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
變廢為寶:創(chuàng)意女生讓植物“喝咖啡”
周詹敏是位“95后”成都妹子,在云南大學讀大二時,她與咖啡渣結了緣,且最終成就了她和小伙伴們的一番“花樣事業(yè)”。
2014年初,周詹敏看到一份學校發(fā)的通知,號召同學們參加星巴克舉辦的“中國青年領導力大賽”。聽說學校還為參賽者邀請了北京大學講師進行培訓,聰敏好學的她就報了名。
通過初試后,周詹敏與4個校友組成一隊,大家集思廣益:要拿出什么樣的項目參賽,才能打動挑剔的評委們?考慮到星巴克是做咖啡的,她提議大家就做一個與咖啡有關的項目。
為此,他們還到包括星巴克在內的眾多咖啡店考察了一番。巧合的是,頗具環(huán)保理念的星巴克,當時剛推行一項活動:前來消費的顧客,都可以自帶杯罐等容器,向工作人員免費索取咖啡渣,帶回家循環(huán)利用。
咖啡渣一旦被當作垃圾丟棄、填埋或焚燒,成本高又不環(huán)保。而用于居家生活,則有不少妙用———放到冰箱或更衣室,可除臭去異味;用咖啡渣給寵物洗澡,能祛除虱子;用于清潔廚房工作臺,可消滅頑固污漬;把咖啡渣曬干裝入絲襪中,用來打磨地板,效果比打蠟都光亮……
這些廢物為什么會有諸多妙用呢?握著一包從星巴克索要來的咖啡渣,周詹敏不由好奇地想。后來通過咨詢老師和自己研究,她才知道,咖啡渣中竟富含抗氧化物、生物堿等植物需要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多種微量元素。
“事實上去臭、除濕只是它的功能之一,由于咖啡渣里面含有大量的氮化物,還適合當肥料呢。我用它種植出來的花花草草葉子嫩綠,花朵嬌艷,比一般肥料強不知多少倍!”一位歐洲女士在“臉譜”網曬出的圖片文字,更把周詹敏看得雙眼放光。
周詹敏和隊友們想到了用咖啡渣當肥料,來種植盆栽,并親手試種了一些綠蘿、仙人球等植物。然而令大家失望的是,他們種出的綠色盆栽不僅沒有茁壯成長,反因咖啡渣“燒根”,沒幾天就統統夭折了。
后來通過多次試驗,周詹敏總算找到了秘訣所在———由于咖啡渣中富含有機酸,當作肥料“喂”植物時,一定要控制好量,并且要埋入遠離綠植根部的土壤中,否則就會燒根!最好的辦法,是將咖啡渣與栽培土按一定比例摻好,再將綠植花卉種進去,這樣“喝著咖啡”長大的小盆栽,每一株都生機盎然,綠油油的樣子人見人愛??Х仍哂斜瘛⒊x、促進植物生長的功效,其成長期卻比使用普通肥料縮短很多,兩周時間就能“鮮綠出爐”。敲定參賽項目后,周詹敏為自己的團隊取名“啡塵工坊”,這也是他們后來創(chuàng)業(yè)的雛形。
為了順利完成比賽,周詹敏和4個伙伴足足準備了兩個多月。功夫不負有心人,啡塵工坊的努力得到了回報。2014年4月,他們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奪得了綱領比賽云南賽區(qū)第一名,獲得了星巴克提供的5萬元啟動資金。幾個人一合計,決定以此為契機進行創(chuàng)業(yè)。周詹敏作為參賽時的隊長,自然而然擔起了帶領整個團隊的重任,而她當時才19歲,是團隊中最小的。
鍥而不舍,咖啡渣里玩出“花樣事業(yè)”
2014年5月,他們開始尋求合作。從做實驗進行咖啡渣配土,到花盆的搭配,再到植物的日常料理和出售,周詹敏和團隊成員都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怠惰。
他們從昆明周邊的花卉基地批發(fā)植物幼苗,從阿里巴巴網站上批發(fā)花盆,再從當地的星巴克、曼老江等咖啡店取渣,然后自己配比實驗,再借用學校的生物科學實驗室做分析檢測。雖然已經成功栽種出過“咖啡渣綠植”,但要大批量生產,從控制成本到提高花卉的嬌艷度等等,他們還要做進一步的實驗。
“因為暫時還沒有工作室,我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家里和宿舍完成的?!敝苷裁粽f。直到后來技術和配方成熟了,她和4名隊友才拿著星巴克的獎金,在昆明市經開區(qū)創(chuàng)立了啡塵工坊的實體店。
由于沒有經驗,周詹敏等人一次就進了1000多盆綠植花卉的幼苗,并一盆盆配上了特制的咖啡渣有機土壤。然而,銷售卻成了大問題。
想到家具店對除甲醛植物的需求,他們決定與家具城談合作。“我們找了得勝家具城,拿著自己設計的宣傳冊,挨家挨戶對得勝的300家商戶進行宣傳推銷。結果,有的人根本不理我們,或者看完轉身就把圖冊扔了,甚至有人直接把我們趕了出來。當時感覺很難過?!敝苷裁粽f。
從此,晚睡早起、日曬雨淋成了家常便飯,這讓原本皮膚光滑白皙的周詹敏臉上開始長痘,并“曬成了一根炭”。但她卻反而鼓勵小伙伴們說:“總有一天我們會感激今天所吃的苦,做事要有始有終,我們絕不能被困難嚇退!”這個年僅19歲的女孩,有著驚人的執(zhí)著與堅定。
那一周,他們每天6點從學校起床,7點出發(fā),坐一個小時地鐵到達主城,再走半小時路,到家具城時恰好開始營業(yè)。幾個人一整天都在家具城里跑來跑去,盡管又累又餓,但很多商戶依然冷眼相對,讓他們很受打擊?!斑@樣不行,我們得另想辦法!”周詹敏對大家說。
第二天,周詹敏跟商城的管理人員軟磨硬泡,并答應談成生意之后不會虧待他們,總算得到了對方的支持。由商城管理方派人跟她的團隊一起去推銷“咖啡盆栽”,就增加了公信力,成效也立竿見影,家具城的商戶再不會趕周詹敏他們出去了。
“喝咖啡長大的”盆栽葉綠花紅,長勢喜人,與家具城的新沙發(fā)、柜子、床具等搭配,視覺效果極佳。而蘆薈、吊蘭、虎尾蘭、長春藤之類的綠植,又能有效吸收甲醛。漸漸地,那些賣家具的老板,以及前來購置家具的顧客,都買了一些啡塵工坊的“環(huán)保產品”。短短半月,周詹敏他們就在這個頗具規(guī)模的家具城,成功售出近千盆盆栽,盈利5000多元!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巨款”,這幫“95后”開心了好幾天。
2014年7月,啡塵工坊團隊又推出了百合花、永生花和精油花等新的盆栽花卉,并招募新人擴充隊伍,還為咖啡渣培植土技術申請了專利。然而,就在周詹敏想率團隊大干一場時,隨著畢業(yè)季的到來,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當初與周詹敏一起參賽的老搭檔,多是大四學生,拿到畢業(yè)證后,他們立刻面臨著繼續(xù)創(chuàng)業(yè)還是找工作的選擇。最終,4個“元老級”人物,都因不甘放棄苦學數年的專業(yè)等原因,紛紛離她而去。充滿歡聲笑語的啡塵工坊,一下冷清了下來。
“面對骨干成員的離隊,大家都很難過,感覺走到了低谷,簡直快走不下去了?!敝苷裁舻脑捳Z中帶著隱隱的憂傷。但她還是為大伙鼓勁說:“隊伍散了可以再組,我們的‘環(huán)保事業(yè)不能因此而停步,否則也對不起離去的他們那些沒日沒夜的付出?。 ?/p>
就這樣,剩下的幾個“95后”,重新振作起來。這些毫無創(chuàng)業(yè)經驗的年輕人,用別人休閑娛樂的時間,一次次做分析試驗,配制出適宜不同植物生長的咖啡渣培植土,加上一次次的宣傳,毫無條件的退貨退款,為他們贏得了口碑,也賺取了人氣。
而在互聯網浪潮下開張的天貓店,也讓他們的銷售更加便捷,銷售范圍則一下從昆明市發(fā)展到了全國各地。在眾人的努力下,啡塵工坊的運營漸漸走入正軌。除家具城外,“咖啡盆栽”還打入了一些集團公司、機關單位,以及眾多普通家庭。漸漸地,不少都市白領和大學生,都以案頭能放一盆“喝著咖啡成長”的綠植為榮!
從蘑菇到咖啡畫,“95后”女孩“綠色創(chuàng)富”600萬
事業(yè)步入正軌,并有了日益豐厚的收益后,周詹敏等人不忘回報社會。從2015年3月起,啡塵工坊每個月從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做公益,善款主要捐給社會上的自閉癥兒童和孤寡老人。他們的善舉,也為品牌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咖啡渣盆栽這一塊做成熟之后,周詹敏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開動腦筋讓各大咖啡店源源不斷提供的咖啡渣,以有機肥的“身份”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一天吃飯時,她夾著一塊蛋煎蘑菇突發(fā)奇想:“在綠植花卉之外,我們能不能也推出‘喝咖啡長大的盆栽蘑菇和蔬菜呀?這樣既能改善家庭和辦公場所的環(huán)境,還能讓人們吃上自己親手種植的綠色有機蔬菜,多棒??!”
菌棒配方并不復雜,主要就是咖啡渣、米糠、棉籽殼等幾種東西,難度在于配比和發(fā)菌工藝。這需要通過一次次實驗來調整。周詹敏找到昆明農科院和菌菇廠,請對方幫忙做試驗,并支付了不菲的研發(fā)費用。在經過數月的試驗后,她終于得到了理想的菌棒配方。
啡塵工坊將回收的咖啡渣,交由專門的菌菇廠消毒、殺菌、發(fā)酵,再加入其它天然拌料后“接種”菌絲,制成菌棒。周詹敏為這種產品取名為“喝咖啡的小蘑菇”。它是一個長方體紙盒,沿盒子側面的虛線剪出窗口,在菌棒的塑料膜上劃開“V”形口子,菌菇的種植就開始了。
只要室溫在13℃~26℃,每天噴水,幾天后這個只有30厘米高的“奶黃色小菌包”里,就會鉆出可食用有機平菇,顧客還可以種猴頭菇、雞腿菇或者金針菇。而且,不需要任何種植技術,辦公室白領們在上班時就可以培育出自己的“咖啡蘑菇”。
因為貼著“綠色時尚”的標簽,時間不長,寫字樓里的白領就成了其消費主力。在一家外企供職的程小姐認為,咖啡渣循環(huán)利用項目不僅可以變廢為寶,還讓城市人體驗到了種蔬菜的快樂,這一點迎合了很多白領綠色健康、自給自足的“樂活”口味。
“自己種的蘑菇特別放心。我準備把它放在水里燙一燙,蘸點調料,嘗嘗蘑菇原汁原味的口感?!崩钚〗丬S躍欲試。
“雖然是用咖啡渣種的,不過完全沒有咖啡味。這種有機蘑菇口感非常新鮮、有彈性,和菜場里買的很不一樣?!北壤钚〗阍缧﹪L鮮的陸先生在啡塵工坊的網店上留言說。
更令人興奮的是,在種植包內遍布蘑菇菌絲,割去一茬不久又能生出一茬。很多白領將種植包稱為“咖啡花朵”,并把它當禮物送給親朋好友。有孩子的家庭特別喜歡,收獲的快樂是普通的桌面植物無法帶來的,而對咖啡渣的廢物利用,也是對孩子環(huán)保理念的培養(yǎng)教育。
種植包收獲多次后,可將整個菌包打碎,用于園藝堆肥。如果顧客無處堆肥,啡塵工坊會提供回收服務,將咖啡渣集中到市郊送給農民做有機肥。顧客可以得到一個小型的種植杯。
后來除昆明外,就連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大型咖啡店,也主動向啡塵工坊提供咖啡渣。
“貨源”越發(fā)充足的咖塵工坊,開始多樣化經營,在咖啡渣盆栽、咖啡渣蘑菇之外,他們還定期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用咖啡渣作畫。繪畫者只需要先用畫筆畫出輪廓,再用膠水將咖啡渣慢慢填入輪廓中,短短幾分鐘一幅充滿詩意的咖啡畫就誕生了。這些咖啡畫除了擁有一般畫作的美感,還有了咖啡香味,創(chuàng)意十足,深受時尚一族喜歡。周詹敏等人還發(fā)明了制作成小包出售的咖啡花肥、咖啡除味劑等等。
過去令人頭疼的城市廢棄物咖啡渣,經過周詹敏的智慧挖掘,一下身價倍增,甚至被人稱之為“垃圾變黃金”。發(fā)展到2016年3月,創(chuàng)業(yè)短短兩年時間,她和搭檔竟從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的咖啡渣中,“環(huán)保掘金”600多萬元?。ㄘ熅?孫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