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領
摘要:現代住宅的景觀設計手法層出不窮,通過對園建、植物組團、雕塑小品、地形營造、水系、置石等元素進行造景。其中,微地形營造在現代住宅的景觀設計中要求與復雜程度相對較高,也是設計者們常常忽視的造園要素。微地形營造對現代住宅景觀的功能結構、空間組織、植物造景、地形排水、生態(tài)美化等影響較大。文章以功能優(yōu)先、實用為主、因地制宜、填挖結合等原則對微地形營造進行分析,對現代住宅景觀的建筑布局與樓間距、場所豎向、場所造景、場所功能、結構荷載、土方成本等進行研究,進而總結與歸納出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微地形營造方法,旨在提高現代住宅景觀的造園水平與環(huán)境品質。
關鍵詞:現代住宅;景觀設計;微地形營造;設計與研究
1 現狀
微地形營造在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運用愈來愈廣泛,通過微地形處理,結合植物組團及造園要素,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景觀層次和空間形態(tài)。但當前住宅景觀設計受開發(fā)成本影響,園林景觀施工的單方造價成本較低,開發(fā)商的管理與把控水平不一,一味地突出營造地形,從而產生較多的無效成本,進一步影響建筑結構頂板荷載而增加板厚與配筋,加重開發(fā)成本,出現投入隱性成本高,回報產值少的現狀。
2 微地形在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微地形營造通過人工堆坡與造型而增強住宅景觀的韻律感與層次感。雖起伏變化與數量不大,但對住宅的功能結構、空間組織、植物造景、地形排水、生態(tài)美化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功能結構
微地形營造是現代住宅景觀設計的重要骨架。它將住宅景觀設計中的構筑物、植物、水體、環(huán)境小品等進行有效的聯系。在住宅回填土完成后,微地形營造將結合交通系統、場所功能、景觀節(jié)點等進行營造,很好地形成住宅景觀的主軸、次軸、中心節(jié)點、次要節(jié)點。
2.2 組織空間
微地形營造是現代住宅景觀空間分隔的重要因子。結合建筑布局、室內標高、地形豎向對住宅場地景觀空間進行劃分,有效地組織住宅室外的景觀空間,形成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及私密空間,不僅較好地引導人們的視線與流線,也為人們休憩提供了一個舒適優(yōu)美的活動空間。
2.3 植物造景
微地形營造是現代住宅景觀植物造景的重要手段。通過微地形營造對植物的高度、組團配置、觀賞點進行較好的搭配,避免植物層次單一。通過微地形營造即豐富景觀要素,也豐富了植物的林冠線,增強了植物層次感。在住宅景觀設計中,設計者往往對通過微地形營造與植物組團搭配形成障景、夾景、漏景等景觀效果。通過微地形營造與植物造景的變化,加強了人們對住宅景觀的體驗感。
2.4 地形排水
微地形營造是現代住宅景觀地形排水的有效方法。住宅景觀設計中雨水排放一般采用雨水口、排水溝、地形排水等進行收集。其中,地形排水通過對自然地形的放坡、堆土等改造進行雨水收集,不僅節(jié)約管網與雨水口的設置與預埋,也提高了土地本身的含蓄與凈化水源的功能。
2.5 生態(tài)美化
微地形營造是現代住宅景觀設計生態(tài)美化的點睛之筆。地形營造通過土坡堆放而成,順應自然環(huán)境,地形堆坡既有利于植物的種植、生長空間、養(yǎng)分及成活率,也有效地調節(jié)了園區(qū)的小氣候;其造型可陡可緩,形態(tài)不一,由此而產生的光影變化也極其豐富。
3 微地形營造在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的處理原則
園林微地形處理形式不一,有規(guī)則式、自然式、臺地式、混合式等幾種形式。從功能與布局形式分析,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的微地形營造時要以功能優(yōu)先、實用為主、因地制宜、填挖結合為原則。對住宅景觀的收放空間進行重點把握,不需面面俱到。一般以小區(qū)主入口、主園路兩側、主要節(jié)點等進行地形營造。場所景觀面積較大的區(qū)域不宜過多地進行土坡堆放與開挖,需因地制宜,滿足自然排水坡度與游憩功能即可。
4 微地形在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的營造方法
4.1 結合建筑布局與樓間距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營造應以建筑布局、樓間距為前提進行布局。住宅建筑根據高度分為低層住宅、多層住宅、中高層住宅及高層住宅等類型。一般,低層住宅與多層住宅層數較少,樓盤品質相對較高,容積率較低,樓間距較大,景觀空間與觀賞效果較好,一般對入口景觀、景觀節(jié)點、主原路兩側進行微地形營造。中高層住宅與高層住宅要根據其樓間距與景觀場所空間進行選擇性的點綴,不宜過多地進行堆坡,建議結合功能場所空間以平整緩坡為主,避免造成堵塞與壓抑之感。
4.2 結合場所豎向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營造應結合建筑豎向、室內標高、場地標高、市政標高等進行設計。其中,室內標高與場地標高尤為重要。根據室內標高與場地標高的關系對場所的地形進行堆坡:毗鄰室內標高界面一般比室外標高高出5cm左右,避免雨水倒灌;毗鄰建筑開窗處一般地形堆坡較少,避免影響采光、通風;毗鄰入口開口較小,較近處一般地形堆坡較少,避免視線延展與入口標示性。
4.3 結合場所造景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營造應結合造景需求進行布局。住宅景觀造景一般對植物造景、構筑物造景、環(huán)境小品造景等進行設計。植物造景中由于植物本身的冠幅、大小、高度不一而產生植物組團體量單薄,從而結合地形營造對植物偏冠、高度、體量等進行較好的結合;構筑物造景與環(huán)境小品造景往往會突出該構筑物的位置、方向及視點,設計一般對其進行堆坡造型。對其視點、焦點、端點進行考量,視點一般為人們在居住中使用與關注度較高的場所,如:主干道、單元路口兩側等;焦點一般為主入口大門端頭水景造型、端頭廊架、景觀亭、園區(qū)的山體等;端點一般為住宅小區(qū)功能場地末端位置,不受消防及交通影響而進行的堆坡。
4.4 結合場所功能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營造應結合場所功能進行設計。住宅景觀的功能場所設置根據人口密度、居住類型、周邊環(huán)境進行功能區(qū)劃分。根據功能區(qū)微地形營造對兒童場地制作一些簡單的游樂設施,為老年人活動設置一些運動設施,豐富園區(qū)的活動形式,增強園林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4.5 結合結構荷載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營造應結合結構荷載進行設計。結構荷載往往是住宅景觀設計常被忽視的要素。景觀設計一般根據結構單位所提荷載進行覆土與種植,但結構單位所提常規(guī)荷載經常滿足不了景觀設計要求,如住宅設計的廊架、水景、大樹等要素本身的荷載就與結構荷載持平甚至略超,從而導致住宅景觀設計中無法滿足種植土深度、大喬種植以及微地形營造。因此,住宅景觀設計在地形營造前應按結構單位所提荷載進行布局,若局部荷載滿足不了要求,則景觀概念設計階段需將所需荷載進行反提結構單位的加強。
4.6 結合土方成本
現代住宅景觀的微地形應結合土方成本進行設計。住宅景觀設計在地形營造過程中應對成本進行測算,按照單方造價成本進行把控,一般在住宅景觀設計中,園建部分占成本的70%,綠化部分占成本的30%,土方成本占園建部分中約15%,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因此,住宅景觀設計應按單方造價合理控制地下隱形成本,不宜面面俱到。
5 結語
現代住宅景觀設計的微地形營造是藝術與科學的綜合體,它不僅提升住宅景觀的美觀與感知功能,也對景觀設計、工程施工、結構荷載、成本把控等因子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在現代住宅景觀設計中的微地形營造的過程應正確地認識到其作用,并按照一定的原則、營造方法進行微地形設計,注重與住宅環(huán)境相匹配,使其不僅實現微地形的功能,也能提升住宅景觀設計品質。
(收稿: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