糠疹、發(fā)熱性嗜中性皮病等相鑒別。皮損組織病理學檢查及阿新藍染色有助于診斷。

    猜你喜歡
    嗜酸皮脂腺毛囊
    首個人工毛囊問世
    軍事文摘(2023年2期)2023-02-17 09:20:24
    MRI平掃在腎臟嗜酸細胞瘤與嫌色細胞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毛囊閉鎖三聯(lián)征2例
    同側乳腺嗜酸細胞癌伴導管原位癌1例并文獻復習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腫1例
    23例皮脂腺癌的臨床病理觀察及文獻復習
    皮脂腺瘤31例臨床病理分析
    治療脫發(fā)趕在毛囊萎縮前
    保健與生活(2016年1期)2016-04-12 18:29:44
    誤診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癥1例分析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診治體會
    达尔| 罗田县| 清涧县| 莒南县| 五指山市| 西和县| 鹤岗市| 健康| 云龙县| 江口县| 泊头市| 奉节县| 武山县| 赤壁市| 章丘市| 茂名市| 芦溪县| 南安市| 惠东县| 凤台县| 丰城市| 宁津县| 黄骅市| 石首市| 海兴县| 长葛市| 抚宁县| 科技| 玉门市| 鄂托克前旗| 启东市| 兴化市| 介休市| 旬阳县| 湛江市| 宁夏| 平武县| 东平县| 饶河县| 车险|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