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云,謝愛玲
(1.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三水醫(yī)院 藥劑科,廣東 佛山 528100;2.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一病區(qū),山東 濟南 250100)
生長抑素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的meta分析
劉冠云1Δ,謝愛玲2
(1.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三水醫(yī)院 藥劑科,廣東 佛山 528100;2.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一病區(qū),山東 濟南 25010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討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以主題詞檢索的方式分別檢索CNKI、萬方、Medline3個數(shù)據(jù)庫,對符合納入要求的文獻分別提取研究基本情況和實驗組、對照組各觀測指標(胃腸減壓量、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shù))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異質(zhì)性檢驗結(jié)果分別采用隨機或者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結(jié)果 與對照組相比生長抑素組可以顯著降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胃腸減壓量-213.19 mL/d (-252.97,-173.40) ,縮短腹痛腹脹時間-1.42 d(-1.71,-1.14)d,肛門排氣時間-1.39 d(-1.79,-0.98)和住院時間-3.46 d(-4.10,-2.83)。結(jié)論 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
生長抑素;粘連性腸梗阻;meta分析
粘連性腸梗阻是由于腹腔內(nèi)粘連導致腸道內(nèi)容物通過性障礙的一種疾病[1],約占整個腸梗阻患者的70%~80%。粘連性腸梗阻常由腹腔手術后引起。該病常反復發(fā)作,較難治愈,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痛苦。生長抑素是一種由14個氨基酸構(gòu)成的環(huán)狀肽類激素,具有廣泛的消化液分泌抑制作用[2-3],以往小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報道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能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擬通過meta分析的方法系統(tǒng)梳理以往有關生長抑素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隨機對照試驗,以期在更大樣本量的基礎上闡明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效果。
1.1 文獻檢索方法 本次研究系統(tǒng)全面檢索了萬方、CNKI、Medline 3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在萬方、CNKI的檢索方式為高級檢索,檢索式為“粘連性腸梗阻”和“生長抑素”。在Medline的檢索方式為基本檢索,檢索式如下:”Somatostatin” AND (“bowel obstruction” OR “intestinal obstruction”)。文獻檢索過程由雙人獨立檢索完成,對于存在歧義的文獻經(jīng)小組討論后決定是否為符合要求文獻,待納入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獻完后,研究者對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進行了二級檢索,以保證查全率。文獻檢索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3月8日。
1.2 文獻的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公開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期刊,語言為中文或者英文;研究設計為隨機對照試驗;探討了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效果;能夠得到實驗組與對照組樣本量、各指標的均數(shù)及其標準差。
排除標準:學位論文;非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未提供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樣本量或者各指標的均數(shù)及其標準差;動物試驗性文獻;重復文獻。
1.3 資料的提取 對所有符合納入要求的文獻均提取研究者姓名、開展研究的時間、研究地點、實驗組及對照組人數(shù)(樣本量)、實驗組和對照組各觀測指標的均數(shù)和標準差。各個研究間若某一指標所用的度量單位存在差異時,則首先將該指標的觀測值進行單位統(tǒng)一轉(zhuǎn)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納入所有研究之后,采用繪制森林圖的方法對納入的各個研究的效應值進行異質(zhì)性檢驗,若異質(zhì)性檢驗P值小于0.01且I2≥50%則提示各個研究間存在異質(zhì)性,宜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各效應值,反之則采用固定效用模型。通過Egger檢驗及繪制漏斗圖檢驗有無發(fā)表偏倚,若Egger檢驗P<0.05且漏斗圖不對稱則提示存在發(fā)表偏倚,反之則不存在發(fā)表偏倚。本次研究的所有統(tǒng)計分析由Stata 11.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完成。具體所用程序為如下:metan合并效應值并繪制森林圖;metabias發(fā)表偏倚檢驗并繪制漏斗圖;Random隨機效應模型的實現(xiàn)。
2.1 文獻檢索及納入情況 在CNKI共檢索到128篇相關文獻,經(jīng)閱讀題目及摘要排除主題不相關文獻118篇,剩余10篇確定為待讀文獻,經(jīng)全文閱讀后最終納入8篇文獻。在萬方數(shù)據(jù)庫共檢索到84篇相關文獻,其中學位論文3篇,會議論文2篇予以排除,在剩下的79篇期刊文獻中經(jīng)閱讀題目及摘要排除動物試驗、綜述性文獻、主題不相關文獻64篇,剩余15篇文獻確定為待讀文獻,經(jīng)全文閱讀后,最終納入10篇文獻為待合并文獻,其中10待合并篇文獻中5篇與CNKI一致,另外5篇為新補充待合并文獻。在Medline數(shù)據(jù)庫共檢索到33篇主題相關文獻,經(jīng)查閱摘要及全文閱讀,未發(fā)現(xiàn)符合要求文獻。通過查閱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未發(fā)現(xiàn)符合要求的新文獻。本次meta分析最終共納入13篇文獻,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實驗組、對照組各觀測指標情況詳見表1。
表1 納入各項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各項觀測指標情況
2.2 胃腸減壓量的合并結(jié)果 在納入的13篇文獻中,有11篇文獻探討了生長抑素對胃腸減壓量的治療效果。11篇文獻均報道生長抑素可以顯著降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胃腸減壓量。異質(zhì)性檢驗發(fā)現(xiàn)11篇文獻之間存在異質(zhì)性(I2=88.9%,P<0.001),宜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來合并效應值。圖1A是11篇文獻合并后的森林圖。合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生長抑素每天可以降低213.19 mL, 95%CI=(-252.97,-173.40)的胃腸減壓量。發(fā)表偏倚檢驗發(fā)現(xiàn)P<0.001,漏斗圖不對稱圖1B,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表2。
圖1 胃腸減壓量 (mL/d)Fig.1 The amount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mL/d)
指標合并值WMDSMDd(95%CI)ZPd(95%CI)ZP發(fā)表偏倚t值P值異質(zhì)性檢驗I2P值胃腸減壓量(ml/d)-21319(-25297,-17340)1050001-194(-231,-157)10220001-45100018890%0001腹痛腹脹緩解時間(d)-142(-171,-114)9780001-221(-350,-093)337000136100158120%0001肛門排氣時間(d)-139(-179,-098)5630001-106(-136,-075)6720001-13302168260%<0001住院時間(d)-346(-410,-283)10760001-138(-165,-111)10110001-18101216070%0013
2.3 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的合并結(jié)果 在納入的13篇文獻中,有7篇文獻探討了生長抑素對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的治療效果。7篇文獻均報道生長抑素可以顯著縮短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異質(zhì)性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I2=81.2%,P<0.001,提示存在異質(zhì)性,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來合并。圖2A是7篇文獻合并后的森林圖。合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生長抑素可以將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腹痛腹脹時間縮短約-1.42天95%CI=(-1.71,-1.14)。Egger檢驗發(fā)現(xiàn)P=0.015且漏斗圖不對稱(圖2B),漏斗圖5B基本對稱,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表2。
圖2 腹痛腹脹緩解時間 (d)Fig.2 The remission tim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d)
2.4 肛門排氣時間的合并結(jié)果 在納入的13篇文獻中,有11篇文獻探討了生長抑素對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的治療效果。9篇文獻報道生長抑素可以顯著縮短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異質(zhì)性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I2=82.6%,P<0.0001,提示存在存在異質(zhì)性,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來合并。圖3A是7篇文獻合并后的森林圖。合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生長抑素可以顯著縮短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腹痛腹脹時間-1.39天,95%CI=(-1.79,-0.98)。Egger檢驗發(fā)現(xiàn)P=0.216,漏斗圖基本對稱(圖3B),提示無發(fā)表偏倚。見表2。
圖3 肛門排氣時間(d)Fig.3 The exhaust time(d)
2.5 住院時間的合并結(jié)果 納入的13篇文獻中,有8篇文獻探討了生長抑素對縮短住院時間的效應。針對8篇文章的異質(zhì)性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I2=60.7%,P=0.013,提示存在存在異質(zhì)性,宜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來合并各項研究的住院時間。圖4A是8篇文獻合并后的森林圖,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生長抑素可以顯著縮短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時間時間-3.46天(-4.10,-2.83)。發(fā)表偏倚Egger檢驗發(fā)現(xiàn)P=0.216,漏斗圖對稱(圖4B),提示無發(fā)表偏倚。見表2。
圖4 住院時間(d)Fig.4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d)
2.6 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治療有效性的分析 在13篇納入的文獻中,8篇文獻報道了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效果。異質(zhì)性檢驗發(fā)現(xiàn)I2=39.4%,P=0.117,提示各個研究之間不存在異質(zhì)性,因此宜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合并。合并結(jié)果提示生長抑素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要優(yōu)于標準化治療方法RR=1.13(95%CI=1.06, 1.19)。Egger檢驗P=0.880,提示不存在發(fā)表偏倚。
粘連性腸梗阻是腹腔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腸梗阻的重要類型。以禁食、抗炎、對癥支持等治療手段為主的保守治療是粘連性腸梗阻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17]。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治療方法雖然可以緩解癥狀,但是往往起效較慢,不僅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療費用[18]。本次研究通過meta分析的方法系統(tǒng)梳理了有關生長抑素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文獻,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保守治療的基礎上加生長抑素可以顯著提高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每日胃腸減壓量,縮短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生長抑素可以提高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治療效果的機制如下:生長抑素是一種具有14個氨基酸的環(huán)狀肽類激素,具有廣泛的消化液分泌抑制功能,應用生長抑素可以抑制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和釋放, 減輕大量液體積聚導致的腸管擴張、缺血和腸壁屏障功能完整性的破壞,減輕腸壁水腫, 促進炎癥消退吸收和粘連的松解[19]。此外研究也表明靜脈輸入生長抑素能誘發(fā)腸道MMC-Ⅲ 運動, 加速腸道排空,降低細菌繁殖,阻斷腸梗阻所引起的繼發(fā)性損害[20]。
生長抑素應用于臨床的時間較短,具體的臨床應用方法還不是很成熟。有的學者指出,在使用生長抑素治療粘連性腸梗阻之前需要嚴密觀察腸梗阻患者的病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在充分了解病情的前提下,先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治療及觀察24 h后,再嘗試使用生長抑素。若生長抑素使用3 d以上仍未顯著改善腸梗阻患者的各種癥狀,應該考慮停止使用生長抑素,采用其他治療手段。
本次meta分析異質(zhì)性檢驗發(fā)現(xiàn)各個指標在合并的各項研究之間存在較大的異質(zhì)性(60.7%~88.9%),理論上宜采用meta回歸的方法探討異質(zhì)性來源,但本文中各個研究之間具有共性的變量較少,限制了筆者采用meta回歸探討異質(zhì)性的來源。
綜上,生長抑素對治療粘連性腸梗阻具確定的治療效果,在充分了解并評估了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病情后,可以在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生長抑素的治療方法,以提高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效果。
[1] 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25.
[2] Strowski MZ, Parmar RM, Blake AD, et al.Somatostatin inhibits insulin and glucagon secretion via two receptors subtypes: an in vitro study of pancreatic islets from somatostatin receptor 2 knockout mice[J].Endocrinology,2000,141(1):111-117.
[3] Gong AY, Tietz PS, Muff MA, et al.Somatostatin stimulates ductal bile absorption and inhibits ductal bile secretion in mice via SSTR2 on cholangiocytes[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03,284(5):C1205-C1214.
[4] 莫永鑫,謝平.生長抑素在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中應用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4):168-169.
[5] 許大勇.生長抑素在急性粘連性腸梗阻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3):256-257.
[6] 張宏國,韓鴻彬.生長抑素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3):51-52.
[7] 雷成方.生長抑素在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8):520-521.
[8] 彭寶崗,梁力建,胡文杰,等.生長抑素治療腸梗阻的臨床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6):474-476.
[9] 祝實榮,趙偉.生長抑素治療高齡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78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25):43-44.
[10] 胡滿棉.生長抑素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30例[J].中國藥業(yè),2012,21(13):74-75.
[11] 楊瓊柳,韓必亮,林進喜.生長抑素對腹腔鏡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5):124-126.
[12] 冼上福.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應用生長抑素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4(13):127-128.
[13] 朱敏.生長抑素在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2):693-694.
[14] 汪海.生長抑素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3,25(5):138-139.
[15] 許靚,池圣亮.生長抑素治療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及對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15):57-59, 63.
[16] 崔龍,傅衛(wèi),孫濤,等.生長抑素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1,26(1):22-24.
[17] 程廣林,劉勇,張清.腹腔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斷與處理[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1):57-58.
[18] 康志廣.生長抑素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價值分析[J].現(xiàn)代養(yǎng)生B,2015(1):65-66.
[19] 黎介壽,任建安,王新波.生長抑素與生長激素促進腸外瘺自愈的機理與臨床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0,38(6):447.
[20] 王少清.奧曲肽在結(jié)腸切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海峽藥學,2008,20(3):101-103.
(編校:王儼儼)
Effects of somatostatin in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 meta analysis
LIU Guan-yun1Δ, XIE Ai-li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Sanshui People’s Hospit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5281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n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nan 250100, China)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omato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by meta-analysis.MethodsResearchers extensively searched CNKI, Wanfang, and Pubmed and included articles which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For each included article, researchers extracte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includ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bdominal distension time,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We selected fixed effect models or random effect models to combine the effect of each variable according to the heterogeneity test results.ResultsSomatostati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213.19 mL/d (-252.97,-173.40), shorten the abdominal distension time-1.42 d(-1.71,-1.14), exhaust time-1.39 d(-1.79,-0.98),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3.46 d(-4.10,-2.83).ConclusionSomatostat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omatostatin;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a analysis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8.045
劉冠云,通信作者,男,本科,研究方向:生長抑素,E-mail: xcbwfmc@163.com。
R57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