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娥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已度過了幾個春秋,每當遇上一張張新的面龐,我就會有新的感觸,也正是這些觸動心弦的東西在促使著我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因此,根據(jù)多年教學經歷,我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以供參考。
一、關愛學生,營造和諧氛圍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難免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加上紀律的約束,一些孩子會產生排斥感,不愿來學校上學,有個別學生最終在家長的強迫下來到學校,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不言而喻,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很快地適應并喜歡上學呢?經過反復嘗試,我得出了一點,就是營造愛的氛圍。我時常告訴學生,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班級中的所有成員就像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間就要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每每課余,我都會把這樣的話多次重復,當個別學生之間發(fā)生小矛盾時,我更會反復強調,經過長時間的強化,這樣的話在大部分學生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也收到了好的效果。開學初個別厭學情緒嚴重的學生不再懼怕學習,而當個別學生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時,其他學生也能及時給予幫助。
二、培養(yǎng)習慣,抓好常規(guī)管理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作為起始年級一年級,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提出了明確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方面的要求,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無論哪方面出現(xiàn)問題,“全面發(fā)展”都會成為空談。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做好準備工作的習慣,我要求學生做好“課間三件事”:第一,整理桌椅,清理垃圾;第二,適當活動,使大腦得以休息;第三,備好下節(jié)課要用的課本、學習用具。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習慣,我特意囑咐小組長課間進行檢查,便于督促懶散的學生盡快養(yǎng)成習慣。為了讓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講,我抓住學齡兒童愛表現(xiàn)的心理,采用獎勵小紅花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他們收集粘貼在課本的空白頁處,告訴學生小紅花累積多的才可以參與評選“星級學生”“三好學生”,大部分學生上課能進入正常狀態(tài)。為了強化學生的書寫習慣,我給學生規(guī)定,寫作業(yè)“快”又“好”的,可以獎勵小紅花,堅持了一段時間,學生的書寫規(guī)范了許多,寫字速度也提高了。為了讓每個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有主人翁意識,我把教室的衛(wèi)生區(qū)域作了劃分,讓學生自愿承擔其中的一部分,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人人都當“管理員”,并做好監(jiān)督工作,既保證了教室的清潔,又讓學生有了較強的責任意識。
三、因材施教,關注每位學生
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但學生因性格有異,在學習上同樣存在差距,所以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作為班主任,從課堂到課間,我時時觀察學生,把握學生特點,找出在班級中能起到榜樣作用的學生和學習紀律存在問題的學生,并制定出相應對策,積極培養(yǎng)和轉化。
1. 以“嚴待優(yōu)等生”
誰都喜歡優(yōu)秀學生,所以往往他們的缺點、錯誤容易被忽視、被掩蓋,而他們自身的優(yōu)越感也很強,長期下去,小的錯誤可能也會變成大的隱患,所以我會時時提醒他們,告訴他們“優(yōu)秀”不僅僅指學習,還指做人,只有學習和人品都好,才能成為真正的榜樣。
2. 以“偏愛”待后進生
“木桶效應”告訴我們,一個班級是否優(yōu)秀不在于好學生有多少,而在于有沒有落后的學生,所以轉化后進生是班級工作的重中之重。課堂上,回答問題先被關注到的是后進生,課余先被關心的也是后進生,作為班主任,只有不斷地給后進生吃“偏飯”,捕捉和利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才能讓他們有信心迎頭趕上,而不至于成為掉隊學生。
3. 以“博愛”待中等生
中等生是班級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學生,他們往往性格沉穩(wěn),不急躁,不氣餒,但他們渴望得到重視,所以作為班主任,只要對他們多加關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就會很快加入優(yōu)生的行列。
班主任工作“鏡”意識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將這種意識融會和應用在學生工作的過程之中,再配以切實可行的措施,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才會成為必然。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實踐的過程。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它平凡而瑣碎,任重而道遠,而在這其中我還有許多做得不足的地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改進。今后我將在教育這條道路上繼續(xù)探索,不斷反思,耕耘好屬于自己的田地!
參考文獻:
[1] 鐘進.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柔
性管理”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3,(1).
[2] 余春林.淺議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管
理工作[J].江西化工,2011,(1).
[3] 劉 清.簡論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管理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教育學
術),2012,(5).
[4] 胡 琳.我校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
題及建議[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2).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廣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