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嘉晟
◎侯德云
主題3成長體悟
[導(dǎo)言]
驚鴻一霎,轉(zhuǎn)眼間流年偷換。我們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xué)語;從年少無知,到青春懵懂;從枝間青澀的綠色,到梢頭成熟的甜美,每個人,都在走著一條成長的路,都留下一道道長長的痕跡。讓我們暫停腳步,撿拾那一朵朵成長的浪花,重溫那人生的體悟。
◎應(yīng)嘉晟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卻說“煩惱也是成長的階梯”。從《時代廣場的蟋蟀》到《愛的教育》,從《轉(zhuǎn)角看到光明》到《哈佛家訓(xùn)》,無一不讓我在溫暖的氛圍中學(xué)會了堅強地面對成長的挫折。
那一次,我默默地走在雨地里。撐著雨傘,卻感覺雨滴把我渾身淋得濕透。那個月的考試,我又失利了,只考了八十幾分。我知道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想著爸媽失望的神情,我的腳步變得沉重起來,每挪動一步,都很吃力,甚至有壓抑窒息的感覺。
終于走到了家門口,摸上樓梯,掏出鑰匙,但不知為什么又站在那里動彈不了,猶豫著什么。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打開房門走了進去,鼓起勇氣把試卷拿給父母看……
夜晚,我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拉開窗戶,讓晚風(fēng)輕拂進來,讓帶著雨絲的涼意濕潤我的臉頰。雨夜的云朵,一團一團的,沉重得好像就從我觸手可及的地方滑過。躺在床上仔細想想那份試卷,確實有很多不該失分的地方。這段時間,作業(yè)量大增,除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還要完成媽媽額外布置的作業(yè)?!芭Π桑欢ㄒ忌现攸c!”媽媽總是這么講。臨近畢業(yè)考試,每個夜晚都復(fù)習(xí)到很晚。在早晨睡意正濃的時候,鬧鐘總是會很不客氣地把我叫醒。我真想睡在甜甜的夢鄉(xiāng)里不再醒來。
不知什么時候,天空似乎有了星光,冷冷的,好像是在嘲笑我。閉上眼睛,似乎回到了我擁有很多滿分的日子里。那時的心情是那樣輕松快樂,考試的時間也從不會倉促,爸媽看見我很開心……
每個星期六的早上,我用趕考的速度做完英語和科學(xué)作業(yè),以便吃完中飯后去補習(xí)英語時向老師請教不會做的難題;下午補習(xí)回來后,必須完成數(shù)學(xué)、社會等課外作業(yè),第二天早上補習(xí)數(shù)學(xué)時再請老師解答有關(guān)難題。語文一般是周五或周日的晚上完成,媽媽又給我準備了大量書籍,讓我增加閱讀積累。生活和學(xué)習(xí)就這樣周而復(fù)始著。我想有多一點的時間上網(wǎng)玩玩,或看看電視、聽聽音樂,但那是幸福的奢望。
好在,每天晚飯后,我家對面的樓上總會很準時地傳來悠揚的練琴聲,雖然有時音律斷續(xù)、曲調(diào)蹩腳,但是一直伴隨著我,有好幾年了。這個練琴的同學(xué)很有毅力,雖然艱辛,但從未放棄。春夏秋冬,一直在堅持著,使我們小區(qū)的單元樓里每晚都會流動著跳動的音符,讓我有一種暖暖的感動。堅持,不言放棄,有追求的生活才有意義。我知道,這八十多分的成績,雖然讓人吃驚,但是我沒有氣餒。這份因挫折帶來的煩惱,是成長的年輪里不可多得的記憶,值得珍藏。
選自《散文百家》
點讀
本文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了較多的心理描寫和自然環(huán)境描寫。文中簡潔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語言優(yōu)美而富有變化,營造出寥落、凄清又略帶悵惘的氛圍,渲染人物考試失利后的沮喪、不眠時的懊悔愧疚,細膩、真實而深刻。
◎侯德云
高考結(jié)束,我閑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哪個大學(xué)無所謂,只要肯錄取我,它就是中國最好的大學(xué)。
我很焦急,但比焦急更讓人鬧心的,是無聊。那可真叫無聊,連小說也讀不下去,因為心里有事。
那個命根子一樣的錄取通知書終于來了。
我心里懸著的石頭落地了。我踏實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了,我將萬丈光芒懸掛在劉家莊的上空。
我沒有急著回家。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著這個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們已經(jīng)盼了很久,再多盼一會兒也沒關(guān)系。
好消息傳到家里,家里的氣氛立刻就變了。
爹放下飯碗,怔怔地看著他的兒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發(fā)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擰。
爹的目光把我的臉擰紅了。爹自己的臉也紅了,紅燒肉一樣閃著油光。他忘記了午睡的習(xí)慣,背著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門。
媽也放下了飯碗。她坐在炕沿上,一會兒撩起衣襟擦擦眼,一會兒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說:“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噴遍了劉家莊的每一個角落,然后又興高采烈地接受著每一個角落里噴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讓我覺得有點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劉家莊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時候出過大學(xué)生?
好在,兩天以后,爹就清醒過來了。
爹頻頻地到集市上賣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愛,也很無恥。那是他兒子的路費、學(xué)費和生活費,不好好看看,行嗎?
我跟著爹,到集市上去賣過一次西瓜。
那天天氣很熱,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卻很少來買西瓜,好像吃了西瓜就會著涼似的。太可恨了。
我臉上的沮喪像汗水一樣歡快地流淌著。爹看見了,他皺了皺眉頭,彎下腰,從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開,遞給我。
我說:“爹,你也吃?!钡f:“我不吃。我吃這東西拉肚子,你吃你吃。”西瓜有點生,不甜。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發(fā)了。扔掉的瓜皮上帶著厚薄不均的一層淺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過去,將瓜皮一塊一塊撿起來。他用手指頭彈彈瓜皮上的沙土,又輪流把它們壓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樣刨那些殘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紅了。
那些日子,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她很少說話,她喜歡盯著雞屁股看。不光看,還經(jīng)常去摳,摳得一絲不茍。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學(xué),而是雞屁股。
爹說:“別理她,你媽跟雞屁股有仇?!?/p>
媽的確跟雞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摳蘆花雞的屁股。按她的說法,這個挨千刀的貨,屁股里夾了一只蛋,兩天了,還沒生下來,是銹住了嗎?媽很生氣。她把自己的手指頭變成了挖掘機,在蘆花雞的屁股上開工了。她成功地從蘆花雞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黃水和幾小片雞蛋皮。
我走出家門的那一天,可憐的蘆花雞死掉了。
公共汽車開出很遠了。我回過頭,沒有看見爹媽,也沒有看見劉家莊。我看見的,只是幾塊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蘆花雞。
選自《最受中學(xué)生喜愛的微型小說全集》
點讀
本文通過“賣西瓜”和“摳雞屁股”兩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父母對“我”最深沉的愛,結(jié)尾“我看見的,只是幾塊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蘆花雞”點明了永遠記得父母的恩情這一主旨。在我們的青春歷程中,凝聚了父母的親情與關(guān)愛,我們才得以健康成長。銘記親恩,感恩父母,是為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