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p>
【內容摘要】古代詩詞以其特有的美感屹立于中國五千年語言文化中,因此古代詩詞的鑒賞鑒賞在高中語文實際教學中應被足夠的重視。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我感悟和開展隨文練筆等辦法,讓學生們在情境中自主感悟,體悟詩人情感,升華自身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 詩詞教學 審美教育
相對以往學習語文的經歷來說,高中語文的學習更加側重于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即希望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夠深化自己的思維,升華自己的人格,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鑒賞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古代詩詞以其特有的美感屹立于中國五千年語言文化中,因此古代詩詞的鑒賞鑒賞在高中語文實際教學中應被足夠的重視。古詩詞相對于散文、議論文、敘述文等文體來說,語言簡練卻又較難理解,用詞精煉優(yōu)美,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古詩詞語言表達之美,把握意象、意境之美,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情境中自主感悟,體悟詩人情感,升華自身素養(yǎng)。接下來,筆者將從情境導入、自主感悟、隨堂練筆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在古詩詞教學中的一些見解。
一、情境導入,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
古詩詞中詞句的理解是比較難的,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會覺得每一個詞語都是認識的,每一句詩也是理解的,但是組合起來就是云里霧里,不懂詩詞的意思是什么,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應一改之前陳舊的教學方式,而是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們結合情境學好古詩詞。
比如,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古詩詞《蜀道難》一文時,先帶領學生們在學習了難詞難句,并通讀了全文的基礎上,再結合詩人李白生活的時代背景來理解文中大意。首先,詩人以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來點明題目所謂的蜀道之難。之后,我讓學生們設想“上青天”之難,詩人將“蜀道”比喻為“上青天”,可見上蜀道也是很難的。我又讓學生們想象自己在攀爬一座“猿猴”想要通過都發(fā)愁的險峰,抬頭是天,低頭是云,深不見底,其山川之險峻,令人難忘。結合這些意象的解讀,學生們很快理解了蜀道之難,再結合詩歌中大開大闔的情境描寫,學生們明白了詩歌表達的是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通過詩詞中意象的描寫,結合詩人時代背景,進行情境再現(xiàn),將詩中描寫的情境給學生們更加直觀的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情境代入,進而欣賞古詩詞之美。此外,創(chuàng)設情景對于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也有著十分有益的作用。
二、自主感悟,體驗“美”的情感
高中語文的學習不能夠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們應知應會的知識點,而是引導學生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詩歌之美的同時,深化自身詩歌鑒賞意識,增強自身的詩歌鑒賞能力。自主感悟是指學生們在學習詩歌時,可以通過大聲朗讀、仔細琢磨等方式,體驗古詩詞中“美”的情感。
比如,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虞美人》一詞時,先教會學生們“雕闌玉砌”等較難理解的詞語,又給學生們講解了詞人李煜的痛失家國的遭遇,結合這一時代背景,要求學生們自己誦讀課文,體會詞中“愁緒”情感的表達。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多次誦讀,自己對于這首詞中的愁緒有了新的感悟,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一句,用“斷水”來比喻“消愁”,用“水更流”與“愁更愁”相呼應,來表達詞人愁意之綿延不絕。學生們通過誦讀的方法,不禁覺得詞人愁意撲面而來,更能深切體會詞人愁緒。
通過誦讀和仔細琢磨的方式來理解詞意,學生們仿佛親眼目睹了詞人李煜的滿滿愁緒,看到了月光下對酒獨酌、愁緒難平的詞人形象,在增添學生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引導了學生們愛國護國的正確人生觀。
三、隨堂練筆,升華“美”的素養(yǎng)
學以致用是一切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生們學習了新知識,并在實際學習或生活過程中合理運用,不僅能加強自己對知識點的記憶,還能有效的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隨堂訓練,根據(jù)自己所學、所想、所經歷的事情進行練筆,也可以由教師給出場景,由學生們根據(jù)以往的知識積累進行詩詞表達。
比如,我在講解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蘇幕遮》一詞時,學習了詞人范仲淹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愁緒表達,“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一句點出了詞人此刻心中的愁緒難平和相思之苦。于是,針對這種情感,我要求學生們根據(jù)以往所學知識說出幾句類似的詩詞。學生們爭向發(fā)表意見,有的學生背出了李白曾寫的“低頭思故鄉(xiāng)”,也有類似于這次第怎么一個愁字了得的直接敘愁的描寫……學生們主動思考、積極回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由此可見,想要學好古詩詞,不僅要從學習生字、生詞,以及詩詞中的句子,還應仔細品味其中的意境,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以及個人遭遇,分析詩詞中意象的描寫,進而深度理解詩詞大意,了解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方式、方法類比,學生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詩詞來進行訓練,在理解不同詩詞的同時,學習古詩詞鑒賞的方式方法,在體驗詩詞之美事升華自己“美”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孫敏. 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10(11).
[2] 施春暉. 在古詩詞教學中培植學生的審美心境[J]. 教學與管理,2008(1).
[3] 李曉芳. 淺議古典詩詞教學的審美性[J]. 教學與管理,201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