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芬
摘 要: 小學數學這門學科在小學階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011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推理能力”是其中指定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而且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更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等。可現(xiàn)在的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十分完善,往往對某些概念難以理解,對解題步驟不夠熟悉。這就需要我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培養(yǎng)推理能力 教學研究
小學數學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可見,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使學生能夠從課程中積累經驗,找到方法,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做分析和探討。
一、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經過對現(xiàn)在的小學生進行調查,他們目前整體的推理能力不佳。經過詳細的調查分析,其因素可分為學生和老師的因素兩大類。
其中,就小學生本身而言:(1)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十分牢固,在解決實際的問題時,思維會在一定的區(qū)域內,無法激活突破定勢的思維解決問題。(2)學生必須在老師引導的情況下,才能夠解決一些問題,而自己單獨遇到這類似的問題就不會做了,依賴心理太強。(3)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不足,不能夠及時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因此不能化難為易進行解決。(4)學生缺乏自己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就目前的教師而言:(1)許多教師對相關的理論知識理解不夠成熟。學生的推理能力是從老師正確的教學中學習的,如果老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透徹,就會影響教學質量。(2)教師對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不明確且把握不準。許多老師在講課時不知道應該以什么方式導入推理能力的教學,這就需要好好學習探索。(3)教師未能廣泛、深入地提煉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的素材資源。有的老師是單純地在上課時一帶而過,學生還沒有很好地掌握這種推理的能力,時間一長就又淡化了。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方法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學生提高推理能力,首先,我們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動機。面對這個問題,老師可以針對這種鍛煉推理能力的問題進行訓練,從易到難,在上課的時候慢慢引導學生,將這種推理的方法傳輸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解題的樂趣。而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證,是相信自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的情感。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步步地慢慢引導學生,多進行這類型的訓練,并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并掌握這種推理能力。這樣就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讓他們知道,自己完全可以掌握這種基本的推理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推理的習慣
關于如何組織數學語言這個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如何判斷推理的過程。小學生在解題時大多數是不自覺運用了這種推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從而提醒學生主動思考,掌握推理依據,在平時就養(yǎng)成推理有據的良好習慣。
比如,課堂上可以鍛煉一下有關推理的練習題:
1.推算N個三角形由多少根木棒組成?
經過分析和推理,得出N個三角形所需要的木棍數量=2N+1。
2.長方形的餐桌能坐幾人的問題:
通過推理分析,得出結論:人數=餐桌數×4+2。
這樣運用演繹推理方法,經常進行說理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積極開展數學活動,讓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終。
(三)在生活與游戲中運用合情推理
除了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推進學生的推理能力發(fā)展外,還有很多活動也能夠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總之,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不僅僅是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必須培養(yǎng)的一項能力,同時它也是一個學生是否能夠學好數學,提高數學素質的關鍵。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提高,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思維水平的提升。所以說,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應該貫穿于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最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這種能力,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弓愛芳,夏婧.新課程理念下對合情推理的再認識[J].數學教學通訊,2006(02).
[2]王曉利.小學生數學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