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云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應試教育與新課改的“互動課堂”的創(chuàng)建要求相去甚遠。文章提出“三動”——心動、意動和行動,構建互動課堂的論題,并以親身教學實踐,談談“三動”、“六字”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的體會。
【關鍵詞】初中政治 心動 意動 行動 互動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53-02
目前,政治教學中,不同程度上仍然沿襲著灌輸教學、應試教育的態(tài)勢,制約學生的思維力、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展。下面,筆者從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其“心動”;巧妙設計問題,促其主動思考和探究,讓其“意動”;設計開放性實踐活動,讓其“行動”等幾個方面,論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互動課堂的構建的幾點體會。
一、巧用情境激發(fā)興趣,促其“心動”
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經歷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最后,被教育界所認可。他的情境教學以“真、美、情、思”為原則,以“兒童——知識——社會”為內核的活動,以“意境說”為根源。劉勰的《文心雕龍》中也有“情以物遷、辭以情法”之說,無不說明情境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情境的巧妙使用,使學生因情而動、因境而思,使之“心動”,為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教學八年級的《誠信為本》的學習前,以《狼來了》為情境,而引發(fā)學生思考:《狼來了》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學生會從熟悉的故事中,得到啟發(fā):不誠信,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
教師也可以用多媒體呈現題目為《美國教師涂唇膏與豬親吻,只為一諾千金》的圖片,之后,結合圖片內容,講述美國一位小學教師蘭迪卡瑞爾圖許諾學生,如果學生考試成績通過率為80%以上,就與豬親吻。學生也爭氣,考試通過率機會100%.于是,老師信守諾言,就涂上唇膏為豬獻上了深情的一吻。學生們在看后,大笑之余,面對當今社會的“誠信危機”不禁浮想聯翩。當然,為了突出教學的主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這位老師不信守諾言,后果會怎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種種假設性的判斷,活躍學生的思維。
教師也可以通過看圖片、猜謎語的情境法,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如引導學生看圖片,而猜出成語“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諾千金”等,以此引入教學的重點:誠信地意義,以及不講誠信的后果和影響,引發(fā)學生做個誠實守信之人。
二、巧妙設疑,促使“意動”
“意動”源于心理學的概念,指人們看到的現象、思考的問題和對象,是看和思的過程和活動?!皩W而不思則罔”,“思源于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而巧妙設計問題,是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樂于探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促其“意動”的主要方式。
如學習《做一個自強的人》時,教師可以提供實例——《夏令營中的較量》,讓學生針對這個實例,進行分析和討論,談談中國家長和西方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教育的不同做法。視頻材料主旨為:來自日本的30名孩子和中國的30位中學生組織了一次到內蒙古大草原探險的夏令營活動,每個孩子的家長都自駕私家車尾隨在孩子們的身后的不遠處。日本的孩子背負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可是,中國的學生雖然也背著包,只有少量的干糧和飲料,不到一天就消耗殆盡,只好向日本小朋友求助。在路途中,日本學生病了,家長鼓勵堅持走完全程,親眼目睹蒙古大草原的秀美和遼闊,而中國的學生病了,哭喪著臉,停下腳步,等待爸爸、媽媽的到來,而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似有不該來參加這個活動的后悔的心思,更露出慈祥和關懷,噓寒問暖,有的干脆一把抱上了車……
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愛”的表達,令學生們心中軒然大波,引起思考和反思:中國的家長對孩子溺愛,中國的孩子是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和雪霜,經不起考驗和吃苦,而日本的爸爸媽媽們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在困境中磨練自己、磨練意志。再提出問題:作為一名青少年,你怎么看中國和日本的教育制度?你應該怎么做?會讓學生有所思、有所獲、有所感。
三、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促使“行動”
學習《誠信為本》時,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誠信?談一談人們?yōu)槭裁匆v誠信?說一說誠信是做人的基礎,是人的德行的基石,呈現“利欲熏心——千年火腿遭查封”的事件,讓學生暢談當我們在一個不講信用的地方,會怎么想、怎么做?學生們會想到:在醫(yī)院看病,會懷疑藥價、藥費;去市場買肉,會懷疑質量和重量;借給他人錢時,會懷疑是否會還;與人合伙時,會擔心對方會不會使壞心眼等。在讓學生自由暢談:如果這個社會失去了誠信,社會將會是什么樣子?
這樣,學生從教材的“誠信”的學習,由生活中的誠信與不誠信的正反實例,意識到誠信地重要意義,意識到不誠信、失信于人的嚴重性,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由知識到現象到實質,使學生真正走進教材,凌駕于教材的知識之上,凸顯“學以致用”
當然,教學《誠信為本》時,也可以讓學生課內外收集有關誠信地名言、警句、格言、典故等,如孔子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通過這個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習領域,更使學生通過古今中外的關于誠信的名人名言,進一步加強誠信地認識和理解,意識到“誠信是為人之根本”之道理。
思想品德是初中教學的基礎課程,構建其樂融融的生態(tài)課堂,是課改的主題之一。改變倉儲式的學習方式,構建互動、創(chuàng)新的學習是課改的要求,是時代的需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從情境入手、問題引入、實踐活動等為主要方式,促使學生心動、意動、行動,讓學生成為勇于創(chuàng)新的新人。
參考文獻:
[1] 戴傳福. 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結構研究中的反思--讓學生在互動的課堂教學中思考與創(chuàng)新[J].讀與寫(上,下旬),2015(10).
[2] 劉長琴.新課標下如何有效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