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擁軍,陳真,胡少龍,鄭雅萍,李小兵
金華地區(qū)嬰幼兒病毒性腹瀉流行病學分析
馬擁軍,陳真,胡少龍,鄭雅萍,李小兵
目的了解1年中浙江省金華地區(qū)5歲以下兒童病毒性腹瀉病原構成及流行病學特點。方法對822例5歲以下腹瀉患兒進行糞便標本采集,利用多重片段分析方法對5種主要腹瀉病毒進行檢測。結果822例腹瀉樣本中檢出陽性樣本473例,檢出率為57.5%,其中輪狀病毒檢出率為39.8%,諾如病毒檢出率為21.4%,腺病毒檢出率為9.6%,冠狀病毒檢出率為3.3%,星狀病毒檢出率為2.2%。不同性別各病毒感染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個月至2歲年齡段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輪狀病毒與諾如病毒整年均可檢出,其中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jié)檢出率高于春夏季(均P<0.05);諾如病毒夏季和秋季檢出率高于春季和冬季(均P<0.05)。結論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毒是輪狀病毒,高發(fā)期為秋冬季和夏秋季,且0~2歲為病毒性腹瀉高發(fā)年齡段。
嬰兒;幼兒;腹瀉;病毒;流行病學
腹瀉的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已受到WHO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是發(fā)展中國家嬰幼兒的常見病。80%嬰幼兒腹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全身癥狀,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身體脫水和體內(nèi)電解質紊亂將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探討嬰幼兒腹瀉的流行病學特點,對于合理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為系統(tǒng)掌握本地區(qū)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現(xiàn)狀與特點,從而為病毒的防治與疫苗的研發(fā)提供指導依據(jù)。筆者對本院 822例糞便標本的 5種病毒進行檢測,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2015年1—12月浙江省金華市中心醫(yī)院5歲以下822例腹瀉患兒的新鮮腹瀉標本822份(822例患者),其中男506例,女316例,男女比例為1.6∶1。
1.2研究方法
1.2.1儀器與試劑GenomeLab GeXP遺傳分析儀(A26572),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糞便DNA/RNA提取試劑盒(20141117)(20150825),購自寧波重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2實驗方法取100mg以上糞便,與0.9%氯化鈉注射液按1:3比例(m/v)充分混勻后提取核酸。利用NCBI數(shù)據(jù)庫設計5種腹瀉病毒及內(nèi)參的特異性引物;建立多重逆轉錄酶鏈式反應(mRTPCR)[2]體系:按照水(無核酸酶)605l,5×RT Buffer 220 l,RT primer mix 110 l配置RT預混液,按照10×PCR Buffer 110l,25 mmol/L MgCl2220l,DiaP PCR Primer mix 110 l,Solution×110 l配置PCR預混液,在20l反轉錄反應體系中加入5l待測核酸、14l RT預混液和1 l反轉錄酶,經(jīng)過48℃1min,42℃60min,95℃5 min的孵育,將RT反應產(chǎn)物10.3l轉移至PCR反應體系(9 l PCR預混液,0.7 LTaq聚合酶)。PCR擴增參數(shù)為94℃變性1 min后進入35個循環(huán):94℃30 s;60℃30 s和70℃1 min,70℃延伸1 min。用GeXP遺傳分析系統(tǒng)對PCR產(chǎn)物進行毛細電泳分離,從而對5種腹瀉病毒進行鑒別。1.3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病毒檢出率822例患者中473例檢測結果陽性,其中輪狀病毒陽性最多,其次為諾如病毒。見表1。
2.2病毒感染性別分布不同性別各病毒感染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878,P>0.05)。見表2。
2.3病毒感染年齡分布6個月至2歲年齡段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5.76,均P<0.05)。見表3。
2.4病毒感染年齡分布2015年全年可見,輪狀病毒與諾如病毒整年均可檢出,其中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jié)檢出率均高于春夏季(X2≥22.29,均P<0.05);諾如病毒夏季和秋季檢出率均高于春季和冬季(X2≥6.57,均P<0.05)。見表4。
表1 各種病毒檢出情況
表2 不同性別患兒病毒檢查陽性檢出率比較例(%)
表3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陽性檢出率年齡構成 例(%)
表4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檢出率
嬰幼兒腹瀉是嬰幼兒期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3],而病毒性腹瀉已經(jīng)成為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嬰幼兒腹瀉患者進行病毒檢測對于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及時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國內(nèi)對不同病毒引起腹瀉的流行病學報道較少,為了解不同病毒引起嬰幼兒腹瀉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了2015年5歲以下822例腹瀉患兒的新鮮腹瀉樣本,同時對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腸道腺病毒、冠狀病毒、星狀病毒5種病毒進行檢測。共檢出陽性樣本473例,檢出率為57.5%,混合感染93例,占11.3%,其中輪狀病毒檢出率為39.8%,諾如病毒檢出率為21.4%,腺病毒檢出率為9.6%,冠狀病毒檢出率為3.3%,星狀病毒檢出率為2.2%。因此在臨床上遇到患兒腹瀉,應充分考慮到病毒性腹瀉的可能性,不應只考慮到細菌性腹瀉,運用科學的檢測方式可避免抗生素的濫用。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性感染的男患兒人數(shù)多于女患兒,可能是由于腹瀉就診的男患兒多于女患兒所致,但性別因素在病毒感染率差異上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輪狀病毒仍是目前引起嬰幼兒腹瀉的最主要病原體,高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諾如病毒檢出率僅次于輪狀病毒,這與國內(nèi)外多數(shù)報道相一致[4-6],但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諾如病毒在8、9月份檢出率較高,這與北方地區(qū)所報道的流行時間相比靠前[7],可能與南北方氣候環(huán)境差異有關。在流行高發(fā)季節(jié)室內(nèi)注意通風換氣,勤洗手,注意飲食衛(wèi)生。對患兒使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應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防止在醫(yī)院發(fā)生交叉感染。針對這兩大腹瀉病毒,本研究發(fā)現(xiàn)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病毒檢出率最高,與我國其他地區(qū)研究報道結果一致[8]。這與嬰幼兒本身免疫系統(tǒng)未發(fā)育完善,且此年齡段的嬰幼兒正處于或已完成斷奶,來自母體的獲得性免疫在逐步消失有關。該統(tǒng)計可為疫苗接種年齡段提供參考。其余病毒由于病例數(shù)較少,是否具有明顯的易感年齡段及季節(jié)性發(fā)病高峰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
[1] ParasharUD,BreseeJS,GlassRI.The global burdenofdiarrhoealdiseaseinchildren [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3,81(4):236.
[2]王瓊,林廣裕,高珺,等.應用GeXP遺傳分析系統(tǒng)檢測病毒性腦炎患兒腦脊液中的人類鼻病毒[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13):1828-1831.
[3]梁連錦.小兒腹瀉病的治療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23):155-156.
[4]NguyenTA,YagyuF,OkameM,eta1.Diversityofvirusesassociatedwithacutegastroenteritisinchildrenhospitalizedwithdiarrhea inHoChi Minh City,Vietnam[J].Med Virol,2007,79(5):582-590.
[5]Parashar UD,Hummelman EG,BreseeJ S,et al.Global illness and deaths caused by rotavirus disease in children[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3,9(5):565-572.
[6]Moreno S.Human caliciviruses and pediatric gastroenteritis.[J].Seminars in PediatricInfectiousDiseases,2004,15(4):237-245.
[7]吳疆,高志勇,劉桂榮,等.北京地區(qū)諾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7):667-670.
[8]方肇寅,謝華萍,呂紅霞,等.1999~2005年我國嬰幼兒人杯狀病毒腹瀉研究 [J].病毒學報,2007,23(1):9-15.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7.011
R725.7
A
1671-0800(2016)07-0865-02
金華市科技局重點項目(2013-3-011)
321000浙江省金華,金華市中心醫(yī)院(馬擁軍、胡少龍、鄭雅萍、李小兵);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陳真)
馬擁軍,Email:jhmyj71@ sina.cn
2016-04-01(本文編輯:姜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