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 四川 宜賓, 644000)
?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
徐英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 四川 宜賓, 644000)
關鍵詞:ICU; 中心靜脈導管; 相關感染; 危險因素; 護理
ICU危重癥患者應用中心靜脈置管已成為治療的主要方式,而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相關感染發(fā)病較多[1]。因此有效解決相應的感染問題能顯著提升整體治療效果[2]。本院中心ICU及各專科ICU收治的27例確診為中心靜脈導管感染患者,通過分析相關感染中的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可有效減少感染發(fā)生,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0年5月—2015年5月本院中心ICU及各??艻CU收治的27例確診為中心靜脈導管感染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感染組,將未確診病患23例作為非感染組。感染組男16例,女11例,年齡14~79歲,平均年齡56.9歲,共計插管27例次。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插管方法:采用的中心靜脈導管均為益心達靜脈置管,置管均由同組熟練醫(yī)生嚴格無菌技術行鎖骨下靜脈插管,用無菌透明敷貼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和時間。
1.2.2危險因素:因為衛(wèi)生不達標使得空氣懸浮菌濃度以及手術過程中的附帶病菌而帶來的感染癥狀加重,從而影響治療結果。導管的衛(wèi)生安全以及密閉性都會影響到治療結果。因為操作不當而引發(fā)的置管感染,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導管材料不合格,封管方法不當,置管部位以及置管留置時間也是產生危險的重要因素。
1.2.3護理方法:針對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相關癥狀和注意事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首先保證整個過程的衛(wèi)生安全,對醫(yī)療器械、醫(yī)護人員自身以及整個環(huán)境進行良消毒,避免病菌影響發(fā)生感染癥狀[3-4]。在醫(yī)院建立專職感染控制護士,加強護理措施的指導,對整個工作進行全面系統(tǒng)性的管理以達到更好的護理執(zhí)行力。對患者采用全面護理及管理,多巡視,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加以解決,保持室內通風流暢,加強監(jiān)測力度嚴格按照NNIS和CDC的標準監(jiān)測導管相關的感染。此外,注重對導管的維護,對導管注射端口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除了保證干凈衛(wèi)生外更能保持導管的密閉性。定期對患者更換透明敷料,紗布每天都要進行處理,至少2d更換1次[5-6]。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為感染組與非感染組的基本狀況以及在感染組中留置導管類型與感染率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的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方面運用卡方檢驗,在計量方面運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基本狀況及綜合體征比較
感染組的綜合體征顯著弱于非感染組,身體綜合狀況比非感染組更差,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病例的基本狀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插管感染率比較
單腔導管留置感染率顯著低于雙腔導管留置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留置導管類型和感染率
與雙腔導管比較, *P<0.05。
3討論
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病癥的發(fā)生較為常見[7-8]。中心靜脈置管的原則: ① 先晶后膠、先鹽后糖。膠體溶液分子量大,不易透過血管壁,擴容作用持久。晶體溶液分子量小,為此補液時一般按先晶后膠,先鹽后糖的順序給藥。② 先快后慢。為保證機體內環(huán)境的平衡狀態(tài),早期階段輸液宜快,病情穩(wěn)定后逐漸減慢,補液速度應根據(jù)病情輕重,心肺功能,年齡情況予以調整。③ 寧少勿多。無論機體內環(huán)境處于何種失衡狀態(tài),都不可能通過一次補液完成,一般首先補給機體缺失量,然后1~2d內通過補液完全糾正機體失衡狀態(tài)。在輸液卡上記錄輸液瓶次、內容、時間、滴速,護士簽名。將填寫完全的輸液卡掛在輸液架上。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查看輸液部位情況,聽取患者主訴,密切觀察有無發(fā)生輸液反應,對需24 h持續(xù)輸液者,要每日更換輸液器。
導管出口處感染能引起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甚至引起導管拔除,所以防止導管出口處感染是保持導管功能正常的重要條件之一。良好的導管出口處護理能有效防止出口處感染,而常規(guī)的導管出口處護理頻繁更換敷料,導致再感染的發(fā)生,且臨床實際工作中,當敷料被滲濕時,醫(yī)護人員很難做到及時更換,也易導致細菌繁殖,引起感染發(fā)生[9-10]。
本院中心ICU及各??艻CU收治的感染組與非感染組的基本狀況對比,說明感染組的綜合狀況比非感染組更差,可見在感染過后綜合體質下降,操作方法的不規(guī)范,環(huán)境、使用器械、醫(yī)護人員自身等的衛(wèi)生安全不到位是主要的危險因素。而在護理中加強對衛(wèi)生安全的重視程度,做好相應的消毒工作能有效減少感染的發(fā)生,提高治療效果[11-12]。因此護理人員要確保置管無菌屏障最大化,嚴格進行手衛(wèi)生消毒處理,根據(jù)患者的需要和導管實際,應用合理的插管部位,皮膚徹底消毒,自然風干。護理人員每天定期評估導管留置,注射前導管注射端口徹底消毒清潔處理,增強導管的密封性,定期更換透明敷料和紗布。根據(jù)醫(yī)院實際情況設立專職感染控制護士,加強護理措施的指導、督促和管理工作的落實[13-14]。
參考文獻
[1]單榮芳, 孫華, 李峰.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危險因素的調查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1, 15(6): 85-87.
[2]王莎莎, 尚積玉, 高尚.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22): 5546-5547.
[3]李亞征, 王蕾.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35): 8665-8666.
[4]M G Beghetto, J Victorino, L Teixeira. Parenteral nutri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Journal of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2005, 29(5): 367-73.
[5]徐洪恩, 賈勇士, 吳樹強, 等. 老年腫瘤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評價[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6, 14(4): 536-539.
[6]楊青蘭, 曾登芬, 劉蕾, 等. 重癥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影響因素及差異性分析[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6, 38(9): 1003-1009.
[7]荀林娟, 宋瑞梅, 葉海燕, 等. 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外科中心靜脈導管發(fā)生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 93-95.
[8]林麗嬋. 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在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中的臨床價值[J]. 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15, 38(5): 160-160.
[9]M Ishizuka, H Nagata, K Takagi. PP127-MON Parenteral nutr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eam infe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Clinical Nutrition Supplements, 2012, 7(1): 188.
[10]李靜.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研究[J]. 黑龍江醫(yī)學, 2014, 27(5): 1246-1247.
[11]王璇, 王昕. 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研究[J]. 中外醫(yī)療, 2015, 34(9): 26-28.
[12]涂晶, 陳秋華, 盧葦. 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在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7): 97-99.
[13]邵小東. 循證護理模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導管感染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6): 27-29.
[14]張玲, 唐晟, 劉輝. 集束干預策略對預防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24): 189-190.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圖分類號:R 4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4-155-02
DOI:10.7619/jcmp.201614050