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玲,石 勛
(韶關學院 體育學院, 廣東 韶關 512005)
?
2015年世乒賽許昕雙打比賽直板橫打取代推擋技戰(zhàn)術的研究
盧曉玲,石 勛
(韶關學院 體育學院, 廣東 韶關 512005)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統(tǒng)計法和專家咨詢法,對中國選手許昕在2015年世乒賽雙打比賽期間直板橫打和直板推擋技戰(zhàn)術的運用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找出許昕在比賽當中反手橫打與推檔技戰(zhàn)術運用的變化與優(yōu)缺點,為直板選手在雙打比賽中如何使用橫打和推擋提供參考依據(jù),也為今后反手橫打取代推檔技術的教學與訓練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許昕; 直板橫打;直板推檔;技戰(zhàn)術研究
2015年在中國蘇州舉行的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我國唯一一位直板打法選手許昕以混雙冠軍、男雙冠軍的成績結(jié)束了賽程.當橫板弧圈打法日益成為世界乒乓球技術的主流時,能否有效的解決直板選手反手普遍偏弱的情況下已經(jīng)迫在眉睫.作為我國乒乓球第一個使用直板橫打的運動員是劉國梁,給我國的傳統(tǒng)直板打法注入了新能量,直到王皓的出現(xiàn)鞏固了這一技術現(xiàn)狀.隨著劉國梁和王皓的退役,許昕繼承了直板打法,成為了我國直板打法的代表,與王皓不同的是許昕從小先接觸的是直板推擋,在推擋技術已經(jīng)鞏固后再學習的橫打技術,而王皓是從小一直練的是直板橫打技術.如何在比賽中合理的運用直板推擋技術和直板橫打技術尤為重要.唐建軍、蘇丕仁兩位專家在《中國乒乓球技術體系建構(gòu)的科學認識及其操作過程》指出乒乓球技術體系以及技術類型打法必須接受比賽的檢驗,并以比賽檢驗的結(jié)果來判斷認識的正確性和前瞻性,操作活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運動員在比賽中暴露的技術問題,須回到科學認識和技術實踐中去尋找原因.對中國乒乓球技術體系進行檢驗的是奧運會、世錦賽等重大國際比賽.檢驗的標準是在這些重大比賽中能否獲得冠軍[1].通過53屆世乒賽的比賽錄像觀察發(fā)現(xiàn),許昕的反手直板橫打使用比例遠遠超過了直板推擋,有效的解決了反手進攻能力不強的困境,在和張繼科的配合中許昕常擔任第一進攻點的方式得分,并以兩個冠軍的實力鞏固了國家隊主力的位置,為直板打法的在雙打比賽技戰(zhàn)術中指明了前進方向.
以2015年第53屆世乒賽許昕的7場雙打比賽視頻為研究對象, 綜合運用錄像觀察統(tǒng)計、 文獻資料和專家咨詢法對許昕反手技戰(zhàn)術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1 第53屆世乒賽男雙第二輪、1/4許昕反手技術分析
許昕在第二輪和1/4雙打比賽中反手技術共使用38次,反手橫打共使用30次,推擋技術使用8次,反手橫打比推擋使用多3倍以上,收獲的效果也明顯,兩場比賽直接得10分,而推擋技術沒有得分(見表1).反手橫打失誤7次,推擋失誤4次,相比起總使用次數(shù)橫打的失誤分還是可以接受的[2].許昕的反手基本都是在遠臺被壓制放高球使用,在專業(yè)運動員的強強對抗當中誰能搶得主動才是贏球的關鍵,許昕在接發(fā)球過程中用反手擰拉克服了反手短球不能上手的問題,在比賽大膽中使用到這個技術為正手和同伴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進攻的機會,在反手相持段直板橫打在主動發(fā)力和防守轉(zhuǎn)進攻的對抗當中基本不輸于橫板選手.同時許昕在解決了反手問題之后,直板正手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機會,臺內(nèi)挑打,正手快速搶拉半出臺球的技術是橫板不擅長的,而且在雙打比賽中是兩名隊員一人擊球一板,也彌補了直板的兩邊大角度的還原慢的缺點,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許昕在反手位基本能保持較高的命中率和質(zhì)量,能夠做到特點突出和沒有明顯漏洞的打法,為比賽勝利提高了籌碼.作為中國國家隊主力唯一一位直板弧旋結(jié)合快攻型打法運動員,男雙1/4決賽中許昕/張繼科vs森園政崇/大島祐哉比賽決勝局8比10落后的情況下逆戰(zhàn)取勝晉級,許昕發(fā)揮了重要的進攻角色,充分體現(xiàn)出了直板的搶攻快,臺內(nèi)技術靈活等特點,打出了直板的正手優(yōu)勢,比對手更早占得先機,特別是完善了直板橫打之后,許昕的反手提高了不少,在對手都是橫板兩面弧圈打法的情況下與對手反手位的相持的過程中基本不落于下風,為正手位拉球積極上手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3].
表1 男雙第二輪、1/4決賽中許昕反手技術統(tǒng)計
2.2 第53屆世乒賽男雙半決賽、決賽許昕反手技術分析
通過表2男雙半決賽和決賽的比賽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許昕反手技術使用共34次,橫打技術使用22次,推擋技術使用12次,反手橫打的使用次數(shù)明顯多于反手推擋,得6分也是由反手橫打所得,而在決賽當中反手技術共失分六分推擋技術就占了4分.在男雙激烈的比賽中,每個球質(zhì)量很高,每一分都非常重要,任何技術有一點漏洞就會無限放大,許昕反手推擋技術使用過多,效果并不理想,只能勉強把球回接過去,不能給對手造成威脅,一分沒得,反而還讓對手找到時機被動轉(zhuǎn)為主動進攻,讓自己處于劣勢[4].觀看錄像發(fā)現(xiàn)在對手回球質(zhì)量很高的情況下,會下意識使用推擋技術,主要取決于許昕反手橫打技術的不自信和心里擺脫不了以前舊打法反手推擋技術所形成的觀念所導致,雖然許昕和張繼科最終有驚無險的拿下來比賽冠軍,賽后值得許昕和直板打法的選手對反手技術運用的反思和總結(jié).
表2 男雙半決賽、決賽許昕反手技術統(tǒng)計
2.3 第53屆世乒賽混合雙打第三輪、半決賽、決賽中許昕反手技術統(tǒng)計分析
通過表3第三輪、半決賽、決賽三場比賽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反手技術共使用49次,反手橫打使用41次,推擋技術使用8次,反手橫打技術的使用比推擋技術的使用多33次,反手總得分為13分,橫打技術得11分,而推擋技術才得2分,橫打失分為8分,推擋技術失分3分,相比起橫打和推擋的使用次數(shù)來看,推擋技術僅使用8次來說,可知反手推擋技術失誤過多.在比賽中許昕基本是承擔著進攻的全部任務,搭檔梁夏銀基本承擔著防守和過渡的角色,混雙有女生的加入之后沒有男雙球質(zhì)量高,回球速度慢, 讓許昕正手有更多進攻機會,相對反手比男雙比賽使用要少一些,但是在銜接進攻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推擋使用比男雙少主要問題是大范圍使用正手使用,因為有女選手的加入球質(zhì)量偏低,為搭檔男選手創(chuàng)造更多進攻機會,也更能直接正手得分,同時在觀看錄像發(fā)現(xiàn)雙方在多次相持階段常常在快失分的情況下,許昕能快速做出反應反擊打上臺這離不開直板打法的靈活性,優(yōu)秀直板運動員靈活的步伐,也體現(xiàn)良好的手感,在雙打擊球轉(zhuǎn)化當中許昕反手和正手都能拉出高質(zhì)量的球,讓對手難以招架,只能被動防守,早些年中國國家隊教練就提出“講理中不講理部分的以攻代控、以攻代防、以攻代攻”的指導思想.并對未來做出的展望是,今后的乒乓球競技將朝著“強進攻、強對抗、強轉(zhuǎn)換、高融和、多變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也是所有直板運動員以后的發(fā)展方向[5].
表3 混合雙打第三輪、半決賽、決賽中許昕反手技術統(tǒng)計
3.1 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無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還是有很多直板打法的學生們還在使用著推擋技術甚至不會反手橫打技術,不能與時俱進打法落后,比賽中打法落后、限制了運動成績的提高,無論是在大學還是中學體育老師需要在平時的上課和教學中科學有計劃的引導直板打法的學生從思想和行動上基本放棄推擋技術,大膽的使用橫打技術,甚至可以讓有興趣學習直板的初學者直接從橫打開始練習不學習推擋技術,比如王皓的打法類型,如何讓學生多使用反手橫打技術,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專門加入直板橫打的專門技術練習,直板橫打技術期末考核來加強學生們的反手橫打技術的打法意識和使用率的提高[6].
3.2 在專業(yè)和業(yè)余選手比賽中的應用
專業(yè)或業(yè)余選手要想在比賽中不落于下風,去掉推擋技術改成橫打技術才是主流,觀看世界頂尖直板選手比賽反手技術的運用可以看出,直板運動員沒有橫打反手位只能被動挨打,要提高反手橫打技術需要在直板橫打訓練中更針對性的加強落點和旋轉(zhuǎn)的變化,加強反手的主動上手能力,和防守轉(zhuǎn)進攻能力,比如多球反手位針對性練習,全臺反手臺內(nèi)擰拉不同旋轉(zhuǎn)的練習,反手中遠臺對拉的能力,雙打轉(zhuǎn)換中的反手橫打發(fā)力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才能彌補直板選手的不足,同時發(fā)揮直板打法的優(yōu)勢[7].
(1)在乒乓球發(fā)展到今天,比賽中誰先上手誰更有優(yōu)勢,誰先發(fā)力誰更主動,直板推擋在發(fā)力方面存在不足,也是把職業(yè)和業(yè)余的直板打法運動員逼上絕路,通過這屆世乒賽可以肯定直板還是有他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雙打比賽中直板的靈活性,臺內(nèi)小球能更快的打開局面積極主動上手,直板橫打的出現(xiàn)之后克服了直板反手位的軟肋,可以看出直板由反手推擋改向反手直板橫打是成功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放棄掉直板推擋,在一些偏中路球,反手位遠臺球還是可以用反手推擋先過渡一板在尋找機會用橫打反攻,節(jié)奏變化上給對手制造難題,可以讓反手比賽相持中變化上方面也占有優(yōu)勢.
(2)許昕在雙打比賽中,反手的穩(wěn)定性和殺傷性還需要加強,在相持中主動發(fā)力和被動發(fā)力還需要加強,有些球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或者只能簡單的回擊過去并不構(gòu)成威脅,如何能平時練習多加強落點和旋轉(zhuǎn)的變化使用起來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8].許昕的打法還需要在平時練習當中加強反手推擋中的推擠(側(cè)切和下切),減力擋等技術,如馬琳在比賽當中常常使用,從被動轉(zhuǎn)主動.還要加強反手中遠臺的反手相持能力,在中遠臺反手相持不能只會放高球往往還是被動的,如何在中遠臺反手能對拉幾板,在尋找機會轉(zhuǎn)正手進攻才能更有效的占得主動,合理的使用直板橫打和推擋兩項技術才能發(fā)揮直板的最大威力,也是直板打法存在雙打比賽中長期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3)無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少年體校都應該引導學生學習直板橫打,讓直板橫打慢慢取代推擋技術,這樣才能有效地推動乒乓球技術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唐建軍,蘇丕仁.中國乒乓球技術體系建構(gòu)的科學認識及其操作過程[J].體育科學,2001,21(6):38-40.
[2]申燕燕.我國優(yōu)秀乒乓球運動員直板橫打技戰(zhàn)術運用及發(fā)展趨勢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3]李浩.直拍橫打與推擋技術相持能力的對比性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6(2):226-228.
[4]林春平.對中國優(yōu)秀乒乓球運動員許昕技戰(zhàn)術分析[J].科技信息,2011(11):321-322.
[5]馮智.淺析許昕直拍橫打與正面推擋技術的綜合運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研究生論文???011,26(52):133-134.
[6]李佳,單濤.對乒乓球直板橫打幾項新技術的探索[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6):61-62
[7]林魯軍.試論乒乓球“直板橫打”技術的運用及其發(fā)展前景[J].山東體育科技,2002,24(1):22-23.
[8]郎朝春.直拍兩面弧圈打法的可行性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29):76-77.
(責任編輯:歐 愷)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6)02-0051-04
[收稿日期]2015-11-04
[作者簡介]盧曉玲(1984-),女,廣東韶關人,韶關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
Study on the Tactics of Pushing the 2015 World Championships XU Xin’s 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 to Replace the Straight Backhand Method in Table Tennis Doubles
LU Xiao-ling, SHI Xu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d video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hinese players XU Xin’s the 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 and straight backhand technique in 2015 Table Tennis Doubles.It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XU Xin’s the 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 and straight backhand technique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grip players in Table Tennis Doubles on how to use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 and straight backhand technique.It also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 replacing straight backhand technique.
Key words:XU Xin; straight horizontal method;straight backhand method;tactic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