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新, 金 鳳 燮, 魚 紅 閃
(大連工業(yè)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34 )
?
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寡糖的純化及鑒定
李 麗 新,金 鳳 燮,魚 紅 閃
(大連工業(yè)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 遼寧 大連116034 )
對生物酶法轉化西洋參多糖的產物進行分離純化得到寡糖,并對其進行鑒定。西洋參多糖的酶解產物經Sevage法除蛋白、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膠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2個組分PP-1、PP-2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5×104和6.7×103,其中PP-2為酶降解寡糖。HPLC法對PP-2進行鑒定,結果表明,PP-2為均一的寡糖,其單糖組成為葡萄糖。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紅外光譜對PP-2的結構進行鑒定,表明PP-2為主鏈由α-D-(1→4)和α-D-(1→6)吡喃葡萄糖構成的葡聚糖。
西洋參多糖;生物酶法;寡糖
以植物來源多糖為主的天然多糖類物質,毒性極低或沒有細胞毒性,對人體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已成為醫(yī)藥界的熱門研究對象[1]。西洋參多糖(polysaccharides inPanaxquinquefolium)具有多種藥用價值[2],但其相對分子質量大,進入人體內吸收效果較差,溶血性不好,長期注射服用很容易造成人體表面肌膚出現(xiàn)硬結。研究發(fā)現(xiàn),多糖的水解產物也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功能,還具有低熱量、穩(wěn)定性高及安全無毒等理化特性,由于其相對分子質量較低,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3]。利用生物酶法對多糖進行轉化,可切斷特定糖苷鍵,制得特定聚合度的寡糖,產品均一性好,反應條件溫和,工藝易控制,是較為理想的轉化方法[4]。
目前尚無關于酶法轉化西洋參多糖的深入研究。本實驗對生物酶法轉化西洋參多糖的產物進行分離純化,初步鑒定其結構,為進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基礎。
原料與試劑: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粗品,實驗室自制;Sephadex G-75,美國Pharmacia公司;單糖標準品,美國Sigma公司;標準系列葡聚糖,美國Pharmacia公司;色譜純乙腈,美國Merck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儀器:JASCO LC-2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分光公司;檢測器為Alltech 2000ES型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美國Alltech公司;GC-9A氣相色譜,日本島津公司;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珀金埃爾默公司。
1.2方法
1.2.1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的分離純化
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粗品經Sevage法[5]除蛋白3次后,冷凍干燥。將凍干樣品200 mg用2 mL 純凈水溶解,經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膠柱分離純化,苯酚硫酸法檢測糖含量[6]。
1.2.2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
根據(jù)文獻[7]的方法,取純化后的組分各5 mg 經Sephadex G-75洗脫,得到各組分洗脫體積V。取標準系列葡聚糖Dextran T-70、T-40、T-10 和相對分子質量為4 600的葡聚糖標準品在同等條件下洗脫,得到相應標準品洗脫體積Ve。取相對分子質量200萬的藍色葡聚糖,在同等條件下洗脫,得凝膠柱空體積Vo。Ve/Vo與相應標準品相對分子質量的對數(shù)作曲線,得出回歸方程,即可計算得各組分相對分子質量。
1.2.3純度鑒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鑒定純化后寡糖純度。色譜柱,TOSOH TSK-Gel G4000PWXL(7.8 mm×300 mm,10 μm);流動相,純凈水,體積流量為0.5 mL/min。采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ELSD)檢測,溫度110 ℃,上樣量20 μL。
1.2.4單糖組成分析
精確稱取寡糖樣品20 mg,分別加入2 mL 2 mol/L H2SO4溶液,105 ℃反應8 h。反應結束后以過量BaCO3中和,4 ℃、10 000 r/min離心10 min,上清液定容至5 mL。利用HPLC分析全水解樣品的成分,色譜柱:Hypersil NH2(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體積比80∶20 的乙腈-水混合液;體積流量1.0 mL/min。采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ELSD)檢測,溫度35 ℃,上樣量20 μL。得到的樣品HPLC圖譜出峰時間與標準單糖的HPLC圖譜比較,確定寡糖樣品的單糖種類。
1.2.5高碘酸氧化
高碘酸氧化[8]:稱取25 mg寡糖樣品溶于少量純凈水,加入12.5 mL 30 mmol/L的高碘酸鈉溶液,定容至25 mL,于暗處反應,間歇振蕩。間隔0、6、12、24、48、60…96 h取樣0.1 mL,測定223 nm處吸光度。
甲酸生成量的測定:氧化反應完成時,取2 mL 乙二醇加入反應液消耗剩余的高碘酸。以酚酞為指示劑,測定甲酸的生成量。
根據(jù)高碘酸鈉的消耗量和甲酸的生成量,可初步判斷寡糖的糖苷鍵鏈接方式。
1.2.6Smith降解
方法“1.2.5”中終止反應的高碘酸氧化反應液經對流水透析48 h后,蒸餾水透析過夜,60 ℃減壓濃縮至10 mL左右,加入70 mg硼氫化鈉,于暗處振蕩反應過夜,使糖醛還原為糖醇。再經流水透析48 h,蒸餾水透析過夜,透析液冷凍干燥。凍干樣品完全酸水解后與標準品丙三醇、赤蘚醇分別進行乙?;苌幚恚汫C檢測[9]。色譜條件:色譜柱HP-5(30 m×0.32 mm×0.1 μm),柱溫200 ℃;檢測器為氫火焰離子(FID)檢測器,溫度260 ℃;載氣為N2,體積流量1 mL/min;氣化室溫度220 ℃;上樣1 μL。
1.2.7紅外光譜法
稱取干燥的寡糖樣品粉末2 mg,研磨均勻后壓成薄片在4 000~400 cm-1紅外波數(shù)范圍內掃描。
2.1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的分離純化
200 mg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經過Sephadex G-75柱洗脫,洗脫曲線如圖1所示,有2個峰且均為單一對稱峰,說明酶解產物含有2個組分且比較純,分別命名為PP-1、PP-2,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8.2%和81.8%。
圖1 酶解產物的洗脫曲線圖
2.2酶解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由方法“1.2.2”測定組分PP-1和PP-2的洗脫體積分別為58.1和140.6 mL。測得Sephadex G-75柱的外水體積Vo(藍色葡聚糖)及各標準品洗脫體積Ve,結果見表1。
表1 標準品的Sephadex G-75柱洗脫體積
根據(jù)lgMr與Ve/Vo關系作圖,得到的相對分子質量標準曲線方程為y=-0.306 7x+5.613 9,R2=0.997 1,可計算得2個組分PP-1、PP-2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7.5×104和6.7×103,即PP-1為多糖,PP-2為寡糖。實驗室前期測定出西洋參多糖組分PPQ-1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9×104[10],與PP-1極為相近,因此可判定PP-1為少量未被酶降解的底物西洋參多糖,而底物大部分降解成了PP-2寡糖。
2.3寡糖純度的鑒定
PP-2經HPLC檢測其純度,出現(xiàn)了一個對稱大峰,說明為比較單一的寡糖組分,可對其結構進行進一步分析。
圖2 PP-2的HPLC圖譜
2.4寡糖的單糖組成
PP-2經“1.2.4”的方法全水解后,產物經HPLC檢測,由圖3可以看出,保留時間為8.548 min,與葡萄糖標準品保留時間8.482 min相近,則說明該寡糖組分由葡萄糖組成。
2.5高碘酸氧化結果
根據(jù)“1.2.5”的實驗方法,繪制高碘酸鈉消耗量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0.039 7x,R2=0.999 7。PP-2的高碘酸氧化反應過程中吸光度的變化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經60 h后吸光度達到穩(wěn)定,根據(jù)吸光度變化及標準曲線,可算得平均1 mol的PP-2己糖殘基消耗0.635 mol的高碘酸鈉。反應液經NaOH滴定有甲酸生成,據(jù)高碘酸氧化結果初步分析,該寡糖組分為葡萄糖之間以1→4和1→6糖苷鍵連接為主[11]。
(a) PP-2 (b) 葡萄糖標準品
表2 PP-2高碘酸氧化過程中吸光度的變化
2.6Smith降解產物分析
利用Smith降解法進一步確定寡糖組分PP-2 的糖苷鍵連接方式。標準品丙三醇、赤蘚醇乙?;苌锏腉C圖譜分別如圖4、5所示,由圖知保留時間分別為4.554、8.806 min。
圖4 標準品丙三醇的GC圖譜
PP-2寡糖樣品經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所得的產物進行乙酰化衍生處理,GC檢測結果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PP-2的Smith降解產物出現(xiàn)保留時間為4.537、8.794 min的2個峰,與標準品丙三醇及赤蘚醇的保留時間相近,結合高碘酸氧化結果,進一步說明PP-2為1→4和1→6位糖苷鍵連接的葡聚糖[12]。
圖5 標準品赤蘚醇的GC圖譜
圖6 PP-2的Smith降解產物的GC圖譜
2.7紅外光譜分析
PP-2的紅外光譜圖如圖7所示,由圖可知,PP-2紅外光譜圖中出現(xiàn)典型的糖類特征吸收峰:3 600~3 200 cm-1的羥基伸縮振動峰(O—H);3 000~2 800 cm-1的亞甲基伸縮振動峰(C—H),可進一步判定PP-2為糖類。
圖7 PP-2的紅外光譜圖
除2個特征吸收峰外,圖中還出現(xiàn)1 363.70 cm-1處的亞甲基彎曲振動吸收峰(C—H);1 200~1 000 cm-1的吡喃環(huán)C—O—C 和C—O—H的伸縮振動特征吸收峰;960~930 cm-1的糖分子振動的特征吸收區(qū)域;844 cm-1附近的α-端基差向異構C—H變角振動;770 cm-1附近的對稱環(huán)伸縮振動峰[13]。
綜合PP-2紅外光譜與單糖組成結果分析,可認為寡糖組分PP-2為α-D-吡喃型葡聚糖。
生物酶法轉化后的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粗品經Sevage法除蛋白,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膠柱分離純化得到2個組分PP-1、PP-2,其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5×104和6.7×103。其中PP-1為少量未被酶降解的底物西洋參多糖,而底物大部分降解成了PP-2寡糖。通過HPLC法對PP-2進行純度鑒定,發(fā)現(xiàn)PP-2為均一的寡糖,HPLC檢測其全水解產物,結果表明其單糖組成為葡萄糖。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紅外光譜法分別對PP-2的結構進行鑒定,結果表明PP-2為主鏈由α-D-(1→4)和α-D-(1→6)吡喃葡萄糖構成的葡聚糖。初步鑒定了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寡糖的結構,為進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基礎。
[1] 朱欣婷.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8):12076-12077.
[2] 鄭明權,劉彥臣.西洋參莖葉總皂苷和根多糖的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00(2):12-13.
[3] 繆月秋,顧龔平,吳國榮.植物多糖水解及其產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2):4-7.
[4] 劉穎新,范業(yè)雪.酶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提取與轉化中的研究現(xiàn)狀[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0(9):46-47.
[5] 董英,張艷芳,孫艷輝.水飛薊粗多糖脫蛋白方法的比較[J].食品科學,2007,28(12):82-84.
[6] 賀紅星,張霽紅,趙瑛,等.苯酚-硫酸法測定普魯蘭含量[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7(12):15-19.
[7] 黨秀麗,劉雪英,王慶偉,等.蘆薈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相對分子質量和含量測定[J].醫(yī)藥導報,2012,31(1):67-71.
[8] 張惟杰.糖復合生化技術[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9] 呂寧,浦軍平,金鳳燮,等.麥冬多糖OPF-1的結構分析[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31(4):243-246.
[10] 艾曉娜.人參多糖提取純化及結構的初步鑒定[D].大連:大連工業(yè)大學,2014.
[11] 周鵬,謝明勇,傅博強.多糖的結構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1,25(2):197-203.
[12] 伍樂芹,張靜,孫潤廣.白術多糖的分離純化與結構表征[J].高等學?;瘜W學報,2011,32(12):2812-2816.
[13] 夏朝紅,戴奇,房韋.幾種多糖的紅外光譜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29(1):45-47.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ligosaccharide from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inPanaxquinquefolium
LILixin,JINFengxie,YUHongshan
(School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
OligosaccharidewasobtainedbyenzymaticallydegradingpolysaccharidesinPanax quinquefolium.AfterremovedproteinscomponentsbySevagemethod,twofractionsPP-1andPP-2wereobtainedbySephadexG-75,relativemolecularweightsofwhichwereabout7.5×104and6.7×103.PP-2wasahomogeneousoligosaccharidefromenzymatichydrolysis,whichwasmainlycomposedofglucose.ResultsofMalapradereaction,SmithdegradationandIRsuggestedthatPP-2wasglucanandmainlycomposedofα-D-(1→4)andα-D-(1→6)pyranglucose.
polysaccharides inPanaxquinquefolium; biological enzymatic method; oligosaccharide
李麗新,金鳳燮,魚紅閃.西洋參多糖酶解產物寡糖的純化及鑒定[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16,35(4):250-253.
LI Lixin, JIN Fengxie, YU Hongshan.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ligosaccharide from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inPanaxquinquefolium[J]. Journal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6, 35(4): 250-253.
2015-01-09.
“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9503001-003).
李麗新(1990-),女,碩士研究生;通信作者:魚紅閃(1968-),男,教授.
TS202.1
A
1674-1404(2016)04-02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